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蚌埠市第一中学的办学条件
建校以来,蚌埠市第一中学为国内高等院校输送了大批优秀毕业生。自2005年起连续四年高考提高率(进校全市前九百名与高考达二本线人数相比)居全市第一。2005年应届生中有220人达二本线;2006届毕业生由于当年学校升级为省示范高中,取消初中,生源质量大幅下降,但仍有217名应届毕业生达二本线;2007年高考再获佳绩,应届一本达线人数是当年高中录取相应名次段人数的三倍;2008年有186人达二本线,是蚌埠市四所省级示范高中高考唯一保持增长的学校;2009年提高率更是高达30%。此外在教育科研、学科竞赛、科技文艺等活动中也取得了一批显著的成果。
多年来,蚌埠一中被上级机关多次表彰。省人民政府曾授于先进单位,省教育厅及蚌埠市教委对蚌埠一中嘉奖表扬。
学校在“三科为先”精神的指引下,在教育科研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先后向省教科所申报成了4个省级重点课题,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学校也是全国创新教育安徽省课题组成员学校。许多教师在全国及省、市教育科研的刊物上发表了多篇有较高水平的论文。 办学目标:
一流的教育观点,一流的师资力量;
一流的教学设施,一流的教学手段;
一流的育人环境,一流的内部管理;
一流的科研成果,一流的教育质量。
校训:博学、自奋、俭诚、勉行;
校风:实践、求索、进取、创新;
教风:博学、深思、乐教、爱生;
学风:立志、勤奋、刚毅、笃行。 作词:吴正苗
作曲:许秀兰
歌词:
你是求知的沃土,你是育才的园田。你有辉煌的过去,更有繁盛的今天。校风谨严为人称道,环境优雅使人留连。教学笃实令人神往,佳绩频创师生共勉。
伴随时代的风雨,历经衰荣的变迁。沐浴改革的春风,奔向灿烂的明天。“三个面向”是你的宗旨,全面发展是你的准线。精创“四三一”工程,提高素质任重道远。
啊!光荣的蚌埠一中,啊!奋进的蚌埠一中!愿你青春常在,愿你永远向前! 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当代中学生的思想意识和精神追求,2011年12月6日,蚌埠市第一中学开展了“评选蚌埠一中学生核心品格”活动。校团委发动全校同学展开大讨论,评选最符合蚌埠一中学生品质的五项核心优秀品格。活动共计发出调查表格1000余份,评选出诚信、责任、自信、感恩、勤奋五项核心品格。通过评选核心品格活动,发掘了广大学生的自强自立、勤奋进取、心存感恩、诚实质朴、乐观向上、举止文明等优良品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展现了一中学生的风采。
学校社团众多,文学社、记者站、机器人俱乐部、合唱团、健美操队、篮球队、足球队为学生提供了挥洒才情的舞台。合唱队连续三年在全市夺得优胜奖,健美操队在近两届省级比赛中夺得11项冠军。春的召唤——读书节、夏的涌动——科技节、秋的收获——艺术节、冬的怀想——感恩节,美丽心世界——心理咨询周,“四节一周”活动丰富了学习生活,培养了学生特长,促进了身心健康。
2. 蚌埠一中和铁中区别
蚌埠(拼音来:Bèng bù),源简称蚌,旧作蜯埠、蜯埔,别名珠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安徽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安徽省重要枢纽城市、皖北地区的商贸中心与加工制造业中心和邮电通讯指挥调度中心。蚌埠位于华北平原南端京沪铁路和淮南铁路的交汇点,淮河穿城而过,临近南京、凤阳。由于蚌埠地区古代盛产河蚌,从而得名“珠城”。1947年初蚌埠设市,直属安徽省,是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城市。蚌埠全市面积595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601.5平方公里,截止2008年末,蚌埠市户籍总户数100.99万户,含三县总人口358.31万。
3. 蚌埠市第一中学的学校地址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胜利路152号
邮编:233000
交通:101、102、103、106、116、302、一号环线
4. 蚌埠一中历史
蚌埠第一中学是蚌埠历史上的第一所完全中学。1949年2月蚌埠解放,人民政府将原国民党政权所办三所公立学校合并为蚌埠一中。建国初期,蚌埠一中即以突出的办学业绩于1953年被省政府确定为首批十所省重点中学之一。1957年蚌埠一中创造了全国高考成绩第二、全省第一的佳绩。十年浩劫,重点中学被全盘否定,蚌埠一中被迫于1968年一分为三,下迁农村,师资分散,校产流失一空。1970年2月,蚌埠一中又在原址恢复办学,但已满目疮 ,元气大伤。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蚌埠一中的办学条件、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市最近几年,学校提出了“以创建示范高中为契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口号,各方面工作及硬件设施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争先进位,再创辉煌。
学校占地42102平方米(合63。15亩),建筑面积26368平方米,图书馆1座,图书杂志8万多册,实验楼最近进行重新改装,面貌焕然一新,仪器设备先进,达国家一类标准。学校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运用步伐十分迅速,现有电脑室及多媒体教室共计5个,建成了校园局域网,学生用机共达233台。近几年,学校用在教学设备的添置和更新上共计600多万元。最近,学校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坚决依法治教,建章立制,严格管理,使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更纯。高考连续四年位居全市第二,特别市2000届高三报考人数357人,录取本科人数达213人,本科录取率59。7%。体育达标率保持在95%以上。此外在教育科研、学科竞赛、科技文艺等活动中也取得了一批显著的正果。
