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初中高中 > 蚌埠市第一中学

蚌埠市第一中学

发布时间:2020-12-01 17:04:16

A. 蚌埠市第一中学的学校地址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胜利路152号
邮编:233000
交通:101、102、103、106、116、302、一号环线

B. 蚌埠市第一中学的学校领导

校长
洪顺刚校长,男,1966年1月生,中共党员,教育学硕士,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蚌埠一中校长,副书记。中学高级教师,安徽省特级教师,安徽省教育系统优秀工作者,蚌埠市首届教坛新星,蚌埠市首届学科带头人,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中学教育专委会常务理事,安徽省中学数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安徽省心理学会理事,蚌埠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安徽省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第三届教坛新星评选评委,《中小学数学》杂志高中版理事,蚌埠市第十届党代会代表。
书记
庄大传书记,1954年生于天津,1973年毕业于蚌埠铁路中学,先下放淮北任圩公社,后在淮北相城煤矿当矿工,1982年毕业于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数学系,2000年参加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班学习。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毕业后任蚌埠二中教师,教研组长、教务处主任,2002年4月任蚌埠十二中校长,2004年8月任现职。曾被评为市级优秀班主任,两次被市政府奖励,被评为省级教育先进工作者,参加华东初中数学教材编写,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组织开展的科技活动获全国十佳示范单位奖,所主持的科研课题获省级一等奖。
副校长
潘毅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安徽省化学学会、伦理学会理事。一九八零年大学毕业,先后任中学化学教师、蚌埠市职教局教研员,蚌埠市教育委员会宣传科长,一九九七年任蚌埠一中副校长,曾在上海市市西中学挂职学习,在安徽省高中校长高级研修班学习,2000~2002年参加华东师大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并结业。先后在省级和市级教研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副校长
秦志华副校长,女,汉族。1960年5月生,籍贯上海。民进蚌埠市委副主委,民进安徽省省委委员;市第十届政协委员,市第十三、十四届人大常委。1979年考入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1983年7月毕业分配至蚌埠第一中学任教。1998年任教科室副主任,2000年任教科室主任;2006年10月任政教处主任,2008年11月任副校长。曾获安徽省教育工会先进工作者,蚌埠市首届“教坛新星”。两度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是蚌埠市“教育系统十佳”、优秀教师、师德模范。是国家级课题《网络环境的学校资源建设和应用》成员,参与并完成了二项省级课题的研究结题工作。
副校长
陈虎副校长,男,汉族,1974年10月出生,安徽滁州人,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97年6月以“安徽省双优生”的身份毕业于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生物系,同年七月份分配至蚌埠一中任教。1999年3月任校团委副书记,2003年3月任校团委书记,2006年10月任校办公室副主任(正科级),2009年8月任市教育局组干科副科长(挂职),期间参加蚌埠市公选考试并于2010年5月起任蚌埠一中副校长。曾获蚌埠市“优秀共青团员”、蚌埠市“优秀团干部”、安徽省“共青团先进工作个人”、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多次获市教育局嘉奖。有多篇论文和课题研究成果先后在省、市级教研刊物发表和获奖。 “热烈祝贺该校××考上清华(北大)”、“热烈祝贺该校校友×××取得××××”在不少高中都能见到如上标语,一来母校感到光荣,二来也宣传自己的教学质量。安徽蚌埠一中却挂出一个别具风味的告示牌:热烈祝贺该校女婿埃里克·白兹格荣获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是中国女婿?近一张图片在网络上迅速流传,引来网友议论纷纷。有网友调侃学校“攀亲戚”。10月15日,蚌埠一中校长洪顺刚称,“蚌埠女婿”的标语来自媒体,他们也是在看到媒体报道后才打出该标语的,校方将邀请吉娜回母校,届时将向外发布消息。
“祝贺”:“隔壁的中学的女婿获奖”
15日晨,网络评论员杨禹在微博上发布的一张关于蚌埠一中祝贺该校“女婿”获诺贝尔奖的图片引发关注。杨禹微博称“热烈祝贺我老家安徽芜湖的隔壁的隔壁的隔壁的隔壁蚌埠一中的女婿获得诺贝尔奖”。配图显示,一个LED屏上写着“热烈祝贺该校女婿埃里克·白兹格荣获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
照片引来一众吐槽,不少网友转发杨禹微博,并调侃:“攀亲戚哪家强?”
新京报评论发微博调侃:蚌埠一中挂告示“热烈祝贺该校女婿埃里克·白兹格荣获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女生纷纷自(讽)责(刺):没嫁个好男人为母校争光。这是赤裸裸地教育“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吗?若如此,建议下次挂:我们培养不出诺奖获得者,但我们能培养诺奖获得者的老婆!
对此,蚌埠一中办公室高老师告诉记者,学校的确于14日下午在校园内的LED屏上挂出了这则祝福。“高兴、光荣、骄傲。”谈及学校挂出这则祝福的初衷,高老师如是说。
回应:宣传校友非“贴金”
对网友的吐槽,蚌埠一中校长洪顺刚直言“没想到引起这么大的反响”。洪顺刚解释称,奖项揭晓后,先是吉娜的同学和朋友在微信朋友圈内道贺,称埃里克·白兹格是“蚌埠女婿”,接着蚌埠当地媒体的报道中,也使用了“蚌埠女婿”一词,“称埃里克·白兹格为女婿,并非学校首创,只是从媒体的叫法顺延而来”。
洪顺刚称,吉娜出生在蚌埠当地一个普通家庭,初中、高中均在蚌埠一中就读,在校期间成绩优异,是个名副其实的“学霸”。“吉娜在科研领域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没有像埃里克·白兹格获诺贝尔奖这样出名而已。”学校本意是想以诺贝尔奖为宣传契机,鼓励学生向吉娜学习,并不是为了和埃里克·白兹格硬拉上关系,给自己脸上“贴金”。
高老师说,校友吉娜和她的老公埃里克·白兹格应该会知道母校的祝福。至于吉娜毕业后是否与蚌埠一中有过联系,高老师表示不太清楚,需问清楚后才能回答。
洪顺刚称,学校将邀请吉娜回母校,“到时我们会向外发布消息,请及时关注学校网站。”
部分蚌埠一中的学生认为学校此举有些“荒唐”。一名同学称,虽然吉娜学姐非常厉害,可是人家老公得奖校宣传,抱大腿嫌疑太严重了。另一名同学则认为:“吉娜学姐也是很强的,也是个好的典范,没有必要一定拿诺贝尔奖得主来做宣传。”
人物小资料
吉娜与她的诺奖老公
根据媒体报道,吉娜初中、高中都就读于蚌埠一中。高中毕业后考取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在大学读书期间,吉娜曾经获得中科大学生的最高荣誉——郭沫若奖学金。吉娜大学毕业后,从1999年7月到2000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一个实验室工作。之后,她去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界面非线性光谱、生物成像,后来认识了埃里克·白兹格,两人喜结良缘。10月8日,埃里克·白兹格获得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 最近几天,诺贝尔奖各个奖项揭晓,很多人在讨论,诺贝尔奖和咱们有多遥远。在安徽蚌埠,有人说,诺贝尔奖离我们很近,因为诺贝尔奖化学奖的得主埃里克·白兹格是蚌埠的女婿。而他的夫人吉娜,就是蚌埠人,毕业于蚌埠市第一中学。在此中学校园内,赫然有电子屏幕打出了“热烈祝贺该校女婿埃里克·白兹格荣获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字幕。(10月15日辽宁卫视)

