导航:首页 > 初中高中 > 安庆第一中学

安庆第一中学

发布时间:2020-12-05 08:52:50

Ⅰ 安庆客运中心到安庆一中怎么走公交几路

公交线路:23路,全程约7.9公里

1、从安庆公路客运中心站步行约250米,到达客运中心站

2、乘坐23路,经过13站, 到达梓潼阁站

3、步行约280米,到达安庆第一中学

Ⅱ 从安庆一中坐那路车到客运中心

公交线路:23路,全程约8.4公里

1、从安庆第一中学步行约260米,到达第四中学

2、乘坐23路,经过15站, 到达客运中心站

3、步行约160米,到达安庆公路客运中心站

Ⅲ 宜城一中有哪几个特级教师

宜城一中,

如指宜城市第一中学,

有特级教师6名。

宜城市第一中学,

有特级教师6名,

省级骨干教师2人,

取得高级职称者占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Ⅳ 安庆一中2020年录取清华北大多少人

安庆一中2020年录取清华北大10个人左右。

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由近代思想家严回复倡办,是省示范高中,答省高中理科实验班和国家宏志班承办学校。

2016年高考,文史类和理工类考生共708人,600分以上217人(其中文史类17人,理工类200人)。一本达线人数598人,达线率84.46%;二本达线人数675人,达线率95.34%;本科达线人数692人,达线率97.74%;其中文科一本达线率95.1%,二本达线率100%。

另外艺体类考生8人,7人达一本线。3名学生获得安庆市高考文科第一、二、三名,2名学生获得安庆市高考理科第三、四名。

Ⅳ 宜城市第一中学怎么样

简介:宜城一中是湖北省首批办好的108所重点中学之一,也是襄樊市16所重点高中之一、是宜城地区人才成长的摇篮, 累计为社会和高校培养、输送人才2.2万余名,为宜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学校秉承“以人为本,师生共进,规范管理,科研兴校”的办学策略,坚持“质量是生命,创新是灵魂,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追求“争一流,创名校,出特色,育人才”的办学目标,形成了“朴实的校风,严谨的教风和勤奋的学风”。
注册资本:1517.92万人民币

