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为什么中小学男女教师比例失调越来越严重
导致中小学教师男女比例失调的因素颇多且相当复杂,总括起来说我认为主要有五个个方面。
第一,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较低。中小学教师工作繁重,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过重的工作压力、过高的社会、家庭期望值以及舆论的求全责备使得每个教师不堪重负。而社会地位和待遇却是比较低的。古人有句话“家有三斗粮,不做孩子王”,有相当多的人认为,堂堂男子汉做个中小学教师实在太没出息了。所以,好多男子汉不到万不得已时是不会去做中小学教师的。
第二、男性认为教师职业缺乏成就感和社会认同感。多数男教师认为整天与孩子打交道没有意思,缺乏挑战性,没有成就感。同时基于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男性认为选择教师职业缺乏社会认同,被人看不起,因此在报考大学时就较少选择师范院校。即使有一些男学生当初选择了师范类专业,但到毕业时也千方百计选择“改行”,希望靠自己打拼来取得获得社会认同。
第三,就社会传统而言,男性一直都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承担着买房、赡养老人、抚养小孩等诸多压力,但我国公立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水平不高降低了教育事业对男性的职业吸引力。因此优秀男教师跳槽改行不足为奇。近几年来,男教师报考报公务员的人数逐年增加,流失的数量相可观。
第四,较长时间以来,在师范院校中,女学生的比例大大超过男学生。尽管教育部直属重点师范大学有不收学费的优惠,但优秀的男生大多不愿意报考这些师范院校,更别说报考一般的地方师范院校。据我调查,有些地方师范院校男女生人数比竟然达到1:8,有的文科专业是清一色的女生。
第五,近几年来,在衡阳市教师招考“阴盛阳衰”。男生报考人数逐年减少,女生又努力往教师队伍里钻,被录用到用人单位的教师绝大部分是女性。如衡阳市第十五中学三年来共招录了20位教师,其中男教师却只有一位。这种情况在我市的其他中小学中十分普遍。
第六,在中小学,为数不多的男教师有条件的“跳槽改行”考公务员,没有条件的,就“曲线救国”加入到教育行政管理队伍中去,脱离教育第一线。我市有一所初级中学,在岗教师60人,男教师十几人,而担任行政领导的就有9人,只有几个男教师在教学第一线作点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