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初中高中 > 武平县第一中学2005高三7班后续

武平县第一中学2005高三7班后续

发布时间:2021-01-29 17:33:47

⑴ 《高三》纪录片中个人物的现在状况

复读的天空

高三七班最后有18名同学落榜,除了一位弃学打工,剩下的17位,悉数选择了复读。

钟生明当年一走出考场,就对山上的父亲说,“我的任务完成了。”落榜在他意料之中,他无所谓,暑假出去打工,干什么始终不肯说,只是一个字“混”。

当着昔日同学的面,他乐于炫耀自己挣钱的能耐,他说自己打网游,最多时存了1万多,即便打工,也是每月4000多元。在一片惊羡的感叹声中,不禁眉飞色舞。

一同落榜的“死党”陈斌,在家人的安排下,上了一所外地的自费大专。钟生明一下子冷清了,泉州的叔叔看着这个侄子不争气,把他强拉到了外地学校复读。

一位看了《高三》的师兄,对这个不爱读书但机灵透顶的小师弟,颇有兴趣,对他说,只要考上大学,可以帮助他在网游方面发展,钟生明觉得,这是出身贫寒的自己最好的机会。

他说,一年来,心性收敛不少,没再翻墙旷课,也没再上网,“英语可以考及格了,数学还是不行,不知道最后会怎么样。”

他看好女同学冯银靖,总是拍着对方的肩膀,哥们一般地说,“你是高三7最大的希望,现在还是。”

冯银靖觉得这话特真诚,她本来成绩很稳定,却意外地考砸了。她心理素质好,从不怯场,最后只能归咎于“命不好”。落榜后,有次听到钟生明还这么说,竟在电话里哭了出来。

张丽华学的画画,2005年差1分与中国美术学院失之交臂,随后去广东画了三个月的糖果装饰纸后,又回来复读。今年,因为专业联考全军覆没,她几乎确定将第三次复读。这个戴着蛤蟆镜、装束略显另类的女孩,是大家公认的坚强者,即便这样,依然谈笑风生,她说,这个秋天还会回来。

吴乔玲不再课堂上鼓捣卡通人物画了,周浩再也没有机会抓拍到她在雾气蒙蒙的窗户上涂鸦的场景。

林丽珍落榜后想死的心都有了,所幸父母开明,疏导,小女孩却背上了日益沉重的十字架,一再对记者机械化地重复,“再考不上,父母怎么想,怎么想?”

学校附近听说有一座很灵的寺庙,每逢高考,香火特旺,几个复读的女孩悄悄拜过,“除此之外,不知道还能再使什么劲”。

去年年底,武平一中把校门换了,大家开玩笑说,风水破坏了,兆头不好。

大学啊,大学

林佳燕的日记终于翻到了大学那一页,她去了中央民族大学,读对外汉语专业。在同学们眼里,这是个极端刻苦的女孩,内心敏感而又脆弱,不善与人交往。

班长钟淑梅也在北京,读的是妇联下属的中华女子学院,却很少联系到林佳燕,2005年,《高三》纪录片在北京首映时,差不多同学都到了,惟独她这个重要角色缺席,后来北京的同学聚会,她也没来。

王锦春在武平,断断续续地收到一些同学的反馈,说,林佳燕在外面做家教,被骗了中介费。班主任很担心,这个学生,单纯,没有社会经验,总是背负太多沉重的压力。

后来,教师节佳燕发来短信,只是一句话,“好人一生平安”。王锦春才稍稍安下心来,“她有牵挂,就说明她还好”。

钟淑梅,第一学期在中华女子学院,特绝望,什么都适应不了,哭着和母亲说,要回去复读,被劝住了。她不习惯饮食,不习惯气候,不习惯北方人的处事方式,熬过了一年,现在好了许多。

