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老舍的资料,很急
老舍
老舍,中国小说家、剧作家。生于1899年,卒于1966年,满族,祖籍北京。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
老舍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赵子日》、《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二马》、《小坡的生日》、《离婚》、《猫城记》、《正红旗下》,剧本《残雾》、《方珍珠》、《面子问题》、《龙须沟》、《春华秋实》、《青年突击队》、《戏剧集》、《柳树井》、《女店员》、《全家福》、《茶馆》,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出口成章》,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及作品集《老舍文集》(16卷)等。
他于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担任过小学校长、郊外北区劝学员等职。五四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民主、科学、个性解放的思潮,把他从“兢兢业业办小学,恭恭顺顺地侍奉老母,规规矩矩地结婚生子”的人生信条中惊醒;文学革命的勃兴,又使他“醉心新文艺”,由此开始生命和事业的新起点。
1924年,老舍赴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授汉语和中国文学。自1925年起,陆续写了3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对乌烟瘴气的教育界作了生动的揭露;《赵子曰》的鞭挞锋芒指向以新派自诩其实醉生梦死的青年学生;《二马》的主人公是旅居英国的北京人,讽刺的仍是在封建的小生产的社会土壤里培植出来的“出窝儿老”的畸形心态——都以清脆的北京口语,俏皮的幽默笔墨,渲染北京的民俗风情,通过闭塞守旧、苟且偷安的民族心理的剖析,申述对于祖国命运的忧虑,显示出与众不同的艺术个性和思想视角。3部作品陆续在《小说月报》上连载后,引起文坛的注目。1926年老舍加入文学研究会。1929年夏,绕道欧、亚回国。在新加坡逗留期间,为当地高涨的民族解放要求所鼓舞,创作反映被压迫民族觉醒的中篇童话《小坡的生日》。1930年7月起,到济南齐鲁大学任教。1934年秋,改任青岛山东大学教授。在这两所大学,相继开设文学概论、外国文学史、欧洲文艺思潮、小说作法等课程。课余继续从事创作。沿袭原来的艺术取向的,有长篇小说《离婚》和《牛天赐传》等,都写得富有生活情趣和喜剧效果。比之早期作品,描写从浅露趋向含蓄,相当圆熟地形成他作为幽默作家、北京人情世态的风俗画师、市民社会的表现者和批判者独特的艺术风格。面对愈来愈严酷的社会现实,创作出现两种新的趋势:一是日益关切国家大事,由此触发写作的灵感,如受到日本侵略者制造的五三惨案的刺激,写了《大明湖》,九一八事变引起他“对国事的失望”,遂有寓言小说《猫城记》的问世;一是更加关怀城市贫民的苦难,以此作为主要描写对象,《月牙儿》叙述母女两代沦为暗娼,《我这一辈子》诉说下级警察的坎坷经历。在《骆驼祥子》中,以农村来到城市拉车的祥子个人的毁灭,写出一场沉痛的社会悲剧。把城市底层暗无天日的生活引进现代文学的艺术世界,是老舍的一大建树。
《骆驼祥子》是他个人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作品。他从30年代初起 ,开始写作短篇小说 ,作品收入《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等。其中如《柳家大院》、《上
任》、《老字号》、《断魂枪》诸篇,绰约多姿,精致完整,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11月济南沦陷前夕,只身奔赴武汉。1938年3月 ,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出任总务部主任。抗战8年中,对文艺界的团结抗日多有贡献。他写于抗战时期的作品,也多以直接为民族解放服务为题旨。战争初起,他热情提倡通俗文艺,写作宣传抗日的鼓词、相声、坠子等小型作品,供艺人演唱。随后,转向直接向群众宣传的话剧创作,连续写剧照了《残雾》、《张自忠》、《国家至上》等10余个剧本,颂扬民族正气、表彰爱国志士,批判不利于团结抗日的社会弊端,在当时起了积极的宣传作用。自1944年初开始,进入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的创作,回到所熟悉的北京市民社会和所擅长的幽默讽刺艺术。小说刻画深受传统观念束缚的市井平民,在民族生死存亡关头的内心冲突,于苦难中升腾起来的觉醒和抗争,自然也有消极逃匿和无耻堕落。《四世同堂》是他抗战时期的力作,也是抗战文艺的重要收获。1946年3月,老舍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一年期满后,继续旅居美国,从事创作和将自己的作品译成英文。
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老舍立即启程回国。新社会的新气象使他极为振奋,不久就发表以艺人生活为题材的剧作《方珍珠》。1951年初创作的话剧《龙须沟》上演,获得巨大成功。剧本通过大杂院几户人家的悲欢离合,写出了历尽沧桑的北京和备尝艰辛的城市贫民正在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是献给新中国的一曲颂歌。《龙须沟》是老舍创作新的里程碑,他因此获得人民艺术家的荣誉称号。50~60年代,他在文艺、政治、社会、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担任多种职务,但仍然勤奋创作。作品以话剧为主,有《春华秋实》、《西望长安》、《红大院》、《女店员》等,以刻画北京市民告别旧生活、迎接新时代的精神历程的作品较为成功。他还写有散文《我热爱新北京》。自50年代后半期起,老舍在话剧《茶馆》、《义和团》(又名《神拳》)和小说《正红旗下》(未完成)等作品中,转而描绘近代北京的历史风云。《茶馆》以一座茶馆作为舞台,展开了清末戊戌维新失败、民国初年北洋军阀盘踞时期、国民党政权崩溃前夕3个时代的生活场景和历史动向,写出旧中国的日趋衰微,揭示必须寻找别的出路的真理。老舍的话剧艺术在这个剧本中有重大突破。《茶馆》是当代中国话剧舞台最享盛名的保留剧目,继《骆驼祥子》之后,再次为老舍赢得国际声誉。
老舍在4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思想上艺术上不断取得重要进展和突破。他写作勤奋,孜孜不倦地涉猎文学创作的各个领域,是位多产作家,一生写作了1000多篇(部)作品。文化大革命初期遭受迫害,于1966年8月24日自溺于北京太平湖。
『贰』 北京四中简介
北京四中简介
校训: 勤奋、严谨、民主、开拓
北京四中创建于1907年,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有着极其深厚的教育文化底蕴。90多年以来,培育出了数以万计的卓越人才,其中大多数成为党、政、军领导干部和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 也有不少人成为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
北京四中现属北京市重点中学,是北京市首批认定的示范性普通高中。现有在校学生人数近1500人,教职员工120人,其中拥有一支精明强干的教师队伍,他们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循循善诱、锐意进取,是四中优质教育的保障。
