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初中高中 > 日照市莒县第四中学曾任校长

日照市莒县第四中学曾任校长

发布时间:2021-01-03 09:48:58

❶ 阳高县第四中学的历任校长

魏培林、肖应光、贾建国。

❷ 高州市第四中学历任校长有哪些

我是06界毕业的,当时我们的校长是揭章武,老揭很牛B啊,是我见过最好的校长。。。好好为母校争光吧,师弟!

❸ 阳春市第四中学的历任校长

现任:2010—至今 柯明欣;
2002 —2010 邓大垠

❹ 请问莒县四中新任校长是谁联系电话谢谢!

只知道是原二中的副校长

❺ 宁波市第四中学的历任校长

浙东中学(宁波四中前身)
寿子鲲 1935.8-1944.6
俞国桢 1945.8-1949.6
宁波四中
徐季子 1952.12-1956(宁波四中第一任校长)
李贵田专 1958-1964
马 速 1965-1979
张方正属 1978.5-1990.3
周家瑞 1990.7-2003.8
章才根 2003.8-2005.8
林金妙 2005.8-2010.8
励芒伟2010.8-2013.8
邵迎春 2013.8-

❻ 日照师范学校的学校历史

1905年(清光绪31年),日照县师范传习所成立。校址在当时的奎峰书院(高等小学院内,现市招待所东侧)。主要任务是为推行新学培训师资,几年后停办。此为日照师范教育之发轫。
自民国元年至抗日战争之前,先后成立日照县单级教员养成所(高等小学院内、1912年),日照县小学初级中学附设师范班(1930年)。课程设置除与高小、初中课程大致相同外,另设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法、乡村教育及实习课等,为“该县小学师资过于缺乏”(1930年山东省视学员孙宝贤语)培训师资。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期间,1943年春,在原县中旧址建立师范讲习所。1945年春,日寇撤至县城,占用该校校舍,学校停办。此后,县民主政府为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和提高,在向滨海中学、滨中中学师范部输送大批人员学习的同时,于大坡区大岭村创办短期师范(1944年),主要招收有一定文化程度的社会青年和在职教师,两期有102人结业,分配至各抗日小学任教。后于1947年7月(于巨峰区贾家桃园村)成立日照师范,主要招收贫雇农出身的青年。由各村贫雇农小组保送,免试入学。9月,学校迁至梭罗树村,是年年底停办。其间培养的学员绝大部分投身于革命战争和根据地教育事业,为日照地区的革命战争和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涌现出一批优秀人物。郭志一烈士是其中的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步恢复,日照的师范教育也得以迅速发展,步入了正规化的发展道路。
1952年8月,在日照中学添招四个速成师范班(校址在涛雒镇)。校长由冯星垣代理。招收学生200人,原定修业一年,后因急需教师,学习半年后,从中挑选150人提前于9月下旬结业并参加教育工作。余者转第六速成师范继续学习。
1952年10月,在城关完小(现城关一小)成立沂水专署第六速成师范。张惠庭任校长。学生由原先从速成班转来的41人组成第一级,另新招两个班,计100人、为第二级,两级学生分别于1953年初和同年的暑期毕业。学校也随之停办。是为山东省日照师范学校前身。
该时期毕业生,除第六速成师范第二级学生大部分配至邮电、银行部门工作外,其余绝大部分分配做教学工作,为建国初期的日照教育事业起了奠基的作用,涌现出一批优秀模范人物和功臣。如刘加喜,系1952年速成师范班毕业生,因其工作突出,曾于1960年被评为全国文教系统先进工作者,参加了全国文教群英会,并出席了周恩来总理举行的宴会。
1956年,在原日照中学旧址(现日照市涛雒镇。此时日照中学已迁址县城)建山东省日照师范学校。校名由此而始,称谓至今。校长由著名教育专家徐子真担任。学校当年招收三年制初级师范四个班,学生208人,教师22人。是年9月1日正式开学。这届学生提前于1958年暑假毕业,学校遂迁址日照城西岭(今校址)。
1958年,学校占地54亩,建筑面积5331年方米,12个教学班的规模。当年招收第一届中师四个班,168人,学制三年。同时招收一年制初师速成班四个,学生204人,教师增至34人。县委宣传部长郭长芳兼任校长,吕明文任教导主任,主持学校工作。
1959年秋,第一届初速师学生毕业。学校招收第二届中师四个班,学生176个,同时招收一年制初速师两个班,学生104人,一年制中速师两个班,学生89人,全校达到12个教学班。学生537人,教师44人。是年,吕明文被提任为专职副校长。
1960年,第三届中师四个班招讫,原定12个中师班的规模已具,不再招收速师班。1961年,第一届中师学生毕业、分配工作。因国民经济暂时困难,学校根据省教育厅意见,停止招生。1962年,第二届中师学生毕业,第三届学生下放回乡,学校也随之停办。
自学校初创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是日照师范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当时虽然办学条件极为简陋,师生生活困难,但由于全校一心、群策群力、艰苦创业,使教学质量得到良好的保证,为日照的小学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师资力量。