多年来,蚌埠一中被上级机关多次表彰。省人民政府曾授于先进单位,省教育厅及蚌埠市教委对蚌埠一中嘉奖表扬
近多年来,学校在“三科为先”精神的指引下,在教育科研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先后向省教科所申报成了4个省级重点课题,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学校也是全国创新教育安徽省课题组成员学校。许多教师在全国及省、市教育科研的刊物上发表了多篇有较高水平的论文。
5. 蚌埠一中在哪
公交线路:101路,103路全程约2.7公里
1、从一中乘坐101路,经过4站, 到达火车站网络地图
本数据来源于网络地图,最终结果以网络地图最新数据为准。
6. 蚌埠第一中学怎么样
简介:蚌埠市来第一中源学,简称蚌埠一中,安徽省示范性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建校于1949年,由三所私立中学合并而成,是蚌埠市第一所公立中学,与新中国同龄。1953年成为省首批十所重点中学之一,2000年被省教育厅评为“安徽省示范性普通高中”。
7. 蚌埠市一中在哪里
蚌埠第一中学是蚌埠历史上的第一所完全中学。1949年2月蚌埠解放,人民政府将原国民党政权所办三所公立学校合并为蚌埠一中。建国初期,蚌埠一中即以突出的办学业绩于1953年被省政府确定为首批十所省重点中学之一。1957年蚌埠一中创造了全国高考成绩第二、全省第一的佳绩。十年浩劫,重点中学被全盘否定,蚌埠一中被迫于1968年一分为三,下迁农村,师资分散,校产流失一空。1970年2月,蚌埠一中又在原址恢复办学,但已满目疮 ,元气大伤。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蚌埠一中的办学条件、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市最近几年,学校提出了“以创建示范高中为契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口号,各方面工作及硬件设施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争先进位,再创辉煌。
学校占地42102平方米(合63。15亩),建筑面积26368平方米,图书馆1座,图书杂志8万多册,实验楼最近进行重新改装,面貌焕然一新,仪器设备先进,达国家一类标准。学校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运用步伐十分迅速,现有电脑室及多媒体教室共计5个,建成了校园局域网,学生用机共达233台。近几年,学校用在教学设备的添置和更新上共计600多万元。最近,学校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坚决依法治教,建章立制,严格管理,使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更纯。高考连续四年位居全市第二,特别市2000届高三报考人数357人,录取本科人数达213人,本科录取率59。7%。体育达标率保持在95%以上。此外在教育科研、学科竞赛、科技文艺等活动中也取得了一批显著的正果。
多年来,蚌埠一中被上级机关多次表彰。省人民政府曾授于先进单位,省教育厅及蚌埠市教委对蚌埠一中嘉奖表扬。
近多年来,学校在“三科为先”精神的指引下,在教育科研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先后向省教科所申报成了4个省级重点课题,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学校也是全国创新教育安徽省课题组成员学校。许多教师在全国及省、市教育科研的刊物上发表了多篇有较高水平的论文。
8. 蚌埠市有哪些高中
蚌埠市的高中有:蚌埠一中、怀远一中、蚌埠实验学校、蚌埠三十一中、五河一中、蚌埠二中、蚌埠三中、蚌埠四中、蚌埠五中、蚌埠六中、蚌埠九中、怀远县包集中学、固镇一中。
一、蚌埠一中
蚌埠市第一中学,简称蚌埠一中,安徽省示范性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建校于1949年,由三所私立中学合并而成,是蚌埠市第一所公立中学,与新中国同龄。1953年成为省首批十所重点中学之一,2000年被省教育厅评为“安徽省示范性普通高中”。
二、怀远一中
安徽省怀远第一中学,省示范性高中。地处素有“淮上明珠”美誉的古城怀远,背依荆山,面临涡河,侧倚淮河,是一所历史沉淀丰富、文化气息浓厚的花园式学校,有“淮西名学府, 荆璞大文章”之称。
截止2009年8月,怀远第一中学共有三个年级84个教学班,学生6000余人,教职工360余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44人,一级教师9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高级教师和一级教师占学校教师的半数以上,遂步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
三、蚌埠实验学校
蚌埠实验中学是安徽省首批特色示范学校,全国首批办学体制改革试点且获得成功的“公办民助”学校。学校创办于1991年8月,原名蚌埠第三实验小学,是一所“公办民助”性质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建校之初一无校舍、二无资金,就是在这种极其艰苦的条件下。
实验学校人大胆在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法、考试制度、免试生制度、评价制度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革新,坚持以办学体制改革为主导,以改革创新为主线,以全面育人为目标,并从抓常规、做规范入手,科学管理、科研兴校,实现了学校一步步的成功跨越。
四、蚌埠三十一中
安徽省蚌埠市第三十一中学,始建于解放初,前身是设有初中班的东风路第三小学。1978年经市政府批准正式改为初级中学。由于师资、生源、环境、设备等原因,教育教学水平较低,一度为薄弱初中。