北京四中位于京城市中心区,平安大道南侧,占地约4.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各项设施完善。建筑主体由教学楼、综合楼、科技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礼堂、餐厅、学生宿舍等构成,装备精良。图书馆藏书10万册,全部实现网络化管理,校园网络也已接入国际互联网,成为四中对外交流的信息平台。校园内有全塑胶化体育场、室内游泳馆和篮球馆等,体育运动设施、装备一应具全。
北京四中是优秀高中生成长的摇篮,每年考入全国重点名牌大学的学生占考生人数的96%以上,其中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占40%左右。在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中,参赛学生多次获得金奖。学生的运动、文艺、科技等社团,也同样在北京市的各类学生比赛中获奖。
管理核心
高水准的管理体制是确保学校高质量教学的关键
北京四中实行校长负责制管理体系,党总支发挥政治核心和监督保障作用。学校教代会按《工会法》行使其民主管理、监督的权利和义务。学校设校务办公室、教学处、学生处、体育卫生处、科技电教处、总务处等行政机构,实行分级管理,年级组、教研组并存,教职工定岗、定责。
以现任校长刘长铭先生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朝气蓬勃,具有高尚的人文素质。他们继承和发扬四中的优良传统,定期召开与教职工的恳谈会。让有经验的老师们切实地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与建设中,成为四中持续发展的智囊团,给学校的管理以更多的帮助与支持。
北京四中还设有校长接待日,校领导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倾听来自学生中的声音,了解教学、在校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的可行办法。
教育教学
教育理念: 以人育人, 共同发展
北京四中拥有一支师德高尚、学识渊博、治学严谨且锐意进取的教师队伍。现有特级教师2名,高级教师40余名,博士1名、硕士17名。其中市级学科带头人7名,区级学科带头人21名,7人曾获教学比赛全国一等奖,8人承担国家级和市级科研课题。
北京四中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经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了以“养成教育、情感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等为内容的多层次德育工作体系。
在学科教学方面,四中遵循科学的教育规律,坚持全面育人,严格控制课程总量,减少必修课时,增设选修课和活动课,激发学生的自主求知欲望,增强自我组织学习和生活的能力。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和谐地发展。
在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施行分层次教学,充分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都得到最佳发展,并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准确把握同一层次学生的认知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自身发展需求构建合理的知识与能力结构。这一举措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北京四中在“以人育人,共同发展”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形成了教学教研互动模式,教学质量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确保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
教育成果
北京四中每年有约300人次在各类竞赛中获奖,每年96%以上的毕业生高考成绩达到重点大学录取线,约40%考入北大、清华两所著名高校。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四中学生共获得六枚金牌、两枚银牌、一枚铜牌。并在几百次的区、市及全国各学科、科技比赛中获奖。
社团活动
活跃校园生活,陶冶学生情操
北京四中有各种社团组织近30个。经常组织各类文娱、社会实践、科技、体育等活动。活跃学生的校内外生活、陶冶情操,让学生充分展示各种才华,增强参与意识,提高活动能力。
北京四中每年多次为教师或学生举办书法、绘画、摄影展,组织新年音乐会、舞会等文娱活动。2003年,四中合唱团获“全国第一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表演类节目一等奖,曾出访香港、澳门、台湾和美国等地,取得圆满成功。
北京四中每年开展各种丰富的科技活动,以育人为核心,积极推动科技人才三级培养制度。学生通过参加专家讲座、理化生实验设计、科技博览会、科技知识竞赛等众多科技活动,提高他们基本的科学素养; 再通过科技俱乐部参与更高层次的科学论坛、野外考察、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体验研究过程等,更深层面的接触科技研究领域。而聘请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著名科学家作为扶植科学幼苗导师的举措,更加强了培养学生成为未来中国科技后备人才的力度。
北京四中是北京市教委命名的2008年奥运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是北京市体育局命名的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十几年来四中共培养了200多名学生运动员,其中有18人获得一级运动员称号,1人达到国家级健将标准,运动员全部升入重点高校深造。在2004年寒假举行的北京金帆篮球赛中,我校男篮获得冠军,女篮获得季军。在北京市中小学生振兴中华系列体育比赛第十二届“四中康乐杯”游泳比赛中我校游泳队获得高中组团体冠军,蝉联了十一届该项比赛的团体冠军。
对外交流
立足本国,联通世界
北京四中为优秀学生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外部环境。近年来,四中学生多次出访欧洲、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台湾、香港等地,进行文化、体育、教育方面的交流,大大开拓了学生们的眼界。
北京四中每年都接待很多来自世界各国的教育界人士的参观访问和交流活动,扩大了学生与世界的接触面。尤其是在我国申奥过程中,二十几名“学生形象大使”成功地接待了国际奥委会评估团,学生们良好的素质和流畅的英语表达,给评估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远程教育
让更多的孩子的得到更好的教育
北京四中网校是北京四中的远程教育机构(www.etiantain.com),她把北京四中与全国各地希望得到优秀教学资源的老师以及孩子们连接起来,是尖端信息技术和优秀教育教学资源的完美组合。
