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金华三中和杭州四小是什么样的学校
金华市第三中学 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原名金华市第三中学,创办于1961年。1984年开始转向职业教育,1994年成为金华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总部。1995年10月经国家教委评审认定为“国家重点职业高中”,是全国首批“国家级重点职高”。
学校现有三十三个全日制学历班,在校生一千五百余人。现开设专业有机电技术应用、电子电工、电脑财会、经济贸易、涉外宾馆服务与管理、导游、计算机技术应用、服装设计与制作、涉外文秘、职业英语、物业管理等。除全日制学历教育外,学校还开展各种形式的中、短期职业技术培训。本校宾旅专业是经省旅游局定点的金华市旅游培训中心,承担金华市旅游涉外饭店从业人员岗位培训考核和国内旅行社导游培训工作。计算机专业被国家专家技能委员会和金华市劳动局确定为计算机职业技能鉴定站。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百分之九十以上教师具有本科学历,中高级教师占专任教师的百分之七十以上,专业教师都具有专业技术等级证书,该校担任四个省职教教研大组的理事长学校或理事学校,在全市职业教育中起着示范和指导作用。学校办学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力求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基本素质、熟练的专业技能的初中级实用型人才。学校教学规范,管理有序,既注重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也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更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对学生实行双证制以及多证制的考核,学校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当年录用率名列各校之首。学校所有专业均可报考对口大学,每年升入对口大学的比例居全市前茅。在省市组织的各种知识、技能比赛中成绩优异。 学校地处金华铁路新客站站前区,地理位置优越,校园环境优美,“一年常绿,四季有花”,被命名为”花园式单位“,是莘莘学子们求知学技的良好场所。
该校普通高中始建于1961年, 一直以来深受初中毕业生级其家长的欢迎。高考上线率处于金华市前列,教学质量获得了金华市教委的好评。 普通高中班(综合教育班)“以升学兼顾就业“为宗旨。学生在高一、高二学习普通课程,高三可选择普通高校考试、高职考、成人高考,又可选择一定的专业技能,这为学生扬长避短,发挥特长提供了可能。
该校是全国首批“国家级重点职高”为金华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总部,是浙江省职教骨干学校。
学校所有专业均设有“3+2”三年一贯制大专班。升入大学的比例居全市前茅。毕业生定期向为三十余家大、中型企业培养,供不应求。就业率达100%。 目前学校正积贯彻现代教育思想,走内涵发展之路,继续以一流的教学、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设施,培养金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跨世纪人才
杭州没有第四小学~只有第四中学
杭州第四中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师资精良、学风严谨、设施完备的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学校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注重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在省内外声誉卓著。学校地处浙江杭州下沙一角,并且在吴山有分校。
杭州第四中学的前身一养正书塾创建于1899年,是杭州知府林启同期创办的(求是书院、浙江蚕学馆、养正书塾)三所学校之一,是浙江省国人最早创办的中等学校。她经历了杭州府中学堂、浙江官立第一中学、浙江省立第一中学、浙江省立杭州初级中学(联初)、杭州第一初级中学等名称变更,1955年正式定名为杭州第四中学。1954年和1981年学校两次被省政府确定为重点中学,1996年经浙江省教委评估,再次被认定为省一级重点中学。
学校以“正直、俭朴、尚礼、扬善”为校训,以严谨、求实“为校风,执着地致力于中等教育的发展。邵章、林纾、陈叔通、马叙伦、蒋梦麟、钱家治、郁达夫、徐志摩、潘天寿、沈尹默、金庸、华君武、吴茀之、程裕淇、丁舜年、徐志强、刘吉、蒋筑英、张启楣、孙优贤、潘公凯、黄亚洲、胡祖光等教育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两院院士都曾在校执教和求学。
杭州第四中学现有班级36个,学生2000余人,专职教师196人。其中,特级3人,高级教师77。校园集教学楼、科学楼、体育馆、图书馆为一体、荟萃电脑、电教、语言、劳技中心,附设杭州中电视台、艺术团、文学社。
学校以“科研兴教”为办学方针,系统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探索,如"学习方法研究和指导"、"学生心理辅导"等,较早和较完整地构建了必修、选修、活动课程体系,还设立王氏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学生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学生毛甬获1989年国际奥林匹克物理竞赛银牌,陈磊获浙江省第二届亿利达发明一等奖,李建强赢得1986年省高考文科状元,陈桦在国际游泳竞赛中多次夺取金牌。
杭州第四中学注重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和基础教育,注重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创立以自我管理为中心内容的“值周班”制度,以弘扬“俭朴”精神为目的“全年校服”制度,读名著、听名曲、赏名画、看名影视的“四名”教育以独特的艺术魅力感染学生,艺术周、拉技节、四中电视台,更为学生施展才华提供了一块天地。杭州四中的德育工作以它易操作、易示范、易推广而为教育界同仁推崇。
学校重视加强国际交往,先后接待来自欧、亚、美、澳等地的教育代表团,并组织师生出访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