C. 蚌埠市有哪些高中

蚌埠市的高中有:蚌埠一中、怀远一中、蚌埠实验学校、蚌埠三十一中、五河一中、蚌埠二中、蚌埠三中、蚌埠四中、蚌埠五中、蚌埠六中、蚌埠九中、怀远县包集中学、固镇一中。

一、蚌埠一中

蚌埠市第一中学,简称蚌埠一中,安徽省示范性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建校于1949年,由三所私立中学合并而成,是蚌埠市第一所公立中学,与新中国同龄。1953年成为省首批十所重点中学之一,2000年被省教育厅评为“安徽省示范性普通高中”。

二、怀远一中

安徽省怀远第一中学,省示范性高中。地处素有“淮上明珠”美誉的古城怀远,背依荆山,面临涡河,侧倚淮河,是一所历史沉淀丰富、文化气息浓厚的花园式学校,有“淮西名学府, 荆璞大文章”之称。

截止2009年8月,怀远第一中学共有三个年级84个教学班,学生6000余人,教职工360余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44人,一级教师9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高级教师和一级教师占学校教师的半数以上,遂步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

三、蚌埠实验学校

蚌埠实验中学是安徽省首批特色示范学校,全国首批办学体制改革试点且获得成功的“公办民助”学校。学校创办于1991年8月,原名蚌埠第三实验小学,是一所“公办民助”性质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建校之初一无校舍、二无资金,就是在这种极其艰苦的条件下。