北京四中网校面向全国的中学生,进行远程学习辅导。经过多年的远程教育模式的探索,北京四中网校确立了成熟完善的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依据北京四中近百年积淀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为广大的中国家庭提供开放的教育平台和北京四中最优秀的教育资源,进行跨越时空、突出个性、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北京四中网校秉承了北京四中重基础知识、重创新意识培养的扎实教风,重学生良好学习方法培养的教学思想。网校十几个栏目各具特色,学习个性化强,方式灵活,可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培养综合素质,进而提高学习能力和成绩。北京四中网校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教学和服务形象,成为很多中学生课外辅助教学的良师益友。目前,北京四中网校已有学生70000余名,在全国设立分校机构240多家。
二十一世纪将会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同时也是我国教育信息化长足发展的时机,北京四中网校基于这种大的社会和教育环境下提出了“发展网络信息技术,服务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战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将北京四中优秀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教学资源提供给广大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北京四中网校的目标,“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是北京四中网校的光荣使命。
远程教育是借助于先进的信息传输技术,突破时空限制,实现异地传输教学资源,达到让更多的人共享优秀教育资源的一种新兴教育事业。北京四中网校的网上学习个性化强,方式灵活,针对性强,可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培养综合素质,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以培养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为主,引导学生正确学习。网校跨越了空间的限制,实现资源共享,并且学费低廉,为全国各个地区的普通家庭,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和更好的教学服务,实现了“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优秀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的思想。
荣誉
2002年,北京四中被北京市教委评为“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
2002年,北京四中被中共北京市委评为“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
1999年,北京四中成为“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活动基地学校”
2001年,北京四中被共青团中央评为“1999-2001年度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
2002年,北京四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评为“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
2002年,北京四中被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美国德州仪器公司命名为“TI现代数理教学技术实验学校”
2003年,北京四中网校成为“2003年度十佳网络教育机构”中唯一一家远程基础教育类的网络教育机构
2003年,北京四中网校入选2003年最具价值的中国商业网站100强
2004年,北京四中网校入选2004年中国商业网站100强
2005年,北京四中网校成为“2004年度十佳网络教育机构”
『叁』 衡水中学有几个校区地址分别在哪
衡水中学只有一个校区,地址在衡水市桃城区英才路228号。
河北衡水中学(Hengshui High School of Hebei),简称衡水中学或衡中,始建于1951年,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是衡水市人民政府直属的三所重点高中之一。
2014年11月,学校占地230亩,有8000名在校生,600名教职工,其中国务院特贴专家2人、国家级荣誉获得者17人、特级教师13人。
2017年4月17日,《中国学科竞赛500强中学排行榜》发布,河北衡水中学位列全国第一名。
衡水中学的教师成绩
2010年2月,学校地理教师刘志云获全省综合实践活动课说课比赛一等奖。5月,在2010年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教师组英语风采大赛河北省赛区决赛中,该校教师刘奇获得一等奖。
8月,该校7位老师在河北省第十二届优秀教育科研、教学实验成果评奖活动中获奖。其中,张文会、王丽娜2位老师的教育科研成果成果获二等奖,徐瑞红、张健旺、李莉、崔月领等5位老师的教育科研成果成果获三等奖。
2009年4月,学校韩成君老师获“2008年度全市教育系统信息工作先进个人”称号。11月,在衡水市教育科学研究室举办的中小学各学科教学评比活动中,该校有120位教师获奖。其中53人获教学论文奖,40人获教学设计奖,27人获说课比赛奖。信金焕老师当选第五届“河北省十大女杰”。
2008年,河北衡水中学教师周志勇在衡水市基本功大赛中获一等奖。张建华在2008年度河北省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
『肆』 北京乐成国际学校
轻松,不寄宿。成绩要求就是英文咯~看你喜欢什么样的,我很多国际学校的信息都知道些==~
『伍』 北京市第四中学的办学条件
据2015年1月学校网站显示,北京市第四中学占地面积约42400平米 ,总建筑面积约35700平米。
截至2013年9月,北京市第四中学高中部共有近30个班级,学生数1153人;截至2012年,北京市第四中学初中部共有20余个班级,学生数1200余人。
此外,北京市第四中学还建有北京四中网校,北京四中网校是一所以北京四中为核心,集各地名校名师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为一体的网络教育机构。 据2015年1月学校网站显示,北京市第四中学建有教学楼、科技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礼堂、饭厅、学生宿舍楼等,该校是最早建成计算机校园网的学校之一,并以100兆带宽连通Internet 。1998年,北京市第四中学建成了全覆盖塑胶运动场,场内有400m跑道、一个中型足球场、二个排球场、六个篮球场、羽毛球场、游泳馆、以及健身器械等。
图书馆
北京市第四中学图书馆始建于1907年;截至2010年8月,馆舍面积近2000平方米,馆藏图书17万册 、期刊近400种、报纸40余种、光盘8000余种、录音带2000余种。
实验楼
北京市第四中学实验楼共六层:第一层至第四层分别设有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和计算机机房,供学生完成教学实验和课外活动;第五层有公开课录制室和电子教学办公室;第六层设有天文台。
综合楼
北京市第四中学综合楼设有学生食堂、礼堂、国学讲堂、各办公室、现代音乐社活动室。
艺术楼
北京市第四中学艺术楼一层设有仿曾侯乙编钟、三间音乐教室、音乐办公室;二层设有校史馆、两间音乐教室;三层设有两间美术教室、美术办公室。 据2015年1月学校网站显示,北京市第四中学共有特级教师4名, 高级教师117余名,中级教师92名,博士18名、博士后2名,硕士101余名,本科毕业185名;其中市级学科带头人7名,区级学科带头人39名,区骨干教师18名。