因为上网,认识了长春一个大三的师兄,那段灰心的日子,常受其鼓励,便渐生爱慕之心,又因为路途遥远,大一也才见了两面,说不清以后该怎么办。

高三的时候,她喜欢过班上的男同学,因为学业为重,大家允诺高考后再在一起,结果是,高考走了,感觉也找不回来了,于是相约做朋友。

毕业班里的爱情,就像缝隙间的小草,几多枯荣。

王越和林清(化名)这对班上的小恋人算是都出去了,一个在泉州师范学院,一个在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坐火车需要14个小时。刚过去的五一,王越又站了一夜火车去了泉州,看到林清很活跃,又是兼职,又是自己搞舞蹈队。小伙子深深地自卑,对记者绝口不提爱情的未来。

他只说,再也没有回过武平,再也没有和同学联系过,因为差距从进大学的第一天就开始了。他说,自己读的不是大学,是大专,不一样。

他和林清提过分手,林清重感情,死活不答应,高中的时候,几次一闹别扭,女孩子就灌自己白酒。王越说,我拿她没办法。

才一年,现实的无奈,已经让这个率性的大男孩,变得忧心忡忡。他后来给周浩发过短信,说不想再看片子了,后悔死了,更怕林清将来后悔,“也许现在不会,将来肯定会”。

因为地处闭塞,信息不通,大多数同学进了并不满意的大学。曾元英至今都在懊悔,选择天津财贸学院亏了,她的高考成绩原本可以读中央财大,或者厦门大学,当然懊悔归懊悔,她说,心情一天天在好起来。

只有钟添青,已经在安徽的一所专科学校读了一个月了,却发现现实与自己的理想差距太大,心灰意冷,又回到了武平,继续复读。

无休止的句号

持续一年的跟踪拍摄,最终让班主任王锦春喜忧参半。

因为不甘心失败,他才接了高三7班,没想到结果更糟,高考成绩创下了执教生涯的最差记录。

有老师私下嘀咕,是不是摄像机惹的祸?王锦春坚决否认,现在,他又带着另一个毕业班,夙兴夜寐,试图画上圆满的句号。

《高三》央视版本播出后,王锦春成了地方上的名人,2005年被推上了武平县十佳青年的位置。此前数年,他几度与省劳模、五四奖章擦肩而过,难免心灰意冷。

而即便这惟一的“好处”,却也来得侥幸,提名名单的决选采取了大众投票方式,他在书面投票中高居榜首,却在短信投票中落在了最后,两相平衡的结果是排名十佳的末尾。

他还和往常一样,送妻子去上无休止的医院夜班,然后折回学校,守着70名毕业生直到宿舍熄灯,9岁的女儿呆在家里,偶尔会在电话里哭着说,爸爸,我害怕。

这两年,武平一中走了不少老师,郑副校长粗粗算了一下,不下数十位,“那真是釜底抽薪,学校惟有无奈。”

作为教学骨干的王锦春还留着,去年,石狮市一所中学校长看到央视的报道,高薪挖他,允诺安排妻子工作,他咬咬牙,想着学校对自己还算不错,于心不忍。

一年过后,他说不清选择是对还是错,纪录片在当地的影响正日益减弱,这样的机会也许不复再有。

当年的同事,现在有的成了他的领导,有的乔迁大都市,这些世俗的比照,不免烦扰心境,王老师聊以自慰的便只剩下桃李满天下,他总是如数家珍地诉说着自己的辉煌,那些年薪动辄数十万的学生,那些至今未被打破的学校高考成绩记录。

毕业班依然热闹,他照旧早晨5点半起床,骑着摩托上班,在学校泡到晚上11点,学生不在宿舍里唧唧喳喳后才回家睡觉。

作为一名教师,他说,已经够了,虽然不免自嘲的味道。他的一位学生曾经定性老师“性格决定命运”,在弟子的眼中,40岁的老师或可生活得更好,可惜没有勇气告别。

⑵ 武平一中高三7班怎样啊10届

还可以。不错。
在哪个班都一样,关键看你自己可学
再好的班,你不学,谁也没有办法

⑶ 《高三》是真的拍了武平一中的一届高三7班学生么

习惯了的话谁会想起这还是现场直播。。。“我的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

⑷ 一个有关于高考的视频!!

