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这个是湛江的哪一所中学
雷州市是一个有着160万人口的县级市。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当地的经济以农业为主。语言是专闽南语系的雷州方属言。湛江市实验中学,位于市中心位置。前身叫雷州师范学校,原是一所师范中专。现改为实验中学。实验中学近几年经过改革和规范管理,很见成效,2005年的高考出了2个单科状元,一个综合分800多分的高考状元。现任的校长,莫受尧,曾在雷州一中任教,担任学校的学生会辅导员;后调湛江海洋大学任教;2002年到实验中学任校长。莫校长具备较强的管理水平和较高的执都水平。如果你是有心于教育事业的教师,雷州实验中学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地方。
⑵ 坡头区第一中学的历任校长
我们最尊敬的老校长 潘国雄(1985-2003)
副校长 陈强 现任学校党委书记
郑晓晖1987--2009 特级教师 作家 知名人士
2009年辞著名的语文教师,湛江市坡头区一中前校长。郑晓晖,特级教师,坡头区教育局前副局长(兼职)。
郑晓晖著有《郑晓晖文集》、《我是郑晓晖》、《郑晓晖语文教学论文》、《郑晓晖地理教学报告》、《坡头一中校歌》等。
郑晓晖还主编过《坡头日报》、《坡头区中学生作文选》,《湛江市郑姓家族族谱》等。
龙头镇居委会副主任陆浩鹏,龙头中学老师关康生,陈土永,庞冬梅等都出自其门下。
叶林江2009年以后,区一中副校长,代校长 2010年校长。叶林江在2009年曾经担任爱周中学校长。
大众评价坡头一中的明天会更好的,但必须有个好校长。----广东省教育厅刘育中厅长。
其实郑晓晖很节俭,何国富(龙头中学校长)都开小车了,郑晓晖还是骑自行车--杨耀明(湛江市第一中学原校长)对于郑土英等人的行为,市教育局已经做了批评。但对于2010年,中考腐败,我是不知情的,广东省教育纪工委曾经就“被报考”事件批评郑土英。对于有郑土英这样的手下,我很痛心。我是一个普通教师,我呼吁,全社会尊重教师,热爱教育事业。为社会发展做贡献--陈炎生
⑶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今年高考成绩
你好,2016广东省高考成绩于今天11点开始公布,现在是8:30,还有2个小时30分钟。
还请耐心等待,望采纳,谢谢。
⑷ 哪位朋友知道湛江市廉江市第五中学的高三级组长是谁或者校长是谁一共有几个班急急...谢谢
校长张永月
⑸ 湛江市第一中学2020年实验班面试总分达A类有多少人
我是12届的,当年考过,差4分没考上。共5科,语数英物化每科100分。当年286就可以上了。所以题目难度可想而知。
⑹ 湛江市第一中学属于哪个区
赤坎区 湛江市的中学属于赤坎区的为单数 属于霞山区的为双数
⑺ 湛江第一中学的办学成果
学校高考成绩誉满南粤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回顾走过的历程,可谓春华秋实,硕果累累。学校高考成绩誉满南粤。学校高考升学率达97%以上,有5人获得全省高考文科或理科总分第一,政治、英语、化学、物理全省单科第一共9人。
多年来,湛江市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名牌大学录取的考生几乎都出自该校。
★2002年李炜同学获得物理科总分满分900分,成为当年湛江教育届一桩盛事,该年该校高考总分800分以上9人(全市17人),全市总分前十名占6名,总分700分以上114人(全市310人),单科800分以上29人次,全市第一。
★2003年高考800分以上7人,全市第一,其中劳滢以884分获市状元,700分以上104人,占全市四分之一还多,居全市第一,单科800分以上27人,居全市第一。
★2004年,重点上线率52.8%;本科上线率83.9%,总上线率99.3%;被全国名牌大学录取135人;总分800分以上10人12人次(全市25人次),总分700分以上132人173人次;单科800分以上20人次,四项数据均居全市第一。单科700分以上413人次,居全市第一;全市总分前10名该校占6人,居全市第一。其中叶剑东同学获政治单科省状元。
★2005年高考再创历史新高,重点上线率50.8%,本科上线率81.6%,总上线率99.5%。总分800分以上19人(含艺术类1 人),21人次(全市含艺术类共26人次);总分全市前10名中,该校占9名,并囊括了前8名,全省高考总分前100名内该校有14人,席方滢同学以860分获湛江市总分状元;总分全市前100名中,该校占66名,总分700分以上217人,其中总分750分以上88人,均居全市第一;高考上各批次人数和上线率居湛江市各校榜首。被名校录取情况更是骄人:北京大学4人(全市4人),清华大学3人(全市3 人),全市在国家前十所名牌大学录取的31人中,该校就占了27人;全国十大名校之一的中山大学,录取高达112人,华南理工大学录取50人。
★2006年,该校在2005年高考取得重大辉煌的基础上,再次创造了湛江市高考新的历史,高分层全省第二,两名学生夺得单科省状元,成绩骄人,名震全省!该校学生总分800分以上34人37人次,其中贺环豪同学以总分886分夺湛江市状元,陈锦标同学以总分851分名列湛江市第三名。总分700分以上242人,超过全市700分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名列湛江市第一,全省第三。全市总分前10名该校占5人,前20名占13人。易然及洪万年两位同学分别以满分900分夺语文科和综合科省状元。单科800分以上71人次,约占全市单科800分以上人数的一半,全市第一。该校学生囊括化学、历史科全市前四名,语文、数学、英语、综合科全市前两名,物理、生物科全市第一名。高考十个单科的全市前5名共50人中,该校占31人。各项数据均居全市第一,并创湛江市高考历史新高!被名校录取情况更是骄人:被北大、清华等9所名校录取的高达31人(全市34人),其中清华3人,北大三人,被全国十大名校之一的中山大学录取的学生高达123人! 高中各学科竞赛成绩一枝独秀
学科竞赛获全国和省级奖励共1525人次,居全湛江市之冠。
