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从麻章车站坐几路线公交车可到湛江一中学校
从公司往麻章车站行,中途有个食品市场,拿度是25线的总站,1元就可以到湛江一中
『贰』 湛江麻章一中录取通知书大概什么时候下来
湛江麻章一中录取通知书大概什么时候下来
可问学校教务处
你若喜欢,
便是晴天。
『叁』 湛江市麻章区第一中学怎么样
湛江市麻章区第一中学,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湛江市麻章区第一中学更多信息和资讯。
『肆』 湛江市麻章区一中高中高考怎么样
湛江市麻章区一中高中高考,
还可以。
但和湛江一中比,
是没法比。
分够的话,
当然是上湛江一中好。
『伍』 2018湛江麻章一中多少分才能进去,有第二批的吗第二批多少分,那个会有第三批
2018湛江麻章一中多少分才能进去,
6月中考后才知道。
可参考往年分数线。
只要努力付出过,
就会有收获。
『陆』 湛江市麻章区第一中学学生可以带手机入学校吗
你好,朋友中学学生,现在基本都不让带手机入校,学校有管理,只要发现代收基地都要没收的
『柒』 麻章一中简介
麻章区一中创建1999年,至今也有7年历史了,虽然这7年发展过程也取得一些成绩,但是却和这个区重点中学身份实在不相符。自从第一届学生参加高考以来,每年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人数不多,少的时候只有一个,多得的时候也就是二十个左右,一般年份也是大慨在5个到10个之间吧。这些成绩和其他县区重点中学对比起来,实在是有很大差距,就连坡头区一中也是远远比不上。就是那些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成绩也处于边缘地带,而标准分总分超过700分的学生至今也就是两三位而已。从高中学科竞赛来说,更加不怎么样。这些就是麻章区一中的基本情况。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我想有这几个方面,就是缺少一流学生,一流师资,缺少一流体制已经缺少资金。正因为这几个因素成为约束条件,所以区一中就发展不起来。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区一中有关领导必须做出反思。
一流学生对于一个学校发展是至关重要,可是区一中没有能够录取到很好的生源,这是区一中面临最大的挑战问题。根据我个人分析,以后几年之中,区一中争取好的生源难度将比现在还要大。这里,有几个主要原因,有内部原因也外部原因,对于这个内部原因,我就不想多说了,也就是说区一中本身没有足够魅力吸引一流学生,包括在奖学金方面。外部原因分析起来可能是非常有趣的,这些关系可能比较复杂的。
区一中主要生源地区是麻章区、这个是主战场,区一中学生之中有70%左右是来自麻章区的,也可能这个比例现在有所降低了,但是保守估计现在2005年入学的高一年肯定不低于不会低60%吧。在这个主战场上,区一中遇到问题越来越多了,首先湛江一中,市二中,湛师附中基本上把中考成绩麻章区前80名几乎录取了完,尽管在05年有一位考上市二中的学生因为经济原因而到麻章区一中就读,但是这种现象是非常少见了。麻章区80名到200名的学生,表面看来应该收在区一中旗下,但是还是有很多对手。例如湛江市四中,港一中在霞山区争取不到好的生源,也会把手伸到麻章区等地,同时赤坎区的学校也没有放弃麻章区的生源。麻章区有三个镇,分别是麻章、湖光、太平。成绩在全区80到200名的学生之中,麻章镇的考生有些选择在赤坎区的湛江市七中、五中,寸金书院等学校或者遂溪县的重点中学,而选择区一中的往往是麻章镇农村的考生。在湖光镇和太平镇有些考生选择霞山区的市四中,港一中居多。可以想象一下,区一中能够在全区前200名考生这块蛋糕分到多少?按照2005年情况,我想区一中能够分到这个蛋糕的四分之一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
接着来分析麻章区前200名到500名的考生生源之争,处于这样位置的考生,还是有不少人跑到麻章区以外的学校就读。就是剩下留在麻章区就读高中的学生,也未必就被区一中包揽了。例如2005年,麻章区一中录取16个班,湖光中学录取8个班,所以麻章区一中还要遇到对手是湖光中学。湖光中学初中部几乎集中湖光镇最好的学生,所以湖光中学也会尽量做学生思想工作,让学生报考母校湖光中学。特别湖光中学新任校长孙光林上任之后,对于生源问题会更加重视。2006年,也就是今年,太平中学高中改为普通高中,准备招4个班。可以说太平中学也是麻章区比较好的生源地,并且历年以来中考成绩也是不错的。例如今年湛江市统考的中考模拟考试,总分600分以上的考生中,麻章中学(原来区一中初中部)20人、湖光中学7人,而太平中学29人。在这种情况下,区一中在争取太平中学初中部生源的时候就必须和太平中学展开激烈的竞争。太平三中校长陈文贵在今年调到太平中学当任副校长负责全面工作,所以对生源问题也非常重视,这些都是新官上任的体现。