该视频叫《高三》
2004年7月至2005年7月,《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的摄影记者、制片人周浩同志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跟踪拍摄王老师及其所担任班主任的高三(7)班,制作完成的纪录片《高三》已于2005年11月27日11:10分在央视新闻频道“纪事”栏目播出。……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YBiy2tH4Z2g/在此可以下载
王锦春同志主要先进事迹
在边远的武平山城,有这样一个人:
他一直相信人生总会与谁有某种机缘。
他执着认为青春总应该做点什么,好让平淡如水的生活有一点激动与喝彩,好让如梭的岁月在无声地流逝之后,总还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回忆与记念。
他后来终于知道,那个与他有着某种机缘的是“学生”,而那份执着是“教育”。
他,就是武平一中的青年教师王锦春。
王锦春,男,1967年6月生,福建武平县万安乡小密村人,1989年7月毕业于福建师大中文系,同年8月分配至武平一中任教,现为武平一中高级教师。
记得正是那个昭示着希望与收获的金秋八月,王锦春成了武平一中的一名教师。看着这里盼望长大却又稚气未脱的学生,看着这里强手如林的教师,他有些心虚。
学校领导是理解年轻人的,知道年轻人需要鼓励,更需要磨炼。学校为此制订了一套“帮带”青年教师的措施,而青年教师必须在三年内成才——这既是厚望也是压力啊。然而王老师的心却平静了下来,他坚信这里就是他耕耘的热土。只要辛苦劳作,蜜蜂是会飞来的,他的桃李会是满园的。

(一)
“给我重一点的担子吧,我要尽快成长”。
初上岗位,学校按惯例只安排他担任高一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任务,当他知道学校的工作安排后,年轻的甘于重压的心跳动开了:“那么多的老教师除了担任两个班的学科教学任务外,都还担任了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我这二十刚出头的后生怎能如此安逸?况且身为人民教师,教学和德育工作同等重要,我除了教学还得做些德育工作,这样才能让自己尽快成熟。不行,我得找校长去!”
校长听了他的请求后,笑着说:“年轻人,我们给你多一点的时间,让你先在教学上成熟起来吧,以后的担子有你挑的。”
“不,”王老师语气坚定地说,“重压之下才能充实。给我重一点的担子吧,我要尽快成长。”
于是,这一学年王老师成了高一(6)班的班主任,并担任高一(5)(6)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任务。

(二)
“对学生的真爱需要用真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
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
——王老师手记
王老师有一点特别,每一届的毕业典礼上,他都很少说话。他说,无需言语——学生们知道他这时会想些什么,“祝愿”、“希望”是多余的,他知道学生不会辜负他的期望。在过去的许许多多日子里,他都是透明的,他的喜怒哀乐,他的高尚、浅薄,在学生面前从不隐瞒掩饰,他从不在学生面前给自己头上画上一道神圣的光环。王老师深深知道,“为人师表”决不是正襟危坐,没有喜怒,没有哀乐,没有人之常情;“教书育人”也决不是做好好先生,而应有爱有恨,既爱浪子回头,也恨铁不成钢。
王老师在做班主任过程中,曾遇到过这样一位学生:由于来自穷乡僻壤,父母又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使他养成了一种自卑、孤僻的性格,看不起父母,也不与城里的同学来往。王老师在详细了解了情况后,找了一个合适的时间,对他动情地说:“我曾经与你同病相怜,我读高中时家境与你相似,父母生了十个孩子,家里没有更多的收入来源,总是穷,我们都是苦孩子出身。我最难忘的是高一时有一次上体育课的情形。那个下午上体育课,是期末测试匀体向上项目,刚好那天我的裤子屁股上的一块补丁的线脱落了,而老师又要我第一个测试,我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毅然地上了。虽然那块补丁在北风中被吹得不停地抖动,但我的心里却很坦然,因为我深深知道,贫穷不是我们的过错,也不是父母的过错,我们和父母都无法选择出身,但我们有权选择奋斗;贫穷改变不了亲情,相反,亲情可以使我们更加‘富有’。这种‘富有’是我们一生快乐的源泉。”王老师的话说完后他非常激动。此后,他的自卑、孤僻的性格有了很大改变。
“真诚、热情、原则、谅解”是他做班主任的法宝。记得九0年,他参加全县的作文教学评优活动,由于板书不合理,时间掌握不好而落选,当他把落选的消息自责地第一个告诉学生,学生们先是静寂尔后掌声雷动时,他感动得热泪盈眶;记得九五年,他的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因一些误解没被评上三好学生时,他只是用热情的双臂将他紧紧抱住;记得九八年,他的一个姓石的学生因为偷了班里同学大米,他是如何的怒目圆睁、声色俱厉,而当这个学生知错认错,他又是如何地一趟趟往学校政教处跑,求领导们手下留情,给他一次改过的机会……
一桩桩一件件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他对学生的是真爱,而学生回报他的是真情。请看一位学生在毕业多年后给他信中的一句话:“不再相见,并不意味着分离;不通音讯,并不意味着忘记。”