Ⅵ 在宜城,从市一中怎么坐公交车去襄大

公交线路:宜城8路,全程约3.1公里

1、从宜城市第一中学步行约1.7公里,到达市医院站

2、乘坐宜城8路,经过1站, 到达锦湖名都站

3、步行约1.0公里,到达襄大商业广场

Ⅶ 宜城市第一中学的宜城一中概况

1941年8月,小河泰山庙创办的宜城县立初级中学,首任校长黄开茂
1943年,迁校至城关北街黉学内
1945年3月,更名为自忠县立初级中学
1948年1月,迁址北邱家堰
1949年7 月,更名为宜城县初级中学,同年暑期迁入宜城市西街25号
1958年,开设高中班
1981年7月,学校一分为二、组成宜城县第一中学(高级中学)和县城关中学
1993年,成为单一高中体制
2005年8月,宜城一中整体搬迁至中华路388号 2015年高考成绩揭晓,宜城一中高考再创佳绩,一本上线516人,较2014年460人增长12%,创历史新高。
2015年高考成绩揭晓,我校高三(3)班孙翔鸥以662分的优异成绩获宜城市理科,名列襄阳市各县(市)区高中第一名。(语文119、数学129、英语140、理综274) 高三(18)班郑庆洁以595分的优异成绩获宜城市文科状元。(语文132、数学133、英语144、文综186)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工作计划
一、2014-2015学年度教学教研总结2014-2015学年度,教科部紧紧依托中心教研组与学科教研组,树立“开展具有学科特色的教研,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解决自己教学中存在的疑惑,改进、改善自己的教学结构,提升自己的教学成效”的意识,突出“人、教研、课堂”的关联性,引领自己的学生在落实的基础上从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通过“聚焦课堂、专题研讨制,集体备课制、一师一课制,中心发言制,循环听、评制、师能测试制”等活动的开展,对课堂中存在的各类问题重新审视与合理的构建,找出共性有效教研。既提高了学科教研的凝聚力,又提高了日常教研的针对性、时效性。为2015年高考一类上线人数强势越过530人大关,奠定了有益、有利的基石。2014-2015学年度,教科部在各年级部各学科教研组,各年级备课组的支持下,开展循环听、评课272节次,其中“一师一课”58节次,录播课13节次,循环听、评课开展比较认真规范的学科教研组有:化学组、物理组、数学组、生物组、语文组。2014-2015学年度,以“我做高考题,我研高考题”为主体的师能测试,9大学科共有218人参加。师能测试成绩90分以上有212人,其余全部都在80分以上。不仅达到了全员参与的活动设计目标而且创造了全员优秀的标高。其中褚汉华等32位教师,在本次师能测试中获得“高考真题测试”先进个人一等奖。高考主题研究论文共收到222篇,经过初评、复评、网上比对、确定,操明宝等29位教师所撰写的“高考主题研究论文”荣获本次测试“研究论文一等奖。”2014-2015学年度,各学科教研组狠抓教研质量,想方设法充实教研内容,提高教研时效,都能在数量、质量上严格按教科部要求完成。物理组、生物组完成了13次周教研,其余学科组均完成了14周次教研活动。2014-2015学年度,在分管校长吕学文同志的指导下,教科部建立了所有职员的职责分工,建立了每个学期的工作流程安排表,做到了“科学、有序、规范、高效”。不仅完成了上级12次的各类大型检查,而且通过“经济、学分、学时、登记、签名、拍照、录像、每月汇总、每月公示、每月结账”等10个有机方式,有效抓住了学科教学核心工作的推手,确保了我校有效备考的持续性发展。2014-2015学年度,教科部存在的问题:1、教科部承担的各级各类迎捡或专项督导性验收工作过多,让教科部的核心工作受到较大冲击。2、新课程中教学的有效性如何评估,未能提前科学量化。3、学科教研的各种激励机制不是很健全,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二、2014-2015学年度基本情况本学期全校共设行政教学班52个,共有3730人,其中高一年级18个班1056人,高二年级19个班1216人(15理,4文),高三应届部18个班1296人(14理,4文),高三补习部4个班162人(3理,1文),但生源质量与人数不足200的实际状况令人堪忧。在岗教师254人,其中35岁及35岁以下的教师共有74人,占比30.1%。全校共设“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体音美微劳通”等10个学科教研组。各年级部均设定了相应的学科备课组。随着一师一课、国家远程教育学分、学时认定的强势推进,各年级部、各学科组要继续秉承我校传统,搭建“一个平台,坚持两个制度,把教科工作引向深入”的常规工作重点,教科部将强化服务与督查,将协同各年级部、各学科教研组,开展“师能测试、一师一课、优质课竞赛、循环听评课、魅力课堂展示”等活动。引导我们在我校现有生源质量基础上,“关注课堂、聚焦课堂、提高课堂效率”。近四年来,我校在32个免费师范高材生的加入后,成长迅速,已经成为了我校新课程思想,新型教学教研的骨干力量,是我校新发展的新动力。三、2015-2016学年度基本思路1、针对现有生源实际立足校本教研,精细化引领,提升师生发展质量。2、狠抓常规,督导落实,及时反馈,完善激励。3、科学筹谋,精细安排,促进五个发展。(1)高考备考传承性研究与师能测试。(2)魅力课堂大展示、优质课大比武、循环听课评课、一师一课等四类活动合一工作。(3)学科教学专题研究。(4)学科发展与学科竞赛。(5)青篮工程特色推介。四、2015-2016学年度基本工作(一)教学教研基本工作1、抓好“中心教研”活动,本年度计划召开2次中心教研会,完善相关激励机制与评审量化标准。2、抓好学科组教研活动,完善教研活动内容、结构、形式。(如:理论引导或学法教法建议,学科专题研讨。)3、坚持做好“三室”开放,完善教辅工作规程,强化教辅工作的服务职能,提高服务质量与服务意识,主动协调意识。4、组织秋季田径运动会。计划在10月22日至10月30日期间择时召开全校秋季田径运动会。5、办好2015—2016学年度的四校联考。(二)教师培养1、完善“青蓝工程”等有关制度,推介师徒特色。2、改进师能测试的方式与评价方案。3、完善继续教育学分学时的认定、督查工作。从2014年9月已经开始,非集中培训学时学分由教师本人的“一师一课”、“循环听、评课”,教研会发言材料,学科论文等材料来量化积累完成,集中教育学时学分认定由省继教中心引导整合的“远程教育平台”来直接统计完成。(三)教辅资料管理为全面贯彻“能力为重”的高中新课改精神,突出学科核心能力与品格,为加强学科组质量建设,学校党委建议:1、学科教辅资料的征订要求:除英语学科可增加一本“英语听力”外,所有学科一学期最多只能订一本教辅资料。确因学科原因必须多订一套教辅资料或读本的,需报请学校党委会讨论后决定。2、学科配套试卷的征订要求:除高三各学科允许一学期订一种配套试卷外,高一、高二各学科不能征订任何配套试卷。确因学科原因必须订一套试卷的,需报请学校党委会讨论后决定。3、各年级征订资料的种类、数目与价格认定由教科部统一核查、上报。(四)学科建设1、加强学科组因教研活动的质量建设,争创先进教研组。每学科循环听评课小组,平均每个星期开展1次循环听、评课或一师一课活动。2、建立学科专题教研资料库,解决教学中针对我校实际的“真、小、细、尖”等问题,推动学科发展,增强学科教研凝聚力。3、各学科着手编制与教学进度相匹配的,能针对我校学生实际情况的“导、学、练”。4、2015—2016学年度,竭力办好“四校期中联考”,并开好期中联考质量分析会与交流、评价活动。 经过65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成为“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研究性学习试点学校”、“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园”、“湖北省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先进单位”及“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 。2005年,学校先后被宜城市委市政府授予“教育工作红旗单位”、“市平安校园”,被共青团襄樊市委授予“五四红旗团委”,被襄樊市教育局授予“教研工作先进单位”,被襄樊市委市政府授予“平安单位”等光荣称号。