1970年学校初步恢复,由当时“县革委”教育组直接管理,举办教师短训班。1973年起,招收“工农兵学员”,学制两年(其中76级为一年)。至1976年,共招生400余人。
1977年冬,招生考试制度恢复,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两年(77级为春季始业,1978年3月入学,1979年12月毕业)。至1980年,共招收二年制中师生13个班,572人(其中1980年招收小学民办教师2个班,84人)。1980年秋,临沂地区师范学校合并,日照师范招生范围由本县扩大到莒县、莒南、临沂、沂水、临沭等县市,学校同时由县直单位上升为地直单位,直接由临沂行暑教育局管理。此一时期,校长由马芹远(1977年到任)、修仕仁(1979年到任)担任。
这期间,全国教育刚刚从“文革”浩劫的低谷中走出。学校领导带领全校师生克服重重困难,整顿教学秩序,重建校园,为后来学校工作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中师毕业生,他们中绝大多数已成为日照教育战线上的骨干,有许多走上了各级教育的领导岗位,取得骄人的业绩。77级毕业生张传若是其中的代表。该同学自毕业后,从教学第一线崛起,在历史教学中取得突破性成就。此后,在主持全市教研工作中,成绩斐然,成为日照市拔尖人才和全国教育系统优秀工作者。担任全国“目标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山东省“中学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在支援新疆教育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了自治区政府的高度评价,被授予“省级优秀援疆干部”的光荣称号。现任日照市教育局副局长,日照市广播电视大学校长。
1981年,学校恢复招收初中毕业生。至1989年,共招三年制中师生39个班,1757人。这期间,由修仕仁、丛海滋(1985年到任)任校长。此后,学校党组织由支部委员会改为总支委员会。1985年1月,学校升为副处级单位。此一时期,教材使用全国统编三年制中师教材,学校建立建全规章制度。在教学中大力倡导“过教学质量关”,在学生中实施《中师生守则》,并创造性的试行“四百分评比制度”(即通过学习、品德、纪律、卫生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提出了思想品德教育和管理 工作围绕教学工作展开的总体思路。学校工作开始逐步走上了规范、有序的发展轨道,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整体素质居全地区前列,毕业生质量有进一步提高,日照小学界的特级教师大都出自这一时期日照师范培养的毕业生。
此时期学校的发展,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学校的迅速崛起和新时期“三步走战略”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日照市升格为地级市后。1990年学校重新归属日照市管辖,随之升为正处级单位。李永亭到任,担任副校长兼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学校工作。市委、市府对师范建设极为重视,并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师范学校的发展。为日照师范的第二次创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而对新的形势,校领导针对学校“基础差、底子薄”的现状,提出了“高点起步,跳跃发展”的具有前瞻性的决策。在校舍改造、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改革上掀起了二次创业的高潮。四月,全校第一座教学大楼破土动工,标志着“师范岭”没有楼房建筑的历史结束,学校标准化建设由此拉开了序幕。
1991年,学校面貌有了较大改观。被评为“县级文明单位”。
1993年,学校在市委、市府的支持下,广泛争取社会力量办学,大力筹措资金,校改步伐加快,教学楼、第一座教工宿舍楼、音乐楼等相继落成,启用。是年,傅永忠到任,任副校长。
1994年初,学校通过省教委对城镇学校校舍改造的验收,标准化建设的任务基本完成。是年夏,傅永忠任副校长,全面主持学校工作。
自1990年至1994年,学校共招收普师23个班,1026人。民师9个班,411人。招生范围为东港区、莒县、五莲、岚山工委等区县。其间,于1993年,招收职业中专班(美术装潢专业),学生50人。经计委批准,开始举办体育中专班,填补了日照市体育中专的空白。
此时期,学校实施新教学方案(“四大块”),初步建构起“一为主、四结合”的教学模式,强化中师教学常规的要求,增大教学基本功训练的力度,加强了教育教学中的“目标管理和引进竞争机制”,实行勤、量、质、绩四位一体的考评制度。思想品德教育坚持“树人为先”的指导思想,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在“三个面向”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