(三)
自己开恳的,即便是一寸,
也是最宽广的土地。
自己播种的,哪怕是一粒,
也是最诱人的果实。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王老师的心也常常躁动不安。然而他却强迫自己静下心来,钻进陋室,习惯性地凝视书桌上架着的座右铭:“吃苦是良图,作苦事,用苦心,费苦劲,苦劲终成乐境;偷闲非善策,说闲话,好闲游,做闲事,闲人就是废人。”然后坐在书桌旁,或是看书学习,或是整理资料、抄写卡片,或是备课改作,或是总结经验。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仅有“一桶水”是不够的,必须有“长流水”才能满足学生需要,才能跟上日新月异的知识信息的更新。他深知,要做一名好老师,必须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深厚的教育理论素养。他爱读小说、散文,更是以“吃”书的精神攻读教育教学论著、杂志、报纸。几年来,他“吃”掉了《年龄和教育心理》、《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合作教育学》、《成功教育论》,选读了各种报刊上的优秀论文。就像蜜蜂采蜜那样博采众长,就像蜘蛛一样精心结网,他以教学理论为经,以各门知识为纬,编织了一个“知识之网”。
仅有知识是不行的,关键是如何把自己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教学上,把课上得既扎实又生动。王老师当然深知这一点。为此,把课上得既扎实又生动便成了王老师的另一追求。他说:“在舞场上,我缺少一份自信,只有在课堂上,我才可以挺胸昂首,信心十足,伴着教材的内容,把我的知识、思想、感情倾注给一双双渴求的眼睛。他们总是眼睛闪亮地报以我纯真的微笑。为了自己的那份‘信心’和学生的这份‘微笑’,笨拙的我丝豪不敢取巧,只有付出多出常人几倍的时间去思考,去尝试……”
王老师永远记得他给学生上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时的情形。上课后,王老师面对一双双渴求真知的眼睛,深情地说:“秋,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吟诵的对象。欧阳修笔下的秋是萧瑟凄凉的象征,峻青笔下是丰收的象征,而对于我们来说,秋是什么象征呢?仅仅是成熟的象征吗?当清晨起床时,秋风袭面,给你一些凉意,你是否意识到秋正在迎接严冬的考验?朱熹说,‘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姜育恒说,‘春天还在等候/秋叶无声飘过’,而另一位诗人也说,‘我们站在春的岸边/正谈论着遥远的秋/而秋水/此时已淹没了我们的足背’。秋是否也是人生易逝的慨叹?今天,我们要学的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又是怎样的一番滋味呢?”如此一段形象生动却又深情并茂的导语,迅速引起了学生共鸣式的思考,把学生带入理性笼罩的氛围之中。在这种深沉的情感基调下,学生的主体性取得了极大限度的诱导,学生不由自主地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不仅使学生获得了情感修养,而且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王老师就是那样的老老实实,那样地辛苦跋涉。功夫不负有心人,王老师的语文课上得既扎实又生动,深得学生的喜爱。98年5月份,学校“梁野文学社”的海报上竟然出现“我校著名青年教师王锦春”如此的字眼,足见王老师在学校的知名度和学生对他的喜爱程度。