实验学校人大胆在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法、考试制度、免试生制度、评价制度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革新,坚持以办学体制改革为主导,以改革创新为主线,以全面育人为目标,并从抓常规、做规范入手,科学管理、科研兴校,实现了学校一步步的成功跨越。

四、蚌埠三十一中

安徽省蚌埠市第三十一中学,始建于解放初,前身是设有初中班的东风路第三小学。1978年经市政府批准正式改为初级中学。由于师资、生源、环境、设备等原因,教育教学水平较低,一度为薄弱初中。

1984年经改革调整,学校狠抓三风(校风、教风、班风)建设,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十多年来学生在校巩固率、毕业率、升学率、优秀率均居全市普通中学之首,赢得社会高度赞誉。1989年经省教委验收批准为首批省级示范高中。

五、五河一中

五河一中创办于1940年,位于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占地面积140亩,建筑面积31049平方米,现有在校学生4415人,64个教学班。现为全国科研示范学校,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园林式单位,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安徽省示范高中。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蚌埠一中

网络—怀远一中

网络—蚌埠实验学校

网络—蚌埠三十一中

网络—五河一中

D. 蚌埠市一中在哪里

蚌埠第一中学是蚌埠历史上的第一所完全中学。1949年2月蚌埠解放,人民政府将原国民党政权所办三所公立学校合并为蚌埠一中。建国初期,蚌埠一中即以突出的办学业绩于1953年被省政府确定为首批十所省重点中学之一。1957年蚌埠一中创造了全国高考成绩第二、全省第一的佳绩。十年浩劫,重点中学被全盘否定,蚌埠一中被迫于1968年一分为三,下迁农村,师资分散,校产流失一空。1970年2月,蚌埠一中又在原址恢复办学,但已满目疮 ,元气大伤。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蚌埠一中的办学条件、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市最近几年,学校提出了“以创建示范高中为契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口号,各方面工作及硬件设施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争先进位,再创辉煌。
学校占地42102平方米(合63。15亩),建筑面积26368平方米,图书馆1座,图书杂志8万多册,实验楼最近进行重新改装,面貌焕然一新,仪器设备先进,达国家一类标准。学校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运用步伐十分迅速,现有电脑室及多媒体教室共计5个,建成了校园局域网,学生用机共达233台。近几年,学校用在教学设备的添置和更新上共计600多万元。最近,学校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坚决依法治教,建章立制,严格管理,使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更纯。高考连续四年位居全市第二,特别市2000届高三报考人数357人,录取本科人数达213人,本科录取率59。7%。体育达标率保持在95%以上。此外在教育科研、学科竞赛、科技文艺等活动中也取得了一批显著的正果。
多年来,蚌埠一中被上级机关多次表彰。省人民政府曾授于先进单位,省教育厅及蚌埠市教委对蚌埠一中嘉奖表扬。
近多年来,学校在“三科为先”精神的指引下,在教育科研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先后向省教科所申报成了4个省级重点课题,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学校也是全国创新教育安徽省课题组成员学校。许多教师在全国及省、市教育科研的刊物上发表了多篇有较高水平的论文。

E. 蚌埠市五河县一中2005届校长

我是五抄河县第一中学毕业的,我是2000届的,当时的校长叫吴峰。这个人好像在2005年前后就调走了,之后是谁就不知道了。据我推测,2005届的应该还是吴峰。我虽然是2000届的,但是我到2005才毕业,中间也没有听说换校长。

F. 蚌埠第一中学怎么样

简介:蚌埠市来第一中源学,简称蚌埠一中,安徽省示范性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建校于1949年,由三所私立中学合并而成,是蚌埠市第一所公立中学,与新中国同龄。1953年成为省首批十所重点中学之一,2000年被省教育厅评为“安徽省示范性普通高中”。

G. 蚌埠铁路中学和怀远一中相比哪个学校要好一点

蚌埠铁路中学是蚌埠市规模最大的完全中学,于2000年3月被评为蚌埠市首批“安徽省示范高中 ”。

安徽省怀远第一中学是省示范性高中。是一所历史沉淀丰富、文化气息浓厚的花园式学校,有“淮西名学府, 荆璞大文章”之称。

所以两所学校不分伯仲,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

H. 蚌埠一中怎么走

您好
市内乘坐116、101、103及公交环线至蚌埠市第一中学下车即可

I. 应该去上合肥一中还是蚌埠二中呢

合肥一中的前身是李鸿章之子李经方利用科举时代的庐阳书院遗址于1902年创办的庐州中学堂(世称:小书院,现合肥九中所在地).1908年至1934年,先后六易校名为:庐州府官立中学堂、庐州中学校、省立三中、省立庐州中学等。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师生辗迁往后方。抗日胜利后,在霍山诸佛庵的省立第六中学部分师生奉命返回合肥,组建省立合肥中学。新中国成立后,曾名皖北区合肥高级中学。1952年秋,正式改名为合肥市第一中学。1955年定为安徽省重点中学。1956年秋,新校舍建成,迁至现址。