杭州第四中学人文景观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全国德育先进学校,浙江省文明单位,被誉为杭州城的求学胜地。
杭州第四中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师资精良、学风严谨、设施完备的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学校坚持以德育为核心、以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方针,注重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在省内外声誉卓著。学校地处浙江杭州美丽的西子湖畔,吴山之麓,环境幽雅,景色宜人。
在新的世纪中,培养一支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教师队伍,探索一种理想的教学模式,造就一批跨世纪的学生,这既是国家对杭州四中的期望和要求,也是杭州四中的半学方向与半学的重点。
Ⅱ 临平三中好么
1994年新建的临平区临平第三中学,坐落于临平文明示范小区——梅堰小区。学校占地面积40亩,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总投资2000多万元,学校内部设施先进,已建有校园网,配有闭路电视系统,校园智能广播系统,多媒体微机房,多媒体演示厅,语音室,多功能阶梯教室,师生阅览室,书法展示室及舞蹈练功房等一系列教学设施,同时还配有风雨操场,塑胶环型跑道,室内塑胶外篮球场、排球场等体育健身设施。校园绿化优美、环境幽雅,是余杭区首批花园式学校。
临平三中办学起点高,教育教学成效显著,是浙江省书法教育先进单位,国家文物局“世界遗产在中国”作品展先进集体。杭州市首批示范学校,杭州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杭州市人防教育先进集体,杭州国防教育先进学校,杭州市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杭州市教科研先进集体,杭州市档案目标管理一级单位。余杭区首批学生行为规范达标学校,余杭区文明单位,余杭区治安安全单位,余杭区绿色学校,余杭区规范化建设“十佳”基层工会,余杭区课改之星先进学校,全国书画等级考核余杭工作站,同时还被确认为浙江省书法实验基地,浙江省信息技术教学实验学校,全国基础教育课改余杭区实验学校。学校毕业生的学科综合评价连续九年达到余杭区 A级,是区学科质量免评学校。几年来学生在参加各级各类的征文、书画及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67人次,其中获全国一等奖7人次,获省级奖60人次,获杭州市级奖107人次,获区级奖736人次。学校获全国团体奖1次,省团体奖4次,获杭州市团体奖5次。
学校现有 30个班级,1200余学生,教职工108人,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已逐步形成。教师中已获高级职称14人,一级教师48人,杭州市优秀骨干教师3人,杭州市“139”中青人才培养对象1人,余杭区名教师1人,余杭区学科带头人2人,区骨干教师26人,杭州市教坛新秀15人,区级教坛新秀15人,区各级岗位能手43人,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68人,占68%。办学十年来,学校在积极探索现代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的同时,始终坚持科研兴校的办学路子,并在余杭区率先成立了校教科中心,全校教师的教科研意识不断提高,科研成果成绩显著,学校教科室已被评为杭州市先进教科室,办学短短的十年中,全校先后共有75篇教科研论文及立项课题科研成果在杭州市级以上获奖,其中获国家级奖16篇,省级奖18篇。
学校开办以来,一直坚持立足当前,放眼未来,取百家之经,博众彩之长的办学策略。学校为充分发挥示范学校的作用,在无偿为其他薄弱学校提供教学援助的同时,先后开展了多渠道、多方位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与本区的百丈中学、城北中学、亭趾中学、本省开化二中等学校建立了校际共建关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香港春田文化机构合作,率先在初中开设了香港春田英语实验课;与日本田边町大住中学进行了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并率团与日本田边町大住中学进行了篮球友谊赛和书法交流活动。为响应党中央开发西部的号召,学校积极参与了支援西部教育活动,与四川峨眉山市第四中学结成了对口“教育支援学校”,并派教师就教育观念、教育研究和课堂教学等诸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交流。
作为国家级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区的一所骨干学校,省教育厅、杭州市教育局、省市教研室等领导部门先后到我校调研,学校多次承担新课程培训的观摩课、示范课、得到了专家和省课改领导的肯定和赞扬,一年多来接待省内外参观、观摩人员累计达 2500人,同时学校还与实验区宁波顾国和中学、义务十五中建立了课改联谊会,进行交流、研讨,形成了学校课改的特色,积累了课改经验,充分发挥了骨干实验学校的示范作用。
跨入新世纪后,三中人为求繁荣、求发展,从 2001年秋季起,面向全区招收初中寄宿班。新建了设施一流的学生公寓,实行公寓式住宿,现代化教育,全封闭管理,并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鼓励。
Ⅲ 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第三中学怎么样
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第三中学,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第三中学更多信息和资讯。
Ⅳ 杭州市三中
杭三中老早就没有了,它是现在的杭州中策职业高级中学的前生,如果单就职业高中这一块而言,那应该算是杭州最好的职高了,但是既然是职高,那么里面的学生素质也可想而知了,我以前是中策毕业的,但是在我们那个时代,虽然是职高生,但是素质和学校风气都还是挺不错的,现在的学生...哎~~~不行了
Ⅳ 衢州市第三中学的邮编是多少
地址: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信安大道一号 邮编:324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