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12年民勤县第一中学中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250呵呵
『贰』 民勤县第五中学怎么样
简介:民勤五中位于县城西大街西端,座落在民勤县三雷镇古雷台旧址上,前身为始回建于1969年的乡办雷台中学,答1986年改办为县属完全中学,1998年全县教育布局调整时,改办为独立初中,2005年再次改办为县属完全中学。古雷台的钟灵毓秀赋予她灵光与人气,四十年的风雨洗礼使她积淀了比较深厚的文化底蕴。 2017年11月,学校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注册资本:1843万人民币
『叁』 民勤县第四中学的教学质量
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攀升。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曾被国家教委树为“全国德育先进校”。近年来总结的德育“五化”模式,获得了甘肃省基础教育课题二等奖。学校先后为清华、人大、同济、武汉大学等名牌高校输送新生5000余名。2000年以来,学校高考录取人数一年一个新台阶,高考综合录取率始终处于全市同等学校前列。2004年高考录取1199人,综合录取率达85.2%,居全市第一。2005年高考录取1045人,其中文科有2人进入全省前20名,1人以全省第五名的成绩夺得全市文科状元。
学校的迅速发展和所取得的办学业绩,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和上级部门的高度肯定。2000年以来获“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武威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市级 “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50余次。2008年,民勤四中教育教学取得骄人业绩。高考600分以上人数达12人,文科学生祁伟以635分的成绩获全省文科第十七名、武威市文科状元,张博以628分的成绩获全省文科第四十五名、全市第五名;重点、本科一次上线人数较往年大幅度提升,文化课一次性上线人数,重点57人,本科249人;至今高校录取重点78人,本科445人,综合录取1281人,录取率71.25%,在本学年数理化生奥赛及英语能力竞赛中有15人获得全国或省级一、二、三等奖。近几年来,民勤四中先后向人大、同济、南开、浙大等高等院校输送合格新生8533人,高考综合录取率由2009年的87.22%提高到了2013年的97.86%。2011年高考,共录取1854人;2012年高考,共录取人。2013年高考,重点、二本一次上线人数和录取人数大幅攀升,开创了高考历史新纪录。杨燕同学以573分的优异成绩摘得全县文科状元桂冠,在全县文科前5名中,该校有4人,在全县文科前10名中,该校有7人;重点录取168人,综合录取1922人录取率达97.86%。
一个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学校,为何能取得如此成就?校长张宗福为我们说出了其中的缘由。
『肆』 民勤县第四中学的管理水平
优化管理机制 提高管理水平
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民勤四版中规范制度权体系,落实制度管理。将不同部门,不同工作岗位的职、权、责、评等用制度明确规范。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强化落实。学校确定目标体系,实行目标管理。适时制定远、中、近三期工作目标,并将这些目标按处室、年级、班级、个人分解成具体的分目标,做到学校有发展目标,教师有责任目标,学生有奋斗目标。为加强作风建设,实施了“厚德、博识、儒雅”的教师形象工程,要求全体教职工要立师德、精业务、讲师表;通过竞争上岗制、责任追究制、考核评价制,促使教师讲学习、讲实绩、讲奉献。对青年教师,帮助他们分析工作中的长处和短处,积极创造条件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对中年教师,帮助他们找出各自的独特风格,并不断加以总结;对老教师,宣传事迹,树立榜样,扩大他们的社会影响,从而形成了“上下和谐同心干事业、全校团结一致谋发展”的健康向上的和谐氛围。
为了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民勤四中还建立了竞争激励机制。从工作量标准、常规环节、班级工作、教研工作、竞赛辅导、成绩结果六个方面,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实行“多劳多得,优质优酬”,促进了老师的争先创优。
『伍』 民勤有几所中学(高中)
你好,民勤的高中有:民勤县第一中学,民勤县第四中学,民勤县第六中学,民勤县第五中学,民勤县第三中学,民勤县职中。
『陆』 民勤县第六中学怎么样
简介:民勤县第六中学坐落于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是一所县属重点初级中学,创办于1999年8月,内现已发容展成为设施齐全、师资优良、管理科学、成绩显著的市级示范性重点初中。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陆续走出以甘肃省高考文科状元祁箫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学子,受到社会普遍赞誉,被称为全县初中教育的“领头雁”。
注册资本:2131万人民币
『柒』 民勤县第四中学的介绍
民勤县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内和巴丹容吉林大沙漠包围,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民勤四中就屹立在这座历史悠久的县城。几十年来,民勤四中为这近乎有30万人的绿洲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学生,是这里的一朵常开不败的花。2015年设立新校区。
『捌』 民勤县第一中学的荣誉一览
民勤一中1980年以来市级以上获奖情况
1981年12月 被甘肃省体委、甘肃省教育厅首批任命为甘肃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1982年9月 被甘肃省六运会组委会评为甘肃省群体先进单位。
1983年11月 被国家教委、国家体委树为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校。
1983年12月 被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体委评为甘肃省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校。