(四)
“如果没有事业,生命有何意义?我要工作!”
只要是武平一中人,甚至是武平教育界人士,没有谁不知道王老师的病史,没有谁不说他是个“工作狂”。
94年9月8日,教师节前夕,对于王老师所担任语文科教学的高三(1)(2)班的学生来说是个灰色的日子:他们所喜爱的王老师突然被送进了医院的重病室,经医生诊断为急性重症肝炎。这一消息使他的学生个个黯然神伤,心急如焚。其实他们不知道,早在暑期补习期间,王老师就已得了肝炎,但他舍不得放下自己的工作,舍不得丢下心爱的学生,隐瞒了病情,仍然坚持为同学们上好每一堂课。拖着疲乏的身体,强露出如春的笑容,因为怕传染给学生,还要避免与学生接触,这一情景让学生回想起就动容、自责。
请让我们来看看医院重病室的那幕动人的情景:
三十多位学生手捧着鲜花,眼含着泪水静静地围在一张病床前,床上躺着的是他们的全身腊黄、疲乏无力的王老师。静穆,静穆,接着是低声的啜泣,然后终于有人高声地哭了起来,这哭声让在场的医护人员也动容。就在这时,他们的王老师睁开了微闭的眼,当他看清周围的是他心爱的学生时,脸上突然露出了让人看了都心酸的笑容。他吃力地张开嘴,缓缓地说出了下面的几句话:
“怎么,你们这是来看望我,还是来向我的遗体告别?别哭,别哭,我的病不碍事,两个月后我又会站在你们的讲台上。”……
王老师绝对没有食言,两个月后,他果真又站在了高三(1)(2)班的讲台上。迎接他的是讲台上鲜艳怒放、祝愿老师永远快乐健康的康乃馨。
然而学生的美好祝愿毕竟只是祝愿而已。王老师出院时医生曾告诫过他:肝病患者忌酒、忌熬夜、忌劳累。王老师可以做到滴酒不沾,但他的工作热情却不能让他做到不熬夜、不劳累过度。他的做护士的妻子曾经为此哭过多少次,劝过多少次:“你不要命了,你再这样下去,可真就要没命了!有你在,我有丈夫,孩子就有爸爸,我们才有个完整快乐的家呀……”王老师的眼圈红了。他坐在沙发上,无限深情地对妻子说:“生命是有限的,而事业是无限的。我怎能以区区生命使自己碌碌无为呢?”听完丈夫的话,柔情知心的妻子还能说些什么呢?她所能做的,只是从医院不断买回肌苷、护肝片等保肝药片,尽量内内外外地操持家务,以减少丈夫的外在劳动压力。
病是无情的。王老师的肝病多次反复,他曾于95年8月、96年1月、98年5月多次住院,成为老病号。而每次病情稍有稳定,他都坚持出院,继续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谁也拦不住。
校领导是最理解王老师的。每次王老师住院,他们去看望他时,都坚决表示要他休息半年,但每次王老师都婉言相拒:“肝病没有根治的可能,除了心情。如果你们不让我上课,我的心情不好,病情照样反复。再说,如果没有事业,生命有何意义?我要工作!”
面对这样一个“工作狂”,谁还能有别的办法?