合肥一中,现在是绿草如茵,树木葱茏,园廊秀丽,环境优美.学校占地面积54144平方米,新近投入使用的科学馆、图书馆、体育馆总面积9500平方米。三馆设备齐全,先进的校园网和闭路电视可满足各科教学需要。学校藏书6万册,订阅报纸70余种,期刊杂志300多份,保证了全校师生课余学习和教学科研之用。
合肥一中,现有高中37个班级,在校学生2295人,在职在编教职工129人,其中专职教师90人(特级教师6人,高级教师56人),整体力量雄厚、教学成果卓著。教职工中(含离退休)全国劳模1人,省级劳模2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省级优秀教师4人,市级优秀教师8人;省级教坛新星3人,市级教坛新星1人;享受国家津贴2人,省府津贴2人。学校历年高考成绩均在全省前茅。近年,本科文理达线率均在95%以上,考入全国重点大学占80%。1990年林傲获22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化学竞赛金奖,张大维,田力获小发明,小创造国家专利,顾凌洁等195名优秀学生被保送全国重点大学;王庆等18名初中毕业生被保送到新加坡立化中学留学,鲁勇等18名高二学生考上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历届在校学生参加全国,全省学科竞赛成绩也十分突出,1997-2000年间数、理、化、计算机、生物在省级以上资历达394人(其中国家级13人,省级一等奖68人)

合肥一中,一贯坚持”全面施教,广育英才”,面向全体学子,全面提高素质,一心一德,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新生,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四有”新人.

合肥一中,一贯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省市各级领导特别关爱和支持,因此才有辉煌的今天.

合肥一中,一贯重视开展校际交流,自1995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俱乐部以来,进一步加强了与日本、香港、韩国、新加坡、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交往与联系,加深了友谊,扩大了视野,增长了学识,学到了经验,对一中今后发展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学,始建于1928年,1977年被命名为“安徽省重点中学”,2000年被命名为“安徽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占地30388.59平方米,建筑面积 26535平方米,建有教学楼、图书馆、科技馆、天文馆、天象馆、风雨操场、塑胶田径场。全校布局合理、环境安谧、设施完备、富有时代感。
学校现有3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009名。教职工 167人,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其中高级教师64人,在职特级教师5人,受国家级表彰的8人。
近年来,蚌埠二中先后获得“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体育卫生先进学校”、“全国中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学校”、“全国青少年生物与环境科学实践活动十佳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国家级创建“绿色学校”先进学校”、“安徽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蚌埠二中多年来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坚持素质教育课程化,课堂教学素质化的教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在“坚持改革,勇于探索,争创特色学校”的教育理念指引下,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⒈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从严治校,以法治校。制定了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体系。现有规章制度 154项,岗位职责47项,依*制度,使校风、教风、学风更加优良。
⒉教育科研氛围浓厚,成效卓著。校级、市级、省级、国家级课题联成一线,教育、教学、教改课题联成一片,老中青教师与领导干部共同参与研究联成一体。现承担国家级教育课题两个,省级重点教育课题16个。三个课题获省优秀科研成果奖,一个课题获中央教科所优秀论文奖。全校教职工在省级、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0余篇。
⒊大兴教育改革之风,努力探索新形势下的教育规律,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着眼于为中国的未来培养一大批能参与国际竞争的优秀人才,突出主体发展、突出个性特长的发展。“五年一贯制教改实验”十三年来硕果累累,该实验用五年时间修完中学六年国家规定课程,参与实验的学生综合素质呈明显的优势。近几年,我校有25位少年学生四年修完中学六年课程,考入中国科大、上海交大等校的少年班,为素质教育探索到一条“正常学生超常培养”的新路子。
蚌埠二中“数学特色班”、“英语特色班”“金融特色班”等教改项目,正在努力探索学生特长的培养经验。1994年以来,全校学生八百余人次在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省一、二、三等奖。音乐、体育、美术、劳技特长学生层出不穷。
⒋十分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动手能力的培养,大力开展以环境教育、科技教育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建立了一百余个研究性学习课题组,把课堂变成了创新精神的培养园地,学生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取得了辉煌成绩。
1998年,我校 4个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课题以其科技含量丰富、课题立意高,设计新颖,经过各级评审,击败对手,作为中国大陆的唯一代表,参加了在香港举行的“第31届青少年科技展览会”。2000年5月,我校3名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课题《蚌埠地区天井湖、沱湖银鱼生态调查》和《新型太阳能双轴自动跟踪聚焦式集热器》代表中国参加了在美国底特律举行的第51届国际科学和工程大奖赛。其中《蚌埠地区天井湖、沱湖银鱼生态调查》获得集体项目二等奖(奖金二千伍佰美元),此奖项为中国所有参赛项目的最高奖项。回国后,又受到国家、省、市领导的接见和奖励。2001年,我校陈鑫同学被国家科协命名为“小小科学家”,学校和学生获得奖励 5万元。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水体对史氏鲟生长的影响》项目,获提名奖,奖金7千元。
近三年,我校32个学生研究性学习项目获国家级、省级金、银、铜奖。
⒌十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学校现有多媒体教室 6个,建成了教师办公局域网、计算机教学局域网、图书管理局域网。配置品牌电脑 400余台,二百余台计算机可以上网,教师人手一台电脑。学校多次开展教研组、教师、学生网页制作等比赛。 80%的教师能独立制作课件,数十个课件在省、市比赛中获奖。改变了原始的教学方式,使教学更为民主,主体参与更为积极,极大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⒍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号召,1994年与中国科技大学、安徽财贸学院联合举办了“素质教育试点班”。1995年与美国纽约市 237中学、1998年与英国坦姆塞德市爱格顿中学正式结为友好学校。