Ⅷ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是哪六校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于2004年成立,成员校包括合肥一中、安庆一中、芜湖一中、马鞍山二中、蚌埠二中、附中、铜陵一中、淮北一中、合肥六中和合肥一六八中学。

一、合肥一中

合肥市第一中学(Hefei No.1 Middle School)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安徽省重点中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俱乐部成员、安徽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学校创建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前身是庐州中学堂;全国解放后更名为安徽省合肥一中,新中国成立后曾名皖北区合肥高级中学;1952年秋,正式定名为合肥市第一中学;1955年,定为省重点中学,2000年,定为省级示范高中。

二、安庆一中

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由近代思想家严复倡办,是省示范高中,省高中理科实验班和国家宏志班承办学校。

学校前身为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创办的安徽全省师范学堂,先后易名为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安徽省立第一中学等,至1956年始定名为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

三、芜湖一中

芜湖市第一中学是安徽省老牌重点中学、省首批示范高中。

学校前身系创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的中江书院,清同治二年(1863年)更名为鸠江书院,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更名为皖江中学堂,1912年更名为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后经历省立五中、省立七中、省立芜湖中学、省立芜湖高级中学、芜湖市立中学、皖南区芜湖市第一中学、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芜湖市东方红中学等阶段,1972年定名为芜湖市第一中学。

四、马鞍山二中

马鞍山市第二中学是全国文明单位、安徽省重点中学、安徽省首所示范高中;获得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推荐资质、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推荐资质、复旦大学“望道计划”推荐资质。

学校创建于1957年,1998年由初中部创办民办普通初级中学马鞍山成功学校。1998年成为安徽省首所示范高中,2004年搬入新校区。2014年马鞍山市第二中学郑蒲港分校正式创办并开学。

五、蚌埠二中

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学创办于1928年,位于安徽省蚌埠市黄山大道南侧虎山东路西侧,是安徽省重点中学,安徽省示范性高中。

2017年11月,蚌埠市第二中学获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

阅读全文

与安庆第一中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睢宁县第一中学北校区 浏览:349
道里小学中学排名 浏览:226
辽宁重点中学分数线 浏览:174
临夏回民中学2018分数线 浏览:683
合肥市包河区外国语实验中学 浏览:477
龙川实验中学公路改造 浏览:844
呼和浩特中学上下课时间表 浏览:300
2018年沈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 浏览:687
龙川县登云中学校长 浏览:863
北仑中学招生简章 浏览:473
长安一民中学上课时间 浏览:833
盱眙中学2015高考成绩 浏览:284
中学生手球锦标赛 浏览:377
辽宁省实验中学魏民 浏览:670
2018江浦高级中学录取名单 浏览:305
洛阳2019年中学招生信息 浏览:220
蔡家坡初级中学电话 浏览:903
三门启超中学招聘2018 浏览:572
郴州市第三中学贴吧 浏览:716
2019北镇中学分数线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