(五)
“只要生命没有停止,总会有新的嫩芽从枝上发出”
“世间自有公道,付出终有回报。”武平一中记住了他,各级政府记住了他。在十七年的虽不算短,但也不算长的时间里,王老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十七年时间有十五年担任毕业班教学、班主任工作。
——在连续十五年所担任的武平一中高三毕业班语文教学工作中,所教班级的语文高考平均分、单科上线率均居全县、全市前茅。其中92年高考,方三文同学的语文单科成绩为100分(当时是120分制),居地区前茅,该同学的文考总分居当年全省文科第二;95年高考所任班级平均分居地区第三;98届王颖彦高考语文796分,99届李龙莲785分,2000届肖菊香799分,均居武平县高考单科成绩第一,居龙岩市前茅;2002年高考所任高三(6)班语文科平均分107.8分,其中120分以上6人,居全市前茅;2003年高考所任高三(6)班语文科平均分97.5分,其中100分以上28人,居全市前茅……
——自94年起,连续12年担任高三毕业班班主任工作,所任班主任的班级高考成绩显著,涌现了方三文、王颖彦、李龙莲、李配珍、刘子伟、兰发富、罗燕芳等一批在当年高考中总分名列省、市、县全茅的学生。尤其是2003届高三(6)班(文科班)高考高分人数,上本(一)和本(二)人数均居全市前茅,其中有两人600分以上,上北大录取线人数3人。该班在武平一中历史上创下本科(文科)上线人数49人的记录,为此荣获2003年福建省中等学校“先进班集体”称号。
——教研教改成绩显著。所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多年来均获校论文年度考核一等奖。其中《记叙文写作中立意构思的“杨朔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曾在中学一级教师职称评定中被评为“较高水平”。《试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渗透》在“福建省第一届中学语文青年教师论文大赛”中获二等奖;《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情感展示与学生的情感滋养》获“福建省语文学会论文评选”一等奖,并收入《福建省中学语文骨干教师论坛》;《宏观驾驭,微观管理》在龙岩市第四届普通中学开放周“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上荣获一等奖。
——多次受到校、县、市、省的表彰:94年为学校先进工作者;96、98年为校“教书育人先进个人”;98年教师节获“首届中国银行闽西奖教金”;99年5月份获校、县“中学优秀青年教师”称号;1999年12月被龙岩市教委评为“龙岩市中学优秀青年教师”;2000年获“武平一中首届敬业爱岗好园丁标兵”称号;2001年获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合格证书;2003年为武平县“教书育人先进个人”;2002、2003、2005年三次获武平县“武平一中奖教基金”;2005年获省“优秀班主任”称号。
——2004年7月至2005年7月,《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的摄影记者、制片人周浩同志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跟踪拍摄王老师及其所担任班主任的高三(7)班,制作完成的纪录片《高三》已于2005年11月27日11:10分在央视新闻频道“纪事”栏目播出。……
“风雨飘摇心深处,多少往事,悠悠难追忆”,而岁月的脚步总是匆匆。面对未来还有不知多少的飘摇风雨、坎坷险阻,王老师,你超负荷的心是怎样想的呢?
——此去人生,我们都将一步步走向衰老,但我不相信只有衰老。
“古老的大街依然会有高楼竞出,苍翠的竹野依然会有春笋竞出。生命只要没有停止,总会有新的嫩芽从枝上发出。”

在大型纪录片《高三》中,结合现时高中实景和王锦春老师生动的教学方法,无不让人感慨非常

⑸ 武平县第一中学的介绍

武平县第一中学(简称武平一中),地处福建省武平县县城西南风的西山脚下,校园面积274亩,是福建省校园面积最大的一所中学之一。武平县第一中学创办于1924年。武平县第一中学先后被评为“省模范职工之家”、省文省体杯先进单位”、“省教学常规管理先进单位”、“省绿化红旗单位”、“省劳动技术教育先进单位”、“省校园综治工作先进集体”、第六、七届“省文明学校”、第一届“省绿色学校”、“省第三届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1武平县第一中学有60个教学班,学生总数3181人。

⑹ 跪求高三7班的班服图案...请直接上图,没图勿扰

七班的图我们非常多,我随便发一个给你看看吧,假如觉得还可以,可以网络草根制衣,联系我们的客服

⑺ 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高三在校学生雷博民班级以及级排名名次

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高三在校学生雷博民班级以及级排名名次,
不挂网公布的。
如有合法需要,
可询问学校办公室、教务处。
立马就知道了。