J.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是哪六校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于2004年成立,成员校包括合肥一中、安庆一中、芜湖一中、马鞍山二中、蚌埠二中、附中、铜陵一中、淮北一中、合肥六中和合肥一六八中学。

一、合肥一中

合肥市第一中学(Hefei No.1 Middle School)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安徽省重点中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俱乐部成员、安徽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学校创建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前身是庐州中学堂;全国解放后更名为安徽省合肥一中,新中国成立后曾名皖北区合肥高级中学;1952年秋,正式定名为合肥市第一中学;1955年,定为省重点中学,2000年,定为省级示范高中。

二、安庆一中

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由近代思想家严复倡办,是省示范高中,省高中理科实验班和国家宏志班承办学校。

学校前身为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创办的安徽全省师范学堂,先后易名为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安徽省立第一中学等,至1956年始定名为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

三、芜湖一中

芜湖市第一中学是安徽省老牌重点中学、省首批示范高中。

学校前身系创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的中江书院,清同治二年(1863年)更名为鸠江书院,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更名为皖江中学堂,1912年更名为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后经历省立五中、省立七中、省立芜湖中学、省立芜湖高级中学、芜湖市立中学、皖南区芜湖市第一中学、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芜湖市东方红中学等阶段,1972年定名为芜湖市第一中学。

四、马鞍山二中

马鞍山市第二中学是全国文明单位、安徽省重点中学、安徽省首所示范高中;获得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推荐资质、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推荐资质、复旦大学“望道计划”推荐资质。

学校创建于1957年,1998年由初中部创办民办普通初级中学马鞍山成功学校。1998年成为安徽省首所示范高中,2004年搬入新校区。2014年马鞍山市第二中学郑蒲港分校正式创办并开学。

五、蚌埠二中

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学创办于1928年,位于安徽省蚌埠市黄山大道南侧虎山东路西侧,是安徽省重点中学,安徽省示范性高中。

2017年11月,蚌埠市第二中学获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

阅读全文

与蚌埠市第一中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睢宁县第一中学北校区 浏览:349
道里小学中学排名 浏览:226
辽宁重点中学分数线 浏览:174
临夏回民中学2018分数线 浏览:683
合肥市包河区外国语实验中学 浏览:477
龙川实验中学公路改造 浏览:844
呼和浩特中学上下课时间表 浏览:300
2018年沈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 浏览:687
龙川县登云中学校长 浏览:863
北仑中学招生简章 浏览:473
长安一民中学上课时间 浏览:833
盱眙中学2015高考成绩 浏览:284
中学生手球锦标赛 浏览:377
辽宁省实验中学魏民 浏览:670
2018江浦高级中学录取名单 浏览:305
洛阳2019年中学招生信息 浏览:220
蔡家坡初级中学电话 浏览:903
三门启超中学招聘2018 浏览:572
郴州市第三中学贴吧 浏览:716
2019北镇中学分数线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