1984年经改革调整,学校狠抓三风(校风、教风、班风)建设,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十多年来学生在校巩固率、毕业率、升学率、优秀率均居全市普通中学之首,赢得社会高度赞誉。1989年经省教委验收批准为首批省级示范高中。
五、五河一中
五河一中创办于1940年,位于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占地面积140亩,建筑面积31049平方米,现有在校学生4415人,64个教学班。现为全国科研示范学校,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园林式单位,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安徽省示范高中。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蚌埠一中
网络—怀远一中
网络—蚌埠实验学校
网络—蚌埠三十一中
网络—五河一中
9. 蚌埠市第一中学的学校领导
校长
洪顺刚校长,男,1966年1月生,中共党员,教育学硕士,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蚌埠一中校长,副书记。中学高级教师,安徽省特级教师,安徽省教育系统优秀工作者,蚌埠市首届教坛新星,蚌埠市首届学科带头人,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中学教育专委会常务理事,安徽省中学数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安徽省心理学会理事,蚌埠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安徽省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第三届教坛新星评选评委,《中小学数学》杂志高中版理事,蚌埠市第十届党代会代表。
书记
庄大传书记,1954年生于天津,1973年毕业于蚌埠铁路中学,先下放淮北任圩公社,后在淮北相城煤矿当矿工,1982年毕业于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数学系,2000年参加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班学习。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毕业后任蚌埠二中教师,教研组长、教务处主任,2002年4月任蚌埠十二中校长,2004年8月任现职。曾被评为市级优秀班主任,两次被市政府奖励,被评为省级教育先进工作者,参加华东初中数学教材编写,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组织开展的科技活动获全国十佳示范单位奖,所主持的科研课题获省级一等奖。
副校长
潘毅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安徽省化学学会、伦理学会理事。一九八零年大学毕业,先后任中学化学教师、蚌埠市职教局教研员,蚌埠市教育委员会宣传科长,一九九七年任蚌埠一中副校长,曾在上海市市西中学挂职学习,在安徽省高中校长高级研修班学习,2000~2002年参加华东师大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并结业。先后在省级和市级教研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副校长
秦志华副校长,女,汉族。1960年5月生,籍贯上海。民进蚌埠市委副主委,民进安徽省省委委员;市第十届政协委员,市第十三、十四届人大常委。1979年考入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1983年7月毕业分配至蚌埠第一中学任教。1998年任教科室副主任,2000年任教科室主任;2006年10月任政教处主任,2008年11月任副校长。曾获安徽省教育工会先进工作者,蚌埠市首届“教坛新星”。两度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是蚌埠市“教育系统十佳”、优秀教师、师德模范。是国家级课题《网络环境的学校资源建设和应用》成员,参与并完成了二项省级课题的研究结题工作。
副校长
陈虎副校长,男,汉族,1974年10月出生,安徽滁州人,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97年6月以“安徽省双优生”的身份毕业于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生物系,同年七月份分配至蚌埠一中任教。1999年3月任校团委副书记,2003年3月任校团委书记,2006年10月任校办公室副主任(正科级),2009年8月任市教育局组干科副科长(挂职),期间参加蚌埠市公选考试并于2010年5月起任蚌埠一中副校长。曾获蚌埠市“优秀共青团员”、蚌埠市“优秀团干部”、安徽省“共青团先进工作个人”、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多次获市教育局嘉奖。有多篇论文和课题研究成果先后在省、市级教研刊物发表和获奖。 “热烈祝贺该校××考上清华(北大)”、“热烈祝贺该校校友×××取得××××”在不少高中都能见到如上标语,一来母校感到光荣,二来也宣传自己的教学质量。安徽蚌埠一中却挂出一个别具风味的告示牌:热烈祝贺该校女婿埃里克·白兹格荣获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是中国女婿?近一张图片在网络上迅速流传,引来网友议论纷纷。有网友调侃学校“攀亲戚”。10月15日,蚌埠一中校长洪顺刚称,“蚌埠女婿”的标语来自媒体,他们也是在看到媒体报道后才打出该标语的,校方将邀请吉娜回母校,届时将向外发布消息。
“祝贺”:“隔壁的中学的女婿获奖”
15日晨,网络评论员杨禹在微博上发布的一张关于蚌埠一中祝贺该校“女婿”获诺贝尔奖的图片引发关注。杨禹微博称“热烈祝贺我老家安徽芜湖的隔壁的隔壁的隔壁的隔壁蚌埠一中的女婿获得诺贝尔奖”。配图显示,一个LED屏上写着“热烈祝贺该校女婿埃里克·白兹格荣获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
照片引来一众吐槽,不少网友转发杨禹微博,并调侃:“攀亲戚哪家强?”