⑻ 福建省武平县的高中那个比较好一点

武平一中

武平县第一中学(简称武平一中),地处福建省武平县县城西南风景秀丽的西山脚下,校园面积274亩,是福建省校园面积最大的一所中学之一。她创办于1924年,时称武平县立初级中学,1950年增设高中部,1978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重点中学,1995年成为省二级达标学校,1999年2月被确认为省一级达标学校,跻身全省重点中学先进行列。1999年7月,实现初、高中分离,成为一所独立高中。2004年通过全国示范性高中市级验收。连续获得第六、七、八、九、十届省“文明学校”荣誉称号。2005年8月被确认为福建省首批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学校,2006年5月被评为省级绿色学校,2007年9月被授予“福建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光荣称号。2005年11月27日,一部反映武平一中高三师生学习和生活的纪录片《高三》在央视新闻频道《纪事》栏目播出,一时在全国各地广大家长师生中引起不同程度反响。八十多年的奋发进取,锤炼出一颗镶嵌在闽粤赣边界上璀璨的教育明珠。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与时俱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实现了教育教学质量和硬件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学校声誉驰传遐迩。

⑼ 如皋石庄初级中学初三年级7班学生一览表

LZ好,《高考英语专项复习习题集》 高三英语同步测试(1) 高三英语同步测试 2008高三复习学案 SBII Units1-22 人教版 Unit 3《Fairness for all》试题(新人教选修Ⅹ) Unit 2《Sailing the oceans》试题2(新人教必修Ⅸ) Unit 2《Sailing the oceans》试题1(新人教必修Ⅸ) 2008届高考英语第一轮复习学案 上学期 全国通用 迎2008高考英语第一轮复习系列试题集(上,下)-新人教 人教版 2008高三第一轮单元练兵题1-15和高三第一轮单元练习1-10共二十五套 高三英语同步测试2 高三英语同步测试1 2007年深圳市平冈中学高三年级英语模拟试题 高中英语阅读能力专题训练-故事类(带详解) 高三英语高考训练与指导 湖北省黄冈中学第一轮高三英语单元训练题(1-14套 )全三册 2007年高考英语试题北京卷(wd版) Unit 5《Enjoying novels》试题(新人教选修Ⅹ) Unit 4《Learning efficiently》试题(新人教选修Ⅹ) Unit 3《Fairness fall》试题(新人教选修Ⅹ) Unit 2《King Lear》试题(新人教选修Ⅹ) Unit 1《Nothing ventured,nothing gained》试题2(新人教选修Ⅹ) Unit 5《 Inside advertising》试题2(新人教选修Ⅸ) Unit 5《 Inside advertising》试题1(新人教选修Ⅸ) Unit 4《 Expling plants》试题(新人教选修Ⅸ) Unit 3《Australia》试题2(新人教选修Ⅸ) Unit 3《Australia》试题1(新人教选修Ⅸ) Unit 2《Sailing the oceans》试题1(新人教选修Ⅸ) Unit 1《 Breaking recds》试题(新人教选修Ⅸ) 2007年漳州双语英语模拟(5月) 蒙自高级中学2007年高三年级五月模拟考试卷 2007届苏州市高三年级第四次模拟测试英语试卷 2007年江苏省高考预考试卷(启东中学)--英语 ○七年江苏高考名校考前冲刺资料包 英语完型填空技巧大盘点 东莞市2007年普通高校招生英语模拟试题(三) 2006-2007学年度珠三角五校高三年级第4次联考试题 新华中学2007年高考模拟试卷(2007). 北京第80中学07届高三年级高考最后热身考试 2007年温州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英语试卷 2007浙江衢州地区高考英语冲刺卷 重庆南开中学2006~2007学年度高2007级6月考前猜题卷英语试题 07华东师范大学一附中高考模拟考试 河南省南阳市八中五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英语试题 浙江省2007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卷 苏州中学2007年高三英语最后冲刺押题-★★★北师大 广东省英语高考冲刺6天练 下学期 人教版 2006-2007学年度上海市十一所实验示范校高三英语联合考试卷 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2007届高三年级综合测试(一) 人教版 2007南京部分重点中学高考压轴训练题(单选六组) 名师2007年高考英语冲刺预测卷A 名师2007年高考英语冲刺预测卷B 浙江华维外国语学校07届高三英语能力训练(十六) 长沙市炎德·英才大联考考前演练(四) 江苏省厉庄高级中学2007届高三英语考前适应性测试(二) 苏州中学2007年英语书面表达训练 (议论文 观点辩论)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书面表达考前强化训练 2007 下学期 人教版 山东省淄博市2006—2007学年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英语) 地区通用 南师附中2007年高考英语模拟训练 临门一脚 2007年南通市四所重点中学高考最后押题英语试题 韶关市第二中学07年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 江苏省仪征中学高三英语模拟试卷 终极押题之英语试卷-2(浙江省) 终极押题之英语试卷-2(浙江省) 终极押题之英语试卷-1(浙江省) 安庆一中2007届高三二模英语试题 下学期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黄冈中学适应性考试英语 下学期 2007江苏省海门中学2005届高考适应性考试 邗江中学高三模拟试卷高三考前模拟试卷 浙江省2007年高考英语压轴卷 . 浙江省长兴金陵高级中学0