特级教师:方芳、谷丹、李俊和、李京燕
『陆』 《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指南》里包括哪418家单位(418家都要写)
首批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名单
文化类(185家)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3家)
毛主席纪念堂 李大钊烈士陵园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
八宝山革命公墓 马骏烈士墓
房山区霞云岭《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词曲创作地
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 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
潮白烈士陵园 昌平烈士陵园
鱼子山抗日纪念馆 平北抗日战争纪念馆
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
历史文化古迹(8家)
孔庙国子监博物馆 北京古观象台
北京中山堂 文天祥祠
司马台长城 慕田峪长城
团城演武厅 卢沟桥、宛平城
名人故居、纪念馆(10家)
宋庆龄故居 李大钊故居
茅盾故居 鲁迅博物馆
詹天佑纪念馆 郭沫若纪念馆
梅兰芳纪念馆 徐悲鸿纪念馆
老舍纪念馆 曹雪芹纪念馆
博物馆、展览馆(40家)
故宫博物院 中国古动物馆
中国钱币博物馆 中国现代文学馆
中国农业博物馆 中华航天博物馆
中国印刷博物馆 中国航空博物馆
中国地质博物馆 中国电影博物馆
中国民兵武器装备陈列馆 古代建筑博物馆
首都博物馆 北京警察博物馆
北京市规划展览馆 北京自然博物馆
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 北京城市建设档案馆
北京市古代钱币展览馆 北京戏曲博物馆
北京市禁毒教育基地 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博物馆
皇城艺术馆 宣南文化博物馆
海淀区博物馆 海淀区档案馆
海淀公共安全馆 通州区博物馆
通州区档案馆 密云县博物馆
平谷区档案局(展览厅) 门头沟区博物馆
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 上宅文化陈列馆
长城博物馆 马文化博物馆
西瓜博物馆 石刻艺术博物馆
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
公园、游览(54家)
中央广播电视塔 北海公园
颐和园 天坛公园
景山公园 中山公园
北京动物园 香山公园(双清别墅)
陶然亭公园(高君宇、石评梅烈士墓)
玉渊潭公园 地坛公园
龙潭公园 八大处公园
红领巾公园 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
北京欢乐谷 大观园
小龙门国家森林公园 鹫峰国家森林公园
百望山森林公园 蟒山国家森林公园
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 北宫国家森林公园
云蒙山国家森林公 凤凰岭自然风景公园
延庆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 北京野生动物园
松山国家级自然保区 金海湖风景名胜区
青龙峡景区 幽谷神潭景区
京东大溶洞景区 石林峡风景区
仙栖洞风景区 百花山风景区
石花洞景区 龙庆峡景区
古崖居风景名胜区 圣泉山旅游风景区
清凉谷旅游风景区 桃源仙谷风景名胜区
青龙湖水上游乐园 神堂峪景区
怀柔区世妇会公园 郁金香花园
京东大峡谷 红螺湖鸟岛
诺亚方舟沙雕艺术风情园 八达岭野生动物园
华夏民俗园 石景山游乐园
国际雕塑公园 中华文化园
工体富国海底世界
影剧院、文化馆(33家)
国家大剧院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
中国木偶剧院 北京电影旅游城
北京儿童艺术剧院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都剧场)
梅兰芳大剧院 长安大戏院
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东城区文化馆)
国图音乐厅 朝阳剧场
海淀剧院 东四工人文化宫
宣武区文化馆 朝阳区文化馆
平谷区文化馆 密云县文化活动中心
新东安影城 搜秀影城
劲松电影院 大华电影院
天桥曲艺茶社 新街口电影院
胜利电影院 石景山区古城电影院
通州区电影院 大兴区影剧院
燕山影剧院 平谷影剧院
门头沟影剧院 飞腾影视基地
星美国际影城 光彩数字电影院线
图书馆、书店(27家)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首都图书馆
东城区图书馆 西城区图书馆
西城区青少年儿童图书馆 崇文区图书馆
宣武区图书馆 海淀区图书馆
丰台区图书馆 石景山区图书馆
石景山区少年儿童图书馆 门头沟区图书馆
通州区图书馆 顺义区图书馆
昌平区图书馆 怀柔区图书馆
平谷区图书馆 房山区燕山图书馆
百万庄图书大厦 北京三联韬奋图书中心
王府井新华书店 北京图书大厦
北京市外文书店 北京国际图书城
中关村图书大厦 花市书店
京南卫星图书城
科技类(70家)
科研院所(4家)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
科技馆、科普基地(21家)
中国科学技术馆 北京航天科普教育基地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
中国儿童基金会北京地子自然体验基地
北京药用植物园 北京天文馆
北京气象科普馆 北京植物园
宋庆龄儿童科学技术馆 海淀科技中心
通州区科技馆 丰台区科技馆
石景山区科技馆 昌平区气象局(科普展示区)
昌平区科技活动中心 门头沟区科技馆
怀柔区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学植物园 灵溪科技生态环保教育基地
电力科普园 首云矿山公园
索尼探梦科技馆
环保教育基地(11家)
国家电力科技展示中心 门城污水处理厂
北京市水生野生动物救治中心 北京国家环保产业园区
北京排水科普展览馆 顺义新城生态调水管理中心
怀柔污水处理厂 延庆县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 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馆
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
企业、农业类(34家)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西区分公司
北京市电力需求侧管理展示中心 北京日报社印刷厂
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 北京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
北京吴裕泰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科育葡萄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三元乳品)
天竺空港经济开发区 同仁堂博物馆
蒙牛乳业(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工业旅游示范点
新中国儿童用品商店 南宫世界地热博览园
汇源果汁集团 小汤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西洼现代农业观光园 世界花卉大观园
林河经济开发区 顺鑫绿色度假村