新京报评论发微博调侃:蚌埠一中挂告示“热烈祝贺该校女婿埃里克·白兹格荣获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女生纷纷自(讽)责(刺):没嫁个好男人为母校争光。这是赤裸裸地教育“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吗?若如此,建议下次挂:我们培养不出诺奖获得者,但我们能培养诺奖获得者的老婆!
对此,蚌埠一中办公室高老师告诉记者,学校的确于14日下午在校园内的LED屏上挂出了这则祝福。“高兴、光荣、骄傲。”谈及学校挂出这则祝福的初衷,高老师如是说。
回应:宣传校友非“贴金”
对网友的吐槽,蚌埠一中校长洪顺刚直言“没想到引起这么大的反响”。洪顺刚解释称,奖项揭晓后,先是吉娜的同学和朋友在微信朋友圈内道贺,称埃里克·白兹格是“蚌埠女婿”,接着蚌埠当地媒体的报道中,也使用了“蚌埠女婿”一词,“称埃里克·白兹格为女婿,并非学校首创,只是从媒体的叫法顺延而来”。
洪顺刚称,吉娜出生在蚌埠当地一个普通家庭,初中、高中均在蚌埠一中就读,在校期间成绩优异,是个名副其实的“学霸”。“吉娜在科研领域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没有像埃里克·白兹格获诺贝尔奖这样出名而已。”学校本意是想以诺贝尔奖为宣传契机,鼓励学生向吉娜学习,并不是为了和埃里克·白兹格硬拉上关系,给自己脸上“贴金”。
高老师说,校友吉娜和她的老公埃里克·白兹格应该会知道母校的祝福。至于吉娜毕业后是否与蚌埠一中有过联系,高老师表示不太清楚,需问清楚后才能回答。
洪顺刚称,学校将邀请吉娜回母校,“到时我们会向外发布消息,请及时关注学校网站。”
部分蚌埠一中的学生认为学校此举有些“荒唐”。一名同学称,虽然吉娜学姐非常厉害,可是人家老公得奖校宣传,抱大腿嫌疑太严重了。另一名同学则认为:“吉娜学姐也是很强的,也是个好的典范,没有必要一定拿诺贝尔奖得主来做宣传。”
人物小资料
吉娜与她的诺奖老公
根据媒体报道,吉娜初中、高中都就读于蚌埠一中。高中毕业后考取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在大学读书期间,吉娜曾经获得中科大学生的最高荣誉——郭沫若奖学金。吉娜大学毕业后,从1999年7月到2000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一个实验室工作。之后,她去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界面非线性光谱、生物成像,后来认识了埃里克·白兹格,两人喜结良缘。10月8日,埃里克·白兹格获得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 最近几天,诺贝尔奖各个奖项揭晓,很多人在讨论,诺贝尔奖和咱们有多遥远。在安徽蚌埠,有人说,诺贝尔奖离我们很近,因为诺贝尔奖化学奖的得主埃里克·白兹格是蚌埠的女婿。而他的夫人吉娜,就是蚌埠人,毕业于蚌埠市第一中学。在此中学校园内,赫然有电子屏幕打出了“热烈祝贺该校女婿埃里克·白兹格荣获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字幕。(10月15日辽宁卫视)
10. 蚌埠市第一中学的介绍
蚌埠市第一中学,简称蚌埠一中,安徽省示范性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实专验学校”。建校于1949年,由三属所私立中学合并而成,是蚌埠市第一所公立中学,与新中国同龄。1953年成为省首批十所重点中学之一,2000年被省教育厅评为“安徽省示范性普通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