⑽ 武平县第一中学的办学条件

2001—2004年万人口上本科人数,武平县第一中学连续四年居全市第一,上本科人数平均以每年近200人的幅度递增。
2002年、2003年高考应届上本科线人数均居全省第一,尤其是2003年培养了全市文、理科高考“状元”。与此同时,各项竞赛成绩斐然。在近三年学科奥赛中,有17人次获省一等奖,18人次获省二等奖,12人次获省三等奖,获奖人数跻身省市前列。
在2002年第十届省运会中,武平县第一中学选手破射箭三项省运会记录,勇夺三枚金牌。
在2009年的高考中更是取得了文科投档分“状元”和理科原始分“状元”的双状元佳绩,让武平县第一中学再次成为福建教育界谈论的焦点。 (截至2011年10月27日)
一、省级学科带头人:
省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危青(地理)
市级学科带头人:郑启胜(物理)
二、国家级培训合格骨干教师:郑启胜(物理)
三、省级培训合格骨干教师名单:
刘启万(数学) 邱美荣(英语)赖胜荣(化学) 林可学(生物)刘金章(政治)危 青(地理)
四、市级培训合格骨干教师名单:
张祖洲(语文) 林 静(数学) 李其昌(化学)林能启(历史) 张秀英(历史)曾素云(地理)兰六兰(音乐) 赵发贤(物理)林寿生(信息)
五、省优秀青年教师名单:
钟桂贞(体育)
六、市级学会理事名单:
郑启胜(物理) 危 青(地理)曾素云(地理) 林寿生(信息技术)
七、省级培训合格骨干教师名单:
刘启万(数学) 邱美荣(英语)赖胜荣(化学) 林可学(生物) 刘金章(政治)危 青(地理) 钟绍龙(体育) 学校先后被评为“省模范职工之家”、省文省体杯’先进单位”、“省教学常规管理先进单位”、“省绿化红旗单位”、“省劳动技术教育先进单位”、“省校园综治工作先进集体”、第六、七届“省文明学校”、第一届“省绿色学校”、“省第三届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2004年,通过全国示范性高中市级验收。连续获得第六、七、八、九、十届省“文明学校”荣誉称号。
2005年8月,被确认为福建省首批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学校。
2006年5月,被评为省级绿色学校。
2007年9月,被授予“福建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阅读全文

与武平县第一中学2005高三7班后续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睢宁县第一中学北校区 浏览:349
道里小学中学排名 浏览:226
辽宁重点中学分数线 浏览:174
临夏回民中学2018分数线 浏览:683
合肥市包河区外国语实验中学 浏览:477
龙川实验中学公路改造 浏览:844
呼和浩特中学上下课时间表 浏览:300
2018年沈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 浏览:687
龙川县登云中学校长 浏览:863
北仑中学招生简章 浏览:473
长安一民中学上课时间 浏览:833
盱眙中学2015高考成绩 浏览:284
中学生手球锦标赛 浏览:377
辽宁省实验中学魏民 浏览:670
2018江浦高级中学录取名单 浏览:305
洛阳2019年中学招生信息 浏览:220
蔡家坡初级中学电话 浏览:903
三门启超中学招聘2018 浏览:572
郴州市第三中学贴吧 浏览:716
2019北镇中学分数线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