2005年6月,免去余真麻章区教育局局长职务,同年8月份任命原雷州一中校长王朝兴为区教育局长。王朝兴对于教育问题的改革,有自己的思路,这个不同余真。关于太平中学高中部改为普通高中的建议,我曾经在2002年写过一篇文章,并且也给余真局长看过,但是一直没有采纳。而现在,我这个愿望基本上可以实现。我个人认为王朝兴在发展教育战略方面是比较注重整体,而不是像过去的官员那样去扶持某所中学,当然迫于政治压力那又是另外一回事。王局长的教育发展思路对于麻章区高中教育有利,但是可能由于注重整个而使区一中失去一些很好的待遇。
区一中在主战场招不到好的生源,还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政府决策失误,第二是区一中领导者决策失误。当时,区政府为了办好区一中,把全区最好的老师都集中到区一中。例如从麻章中学、湖光中学、太平中学以及一些初级中学抽调一些比较好的老师。麻章区一中校长黄良妙、副校长梁保国、体卫处主任曹小忠都是从原麻章中学过去的;教导处主任谢林春是从湖光中学过去的,副校长林木青是从麻章进修学校附中过去的。尽管区一中的师资得到区政府的扶持,从而拥有比较好的师资,但是这样却断自己的门路。麻章区其他中学好的老师被抽到区一中,那么这些中学失去好的老师,教学质量自然会变得差,从而麻章区整个生源质量都变差,所以最终受害者还是区一中。我听说,区一中害怕初中部好的学生跑到外面就读,采取故意不抓初中部的教学,让这些学生考差而有机会被区一中高中部录取。尽管今年中考还没有开始,但是如果按照这个模拟考试成绩,麻章中学(原来区一中初中部)真的是很悲哀,毕竟这届初三学生是面向全区招生的,而太平中学仅向太平镇招生。
区一中在招生主战场面对困境的时候,也同时开始重视副战场,副战场主要是东海岛和雷州,但是重点还是在东海岛。由于这几年东海岛觉民中学发展过程不断出问题,加上觉民中学领导内部出现利益集团之争,所以东海岛有些不少考生放弃觉民中学选择麻章区一中。在争取东海岛生源方面,湖光中学也没有放弃过,据说湖光中学高中部学生之中有不少是来自东海岛。在雷州生源方面,我个人分析,区一中在竞争过程越来越不利。例如今年,雷州一中在雷州高一招40个班,湛江市实验中学也招20个班左右,尽管是面向全市招生的,但是主要生源还是雷州,所以区一中在雷州争取好的学生困难越来越大。正因为这样,区一中会在东海岛副战场加大投入的,例如在去年的时候,区一中在东海岛民安镇这么小的地方也挂起横幅,打起广告战。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区一中招生问题将会面临巨大挑战,东海岛生源可以说麻章区一中的出路。是否能够争取东海岛好的生源,很大程度决定觉民中学的好坏。但是不管怎么说,我个人认为觉民中学校长将会在不久的日子里进行换人,凭我对于政治的直觉,我相信不会错的。如果觉民中学能够发展起来,麻章区一中将会面临新的挑战。
生源对于一个学生发展是非常重要,但是其他因素同样重要。尽管麻章区一中师资力量在全区的中学是排名第一,但是和别的地区比较,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本人也曾经对区一中一些学生进行调查过,他们对老师满意程度很低,另外整个麻章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所以也很难吸引外地很好的老师进来。
另外在管理体制方面,区一中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这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例如领导者的水平问题,利益集团,当然还有一些很敏感的问题。我个人感觉,吸引好的学生,不仅学校的品牌,好的师资,就是很小的细节也会影响到学生是否选择该校。区一中办学这么多年,饭堂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解决,饭菜不好吃依旧是学生不满的热点。本人也曾经在区一中饭堂吃过饭,包括今年在内,感觉到区一中饭堂菜的确不好吃。而解决这个问题,我感觉比较悲观,但是这个问题的确影响学校的招生。在这里,我希望区一中能够听听我这个建议,否则出了问题的时候解决就比较难了。
区一中领导的思想保守,过于功利的心态也是影响着麻章区一中的发展。对于这个问题,我希望区一中领导人应该有新的认识,能够比较冷静思考事实存在的问题,减少利益集团之争的摩擦力,建立一种新的体制,我想这才是出路。
2006-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