顺义三高农业试验示范区 朝来农艺园
蟹岛绿色生态农庄 大兴区苗圃
留民营生态农场 四季青果林所樱桃观光采摘园
台湖镇科普示范基地 盛阳香草艺术庄园
神笛陶艺村 佐特陶瓷技术中心
亨美利嘉花卉培育中心 生存岛
good61素质拓展中心 兴隆文化中心社会实践基地
玉米迷宫种植园
体育类(18家)
北京棋院 东单体育中心
天坛体育活动中心 海淀游泳馆
海淀区综合训练馆 石景山体育场
石景山区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 门头沟区体育场
门头沟区体育馆 房山区体育运动学校
通州区体育局游泳运动中心 通州区奥体公园
莲花山滑雪场 北京乔波冰雪世界
大兴区体育局运动场 怀柔区体育局运动学校
平谷区体育中心 燕山青少年体校攀岩场
国防教育类(16家)
武警十四支队国旗护卫队 西城区中学生国防教育中心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拓展培训基地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96部队
北京市民兵高炮指挥训练中心 中国人民解放军66058部队
石景山区公安消防支队古城消防中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航空兵学院 中国少年军校总校
北京市武警总队九支队训练基地 顺义区武装部民兵训练基地
中国人民解放军66391部队军训基地 中国人民解放军66011部队
北京市学生军训基地怀柔基地 中国雏鹰科学教育基地
石景山区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
社区、其他类(20家)
德胜人防指挥中心 三里河一区社区
广外街道社区服务中心 朝阳门街道团工委
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青苹果之家
西三旗街道社区服务中心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
北京师大辅仁应用心理发展中心
12355北京市青少年星光自护学校
北京市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服务中心
东四奥林匹克社区体育文化中心 和平里街道青年中心
金融街丰颐园养老院 金鱼池社区
北京松堂关怀医院 南苑社会福利中心
门头沟区社区服务中心 房山区燕山养老院
昌平区青春健康教育基地 延庆县光荣院
丰台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教育系统(172家)
大专院校(22家)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服装学院 首都体育学院
北京物资学院 中国音乐学院
中国戏曲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舞蹈学院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校外教育机构(45家)
中国儿童中心 北京青年宫
北京学生活动管理中心 北京教学植物园
东城区少年宫 东城区青少年科技馆
东城区朝阳门少年之家 东城区北新桥少年之家
西城区少年宫 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
西城区展览路少年宫 西城区金融街少年宫
西城区新街口少年宫 西城区德胜少年宫
西城区丰盛少年宫 崇文区少年宫
崇文区青少年科技馆 宣武区少年宫
宣武区青少年科学技术馆 宣武区少年美术馆
宣武区广外少年之家 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朝阳区酒仙桥教辅中心 朝阳区幸福村教辅中心
朝阳区垂杨柳教辅中心 海淀区青少年活动管理中心
海淀区青少年社会实践劳动基地 海淀区教育培训中心
丰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丰台区青少年儿童图书馆
丰台区东高地青少年科技馆 丰台区云岗青少年科技站
丰台区劳动技术教育中心 石景山青少年活动中心
门头沟区雁翅中小学素质教育基地 门头沟区少年宫
房山区少年宫 燕山少年宫
通州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顺义区少年宫
昌平区少年宫 大兴区少年宫
怀柔区学生活动管理中心 延庆县青少年活动中心
密云青少年宫
中小学校(86家)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生命科学区级重点实验室、体育场馆)
北京市第五中学(篮球场、排球场)
北京市第二中学(机器人实验室、体育场馆)
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机器人工作室)
北京景山学校(北京市东城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游泳馆)
北京市东直门中学(体育中心、篮球馆、茶文化活动室)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体育场馆)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遵义楼)
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参观校园)
北京市第四中学(篮球馆、游泳馆)
北京市第一五九中学(游泳馆)
北京市第八中学(足球场)
北京西城外国语学校(学校操场)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中学操场)
北京市第三中学(老舍纪念室、曹雪芹纪念室)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游泳馆)
北京市铁路第二中学(篮球场、图书馆)
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中校区:运动场;南校区:运动场、文化墙)
北京市奋斗小学(游泳馆)
北京市西城区中学劳动技术教育中心
北京市西城区小学劳技教育实践中心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体育馆)
北京汇文中学(彭雪枫烈士塑像、三一八纪念碑、五四火炬纪念碑、田径场、羽毛球馆)
北京市第五十中学(羽毛球场、篮球场)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体育馆、宏志班展室)
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学(美术陈列室、田径场)
北京市回民学校 (运动场)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钱学森纪念馆、赵世炎烈士像)
北京市第十四中学(校园电视台)
北京市第十五中学(体育馆、体育场)
北京市育才学校(科技实验室)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乒乓球馆)
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音乐厅)
北京小学(游泳馆)
北京市宣武区回民小学(体育场)
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学(篮球场、足球场、田径场)
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篮球场、羽毛球场)
北京市第十七中学(田径场)
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体育场)
北京市日坛中学(董炯青少年羽毛球俱乐部)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北京白洁体育俱乐部、游泳馆)