该校学生参加全国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全国一等奖的有63人。其中,2003年物理科全国竞赛总获奖人数在全省排第四位,2004、2005年排名全省第三位,2003年化学科全国竞赛,在全省各中学中排名第四位等等。各学科竞赛获奖的总人数,占全湛江市获奖人数的80%左右,2005年全国高中物理竞赛获得一等奖人数名列全省第三;彭德高同学参加高中化学竞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名列全国第七,被北京大学提前录取;陈锦标同学参加高中数学竞赛获全国一等奖,名列全国第四,获得赴法国大学留学资格;邱乙恒同学参加高中物理竞赛获全国一等奖,被北京大学提前录取;黄思菲同学参加高中化学竞赛获全国一等奖,被复旦大学提前录取。
各学科近获国家级奖励412人,省级及以上奖励高达661人。
该校学生参加语文科“新概念”作文大赛、“语文报杯”等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获省级以上奖励160人;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竞赛,获省级以上奖励 42人;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电脑机器人竞赛,获中学组最佳创意一等奖,被国际电脑机器人奥委会邀请代表中国参加在香港举行的国际比赛。学生劳丽诗获第二十八届奥运会双人跳台金牌、单人十米跳台银牌。参加香港(国际)武术邀请赛少年组比赛,获得金牌2枚,银牌3枚,铜牌3枚。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头脑奥林匹克电视大赛,获“银擂”奖,近三年参加全国航模比赛获金牌12枚、银牌8枚、铜牌9枚。参加全省天文知识竞赛,3名选手一举夺得省一等奖,全市仅此三人,参加“海尔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海尔”希望奖12人。
⑻ 2015年湛江市第一中学高考有多少人上一本线
今日,高考抄成绩揭晓,据悉,令袭人瞩目的湛江市文理科总分第一名双双被湛江第一中学纳入囊中,佳绩喜人。文科总分“状元”被邓影峥同学以646分夺得。理科则由陆锦鹏同学以总分693分勇夺应届考生全市第一。另外,该校高分层同学成绩突出。理科总分全省前100名中,该校占2人。理科总分680分以上学生该校共10人。分别是陆锦鹏693分、杨海韬688分、陈声健687分、林于曼685分、梁燕桓683分、沈开程682分、麦一川682分、袁怀冰681分、莫丞均681分、陈国蓝680分。理科全市前十名中,该校占七人。其中,应届考生理科全市前十名该校占九人。一本上线1007人。
【来自网络】
⑼ 湛江市第一中学去年考进清华北大的有多少人
湛江市的话里一中的话好像只有一个还是两个可以考进清华。
⑽ 湛江第一中学的师资力量
学校领导班子年富力强,敢为人先,高瞻远瞩,同心同德,在追求自身高学历高素质的基础上,依法治校、严谨治教,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扎实稳健的工作作风、科学民主的工作方法,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名师战略,在充分发挥已有骨干教师作用的同时,近几年来,学校广纳贤才,面向全国招聘优秀教师,同时奔赴全国十大著名师范大学招聘优秀毕业生,大大充实和优化了教师队伍。学校实施名师战略,鼓励教师冒尖,和谐发展,要求每一位教师做学者型、科研型教师,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市骨干教师培训和更高学历进修(其中参加省级以上骨干教师培训达22人),大力开展校本培训,学校现有68名教师就读研究生、博士课程。学校创新激励机制,开展教坛新秀、教学骨干评选活动,树立榜样,彰显先进,打造优秀的教师群体。充分发挥名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实施大循环教学,给每个青年教师予机会和平台,促使青年教师迅速提高,青年教师在市级以上学科各类竞赛中频频获奖。此外,学校对教师的工作生活关怀备至,多方筹措资金,兴建了152套教工宿舍,大力改善了教师的居住条件,使教师安居乐业。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名师战略渐入佳境,为学校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研促教,该校教师积极申报省、国家级科研课题多达20项,参与教师近200人次,部分课题已经结题,其中《中学生心理与学法一体化教育实验》获广东省首届普教科研成果一等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地理导学模式》获“创新杯”全国地理课题实验评比一等奖;《中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及激励的认知研究》获中国教育实验研究会课题一等奖等等,通过教师的普遍参与,营造了良好的教研氛围。该校平均每年获省级以上奖励的教师近70人次,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各种论文60余篇,出版各种教育教学书籍10余本。研究氛围的形成,极大的提高了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
以生促师,加快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成长。通过尖子生、特长生的培养,促使教师自主学习,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学习和共同探讨,加快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成长。聘请专家、学者到校开设讲座,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为此,学校聘请了中山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湛江师范学院等院校的专家和学者到校开设各类讲座,拓展了教师的知识面,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学校采取各种渠道促进教师成长,如涓涓春水,赢得春色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