1984年12月 获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体委、团省委贯彻体育卫生两个《暂行规定》达到优秀标准奖。
1984年12月 被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体委评为甘肃省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学校。1986年9月 被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体委评为甘肃省群众体育活动先进单位。
1987年2月 被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体委评为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校。
1987年月 学校青少年科技活动小组被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评为科协工作先进集体。
1989年4月 学校工会被武威地区工会评为先进职工之家。
1989年11月 被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体委评为全省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校。
1990年11月 被武威地区教委、武威地区离退休教育工作者协会评为全区关怀离退休教育工作者先进集体。
1992年 被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省教委评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1992年2月 被甘肃省档案局评定为机关档案管理省一级。
1994年11月 被武威地区行署评为全区教研工作先进集体。
1995年7月 被武威地区行署评为全区勤工俭学先进单位。
1996年5月 被团中央授予1995--1996学年度全国冬季传统锻炼先进学校称号。
1996年8月 在甘肃省第九届运动会中被省体育运动委员会评为群众体育活动先进集体。
1999年 被武威地区国防教育委员会确定为全区国防教育基地。
1999年 被中共武威地委、地区行署树为地级文明单位。
2000年5月 被武威地区科协、武威行署教育处、共青团武威地委评为武威市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学校。
2000年6月 在甘肃省第十届运动会中荣获全省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00年9月 被中共甘肃省委员会、甘肃省人民政府评为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2000年12月 被武威行署命名为首批地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2001年1月 被中共武威地委、地区行政公署评为武威地区'三五'普法依法治理先进集体。
2001年7月 被中共武威地委评为全区先进基层党组织。
2001年12月 学校被甘肃省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称号。
2002年4月 被共青团武威市委评为2001年度'五·四红旗团委'。
2002年5月 被甘肃省文明委命名为全省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示范学校。
2002年10 获全国化学奥林匹克赛(甘肃)优胜奖。
2002年12月被甘肃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实验教学示范学校。
2003年3月 被中共民勤县委、民勤县人民政府评为“二00二年度禁毒工作先进单位”。
2003年 获甘肃省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委员会“‘草原兴发杯 ’甘肃省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团体第三名”。
2003年 获甘肃省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委员会“‘草原兴发杯 ’甘肃省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优秀组织奖”。
2003年 被武威市公安局评为“治安保卫工作优秀单位”。
2003年9月 被中共民勤县委、民勤县人民政府评为“民勤县‘非典’防治工作先进集体”。
2004年3月 被中共民勤县委、民勤县人民政府评为“二00三年度依法治校工作先进集体”。
2004年1月 获甘肃省教育厅“‘学生天地杯’全省校园报刊评比校刊类中学学生组一等奖”。
2004年9月 获甘肃省教育学会小学、甘肃省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作文精选》杂志社“甘肃省‘英才杯’中小学生作文大赛优秀组织奖”。
2004年 获甘肃省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委员会“甘肃省化学奥林匹克‘明星学校’团体第二名”。
2004年9月 获武威市教育局、武威市文体局“武威市中小学广播体操比赛一等奖”。
2004年9月 被甘肃经济日报、教育界评为“二00四年全省高考市县‘状元学校’民勤一中”。
2004年9月 被中共民勤县委、民勤县人民政府评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成绩的先进集体”。
2004年4月 被民勤县人民政府评为“绿色学校”。
2005年 获甘肃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集体”。
2005年4月 被中共民勤县委、民勤县人民政府评为“二00四年度城乡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2005年4月 被民勤县教育局评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2006年3月 被民勤县人民政府评为“平安学校”。
2006年3月 被中共民勤县委、民勤县人民政府评为“二00五年综治工作先进集体”。
2006年3月 被中共民勤县委、民勤县人民政府评为“二00五年度先进集体”。
2006年3月 获中共民勤县委宣传部、民勤县妇联、民勤县文化体育局、民勤县总工会“庆‘三八’全盛杯广播体操比赛一等奖”。
2006年9月获市委市政府“全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2006年9月获县委,县政府“高考教育教学先进集体”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