北京市八一中学(篮球馆、礼堂)
北京市十一学校(运动场)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体育馆、羽毛球、乒乓球)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篮球馆、全息电影放映厅、展览馆)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礼堂)
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学(生态大棚)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运动场)
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游泳馆)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动物标本馆)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篮球场、田径场)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游泳、健身)
北京市航天中学(游泳馆)
北京市第十中学(田径场、图书馆、红十字展室)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足球、篮球场、模型制作)
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二中学(体育场馆)
北京市第九中学(北京翠微体育文化交流中心)
北京市苹果园中学(体育馆)
石景山区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中心
北京市大峪中学(实验室、体育场馆)
北京市门头沟区新桥路中学(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门头沟区琉璃渠劳动艺术教育基地
北京师范大学良乡附属中学(学生实践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燕化附属中学(体育场馆)
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游泳馆、体育场、校史馆)
北京市通州区第二中学(社会实践活动基地)
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中学(操场)
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中学(体育场、校史馆、图书馆)
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第一中学(游泳池、文化长廊、校园湿地)
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第一中学(天文台、机器人教室、生物标本室、校史展览馆)
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田篮青少年俱乐部、生物标本室、实验室、荣誉室、天文馆)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中学(体育场)
北京市昌平区第一中学(体育馆)
北京市昌平区第二中学(艺术团)
北京市大兴区第一中学(体育馆、校史馆)
北京市大兴区兴华中学(心理咨询、电子阅览、风雨操场)
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第二小学(雏鹰实践园、育新园、农艺园、综合实践基地)
北京市怀柔区庙城学校(科技园)
北京市怀柔区第一中学(生物科技园、体育馆)
北京市平谷中学(体育场)
北京市平谷区黄松峪中学(天文馆)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平谷中学(体育场)
北京市延庆县第一中学(体育场馆)
北京市密云县第二中学(图书馆、篮球馆)
北师大附属密云中学(体育场)
职业学校(19家)
北京市财经学校 东城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北京市汽车工程学校 北京市外事学校培训中心
北京市实美职业学校 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
北京市商务管理学校 宣武区第一职业学校
宣武区第二职业学校 宣武区第三职业学校
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北京市黄庄职业高中实训基地
北京市房山区第二职业高中实训中心 北京市门头沟区中等职业学校
北京市昌职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北京市大兴一职
北京市怀柔区职业学校 北京市平谷区第一职业学校
北京市延庆县第一职业学校
『柒』 北京基督教会崇文门堂的介绍
北京基督教会崇文门堂,是美国卫理公会( 美以美会 ) 在北京乃至整个华北地区建立的第一所礼拜堂。当时名为亚斯立堂 .。教堂最初建成时,外观和现在一样,只是规模比较小,仅能容纳四五百人聚会。随着教会信徒人数的不断增加, 1880 年卫理公会在原址重建教堂, 1882 年新堂落成。该堂于 1900 年夏,在义和团运动中被焚毁, 1902 年清政府拨款重建亚斯立堂,于 1904 年春建成。此即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座礼拜堂。当时亚斯立堂除拥有教堂及办公室、牧师住宅 ( 均在后沟胡同 2 号、 3 号 ) 外,还有孝顺胡同 1 至 2 号房产,崇内大街 43 号楼房及三块墓地。随着教会各项上作的开展,卫理公会又在礼拜堂周围相继建成同仁医院、妇婴医院,汇文幼儿园、汇文小学、汇文中学、慕贞女中、护士学校,以及汇文大学 ( 后合并于燕京大学 ) 、汇文神学院 ( 后改名北京神学院 ) 等。
解放初,上述原教会办的医院、学校皆由政府接管改为公立。 1958 年夏,北京市各教会实行联合礼拜,亚斯立堂暂停活动,礼拜堂及附属房屋由北京市第 13 女子中学 ( 原慕贞女中,后改为第 125 中学 ) 占用,礼拜堂被当作学校的礼堂。“文革”期间,堂内各种设备破损十分严重,面目全非。 1982 年春,北京市政府贯彻落实宗教政策,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经多方交涉,在付给 125 中学两万元人民币后,经大规模整修,亚斯立堂正式更名为北京基督教会崇文门堂,并于当年圣诞节重新恢复聚会活动。
崇文门堂建筑风格别具特色。整座教堂占地面积为 8246 平方米,堂内分为正、副两堂,正堂设有四百多个座位,副堂有三百多个座位,中间有可以上下活动的闸板相隔,既可分开,亦可联用。礼拜堂呈圆形,整体为木制双层伞形结构,建筑风格极为独特别致。 1990 年,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 年 8 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拨款人民币 480 万元,重新修缮了礼拜堂及其附属房屋。礼拜堂玻璃更换成了教会传统的彩绘玻璃,椅子更换为礼拜专用的长条木椅,附属房也进行了翻建。 2002 年 12 月 22 日举行了“崇文门堂复堂 20 周年暨修缮复堂感恩礼拜”。 2004 年正值崇文门堂建堂 100 周年,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下,崇文门堂举行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 现在崇文门堂每个礼拜日早7:00, 8 :30 , 10 : 30 以及晚上19:00有四堂礼拜,下午 1 : 30 有朝语聚会,每个礼拜日约有四千多信徒参加聚会。为了方便外国友人参与上午的两堂主日礼拜,本堂设立了英语同声传译。除了主日礼拜以外,在每个礼拜二晚上 7 : 00 有查经聚会,礼拜三晚 7 : 00 有传福音初信栽培聚会和朝语祷告会,礼拜四上午 (9 : 00 有祷告聚会,礼拜五上午 9 : 00 有姊妹聚会,晚上 6 : 30 有青年聚会。