❼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第四中学怎么样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第四中学,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第四中学更多信息和资讯。

❽ 山东日照都有那些名人还有他们的大体介绍

历代日照市名人:
1、项橐 项橐(xiang tuo),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位神童,生于日照市岚山区碑廓镇北7公里圣公山下的竹河崖,并有“钢铁不入,用茅草叶劙”的超凡故事。曾被大圣人孔子叩拜为师。《三字经》记述:“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后世尊项橐为圣公,山因而得其名。
2、姜太公 姜尚(前1128~前1015),字子牙,吕氏,一名望,尊称太公望,武王尊之号为“师尚父”,世称 “姜太公”,汉族(华夏族),“海曲城有东吕乡东吕里,太公望所出也”(今山东日照)人。
姜太公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3、吕母 吕母(?—公元18年),女,琅琊海曲(今日照)人,是一个财产俱丰的富户。她是西汉末年最早反抗王莽统治的农民起义领袖之一,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的女领袖。
吕母为西汉、新莽时期的日照起义军女首领,曾经率领大军破县城,杀贪官。起义军后来归附“赤眉军”。是中国第一个农民起义女领袖。
4、刘勰 刘勰(约公元465——520),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理论家。祖籍山东莒县(今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东莞镇 大沈庄(大沈刘庄)。他曾官县令、步兵校尉、宫中通事舍人,颇有清名。晚年在山东莒县 浮来山创办(北)定林寺。刘勰虽任多官职,但其名不以官显,却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龙》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和文学批评史上不可或缺的地位。
5、焦竑(1540-1620年),字弱侯,号漪园、澹园,山东日照(今日照市东港区西湖镇大花崖村)人。明万历进士第一,官翰林院修撰,后曾任南京司业。明代著名学者,著作甚丰,有《澹园集》(正、续编)、《焦氏笔乘》、《焦氏类村》、《国朝献征录》、《国乐经籍志》、《老子翼》、《庄子翼》等。
6、王尽美 王尽美,原名王瑞俊,1898年6月出生于山东莒县(今属日照),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是山东党组织早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1919年参加五四爱国运动,被推举为山东学生联合会负责人之一。1920年3月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后,被发展为外埠会员。同年冬,与邓恩铭等人发起成立励新学会,出版《励新》半月刊。
7、宋平 宋平,1917年4月,生于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招贤镇大罗庄村。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清华大学肄业;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延安中央党校教务处干事,延安马列学院组织科科长,教育处处长,中央党务研究室秘书,重庆《新华日报》社资料室主任、编辑部秘书长,新华社重庆、南京总分社负责人,周恩来同志的政治秘书,哈尔滨市区委副书记、总工会宣传部部长。
8、丁肇中 丁肇中(Samuel Chao Chung Ting )(1936年1月27日- ),美国实验物理学家。汉族,华裔美国人,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197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以和自己中文姓氏“丁”类似的英文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9、尹衍梁 尹衍梁,1950年8月16日出生,原籍山东省日照市。台湾中国文化学院历史系、美国国际棉业学校毕业,台湾大学商学研究所硕士。 曾任润泰集团董事长,于1993年辞职。后任润泰集团总裁,并任润泰工业公司常务董事兼总经理、润泰租赁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润泰建设公司董事长,润泰染织厂公司、润泰广告公司、润泰营造公司常务监事。是台湾知名的青年企业家、润泰工业企业集团核心人物。主要事业为润泰集团(大润发),1995年财富净值分别是175亿新台币,在台湾100家大富豪排名榜上名列第20位。1989年曾出资成立“光华教育基金”,并任总干事。与北京大学合办光华管理学院,任董事。

阅读全文

与日照市莒县第四中学曾任校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睢宁县第一中学北校区 浏览:349
道里小学中学排名 浏览:226
辽宁重点中学分数线 浏览:174
临夏回民中学2018分数线 浏览:683
合肥市包河区外国语实验中学 浏览:477
龙川实验中学公路改造 浏览:844
呼和浩特中学上下课时间表 浏览:300
2018年沈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 浏览:687
龙川县登云中学校长 浏览:863
北仑中学招生简章 浏览:473
长安一民中学上课时间 浏览:833
盱眙中学2015高考成绩 浏览:284
中学生手球锦标赛 浏览:377
辽宁省实验中学魏民 浏览:670
2018江浦高级中学录取名单 浏览:305
洛阳2019年中学招生信息 浏览:220
蔡家坡初级中学电话 浏览:903
三门启超中学招聘2018 浏览:572
郴州市第三中学贴吧 浏览:716
2019北镇中学分数线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