崇文门教堂是北京市目前最大的一座基督教新教教堂,也是一所涉外的教堂,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曾经接待过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克林顿 , 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乔治·凯瑞博士 ; 著名布道家葛培理牧师也曾经多次来访。每个主日都有外国使馆的官员、国外信徒来此做礼拜,经常有国际教会间的交流活动。
1870 年至 1904 年,亚斯立堂的主任牧师均由外国传教士担任; 1904 年新堂建成,始有华人任主任牧师。解放后,崇文门堂先后由郑如冈牧师、殷继增牧师、石泽生牧师、吴巍牧师、高英牧师担任主任牧师;目前由柳翠敏牧师主要负责教堂的各项事务。 由于亚斯立堂是美国教会所建﹐因而一直受到美国人的关注。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时﹐于6月28日偕夫人希拉里和女儿专门到亚斯立堂做礼拜。克林顿还在这里作了简短致辞﹐他说﹐与世界不同地区﹑种族﹑信仰﹑宗教的人们﹐我们都能合二为一﹐「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是兄弟和姐妹。」在目前的多事之秋﹐恐怖主义和战争阴影威胁世人之时﹐多希望和平和理解能多一些﹐再多一些。
The Brief Introction to BeijingChongwenmen Christian Church
The Chongwenmen Church of Beijing Christian Council was first established in 1870 when it was then called Asbury Church . It was the first church constructed by the American Methodist Church in Northern China . The scale of this church was smaller than its present size. It was originally
designed to hold 400 to 500 people. Although the church appears now as it did back then, its current seating capacity is 2,000 people. As the number of believers increased, the Methodist church began reconstruction of the building , which was completed in 1882. During the Yihetuan Movement (Boxer Rebellion) of 1900, the church was burned down. In 1902, the Qing Dynasty Government appropriated money to rebuild the Asbury Church and was completed in the spring of 1904. This is the main structure we have here today. Following the completion of the new building, a Chinese pastor held the senior position. Previous to this date, the position of senior pastor was held by foreigners.
At that time, all church property and offices were in the possession of the Asbury Church . In addition to this, the church also possessed the No. 1 and No. 2 properties in the Xiaoshun Hutong, the buildings in No.43 Chonwenmennei Street , and three graveyards. As the church developed in various fields, the Methodist Church graally built many public institutions around the church such as: The Hopkin's Memorial Hospital, The Sleeper-Davis Memorial Hospital, Huiwen Primary School, Peking Academy, Jewel Academy, Peking Theological Seminary, and even the original campus of Peking University (this campus eventually merged with Yanching University and Peking University moved to it's current location).
In the earlier stage of New China, the hospitals and schools operated by the church were all taken over by the government and made available for public use. In the summer of 1958, the churches of Beijing were unit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this church and its facilities were given to the No. 125 Middle School (this was the original Gamewell School ). The church was used as an assembly hall for the middle school. During the notorious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interior of the church was damaged beyond recognition. In the spring of 1982, with the assistance of relevant governmental agencies and through many negotiations, this church was finally renamed as “The Chongwenmen Church of Beijing Christian Council.” The No.125 Middle School received 20,000 RMB in the exchange, and all church buildings were renovated extensively giving the people the wood and brick structure that is enjoyed today. Finally, ring the Christmas season of 1982, religious activities were resumed and the church has been growing steadily ever since then.
The Chongwenmen Church is the largest Christian Protestant Church in Beijing , and it enjoys high prestige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Its architectural style shows grace, ingenuity, and a blend of many cultures. The church consists of two levels. The main level, at 8,245 square meters, is divided into two sections: The main hall which seats 400 people, and the side chapel which seats 300. These two sections are separated by a movable partition so that they can be used separately or as one large room. The second level is the basement, which boasts a seating capacity of 800-1000. Services are filmed and viewed in the basement via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In 1990, Beijing People's Municipal Government approved the church as a historical relic in the municipal district. In August of 2001, the municipal government gave 4,800,000 RMB to refurbish the church that included new floors, pews, stained-glass windows, painting and new offices with updated equipment. The rededication service was celebrated on December 22, 2002 .
Chongwenmen Church of Beijing Christian Council
Dec 22, 2005
『捌』 帮我介绍一下北京四中
北京四中是北京市重点中学,创建于1907年,初名为顺天中学堂,1912年改名为京师公立第四中学校,1949年定名北京市第四中学;1988年由完全中学改为纯高中校。学校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黄城根北街,现占地43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1983年,北京市投资翻建四中,使学校设施焕然一新。如今校园内教学楼、科技实验楼设施齐全、装备精良,图书馆已实现网络化管理,有400米跑道、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健身活动区的体育场已全部塑胶化。四中校园网已连通了INTERNET。
详情见:
http://www.bj4hs.e.cn/sizhong.jsp
『玖』 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好吗
北京市第二十四中是一所勤学、乐学、教学质量一直处于同类校中领先地位的学校。
师资力量
学校共有学生1000余人,教职员工200人,是东城区办学规模最大的学校之一。我们始终认为,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学校有相当一批教师在市、区教育界享有较高声望,成为本学科的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教学特色
近几年来,学校狠抓素质教育,向全国普通高校和各名牌大学不断地输送着高质量人材。并涌现出高考区级语文单科状元或高考作文满分同学,2004年高考上线率更是高达100%。
(9)北京市第四中学礼堂地址扩展阅读
坐落于东城区东堂子胡同的二十四中,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完全中学。说她古老,因其前身正是由北大师生始创于1923年6月的大同中学。
早在北平时期,大同中学与贝满、育英、汇文以及辅仁大学附中等蜚声京城的其它几所中学就扬名天下;说她年轻,是因解放后,特别是近些年来,在党和政府的直接领导和大力关怀下,她青春焕发,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与壮大。
学校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拥有全市一流的塑胶运动场、语音教室、多功能教室、闭路视频系统、现代化的理化生实验室、藏书十万余册的教师资料室、计算机房及宽带网络接入系统。此外还拥有室内体育馆、美术教室、音乐教室等艺术教育专用教室。
『拾』 北京小学在哪个区
北京市宣武区北京小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唯一以“北京”命名的小学,诞生于1949年6月19日,是建国初期由北京市委亲自组建的规模最大的公立寄宿制学校。学校占地 28567平方米,建筑面积53000平方米(其中包含占地9567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5000平方米的北京小学广外分校留学生部)。由于多媒体技术直接应用于课堂的教与学,从而促进了学校的现代化发展。 学校现有45个教学班,其中住宿班31个,走读班14个,学生1732名,教职工154名,专任教师120名。拥有中学高级教师12名,其中特级教师4名,市区骨干教师41名。 学校科学体育楼(内设游泳馆、体操馆、天文馆、阅览大厅、电视演播厅、阶梯教室、礼堂、器乐排练厅等)为孩子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创设了条件;宽阔的国旗广场、整洁的校园、教师、学生宿舍楼及就餐大厅为师生的生活提供了方便。 在2004年8月,北京小学广外分校留学生部落户马连道,该部以北京优质的教育资源和丰富的人文资源为依托,以中、短期留学的方式,尝试与国内外的小学深入开展校际间的合作交往,以拓展本校学生的国际视野。 北京小学寄宿教育特色鲜明,学校针对当代独生子女的发展需求,突出了“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为自尊,健康自强”的“四自”教育思想,使六个年龄段上千名住宿的小学生在科学化、规律化的教养下,精神饱满,茁壮成长。 北京小学近年来,把科研作为提升办学水平、打造优质教育品牌的重要战略,效绩突出。学校承担国家级、市级教育科学研究的实验项目,在主体教育、个性化发展教育、艺术活动、校园文化建设以及课程改革的研究方面成果突出。近年来被评为首都文明单位、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先进学校、北京市科研示范校、北京市“九五”重点课题优秀实验校、“九五”重点课题活动课程优秀实验学校、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单位、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先进学校、获北京市第四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北京市第二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办学质量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 北京小学曾经是北京市市重点,现为北京市小学示范校。位于北京市宣武区广内街道槐柏树街。北京小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唯一以 “ 北京 ” 命名的小学,诞生于 1949 年 6 月 19 日。 北京小学的前身是1949年北京市委的干部子弟寄宿制小学,位于西城区兵马司。1950年张自忠小学并入,迁至西城区椅子胡同,并在张自忠私邸设立分校。 1952年改名北京市第一小学。1955年迁入现址。1956年,北京市第二小学并入,改为现名。1966年取消寄宿制。1971-1979年曾先后改名槐柏树街小学、长椿街小学。1981年恢复现名。1995年恢复寄宿制,以“自理、自律、自主”为主旨,开展寄宿教育。 北京小学占地1.9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1991年建成科技体育综合楼,设有教学楼、宿舍楼、游泳馆、体操馆、乒乓球室、天象厅、演播室、礼堂、阶梯教室、师生餐厅和藏书五万册的书库、图书馆、资料室等。有计算机、语音、自然、音乐等19个专用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