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毛坦厂中学2014届何飞考取了吗
在高考的纪录片里面,何飞最后考上了一个三本院校,而那个保安队长家的儿子考了526,超出一本线很多,上了重点。
希望对你有帮助
② 如何评价央视六集纪录片《高考》
第一次如此认来真回答
嗯,片子拍自的时候我刚好在毛中复读,拍我们班的时候老师学生都不怎么轻松
(数学老师还讲错了题目,等拍摄走了才反应过来)
那个在办公室教训几个男生的就是我们班主任
但是我最想讲的是片子中有一节生物课,但我看到了我们班同学(老子是文科生) 这片子剪的o(︶︿︶)o
但对于毛坦厂中学,我的感激大于那些日子里的愤恨,不仅仅是它把我带到一个本不属于我的地方,一年的经历是我这辈子也忘不了的
感谢毛中
③ 《高考》纪录片以什么背景
每一个普通的孩子都想改变自己的命运,而高考则是最好的捷径。理想在奋斗与激情中前进,人生在选择与困惑中成长,在欢笑中闪耀、在泪水中浮现的,是关于教育和现实的思考。高考是每个想要进入大学的孩子必须要经历的一道坎,跨过去了,便是柳暗花明。
④ 观《高考记录片》有感作文
8月19日,我在微信当中看了六集的《高考》视频,看过后深有感触。
一、二集是讲述毛坦厂中学的日与夜
安徽毛坦厂中学被称为亚洲最大高考工厂的高中,学校位于安徽省的一个小镇上,每年都会有上万名学生参加高考,他们中的三分之二是高考复读生,这里常年租住着数万名陪读家长,她们大多数来自农村和西部城镇,小镇和学校形成了一个高考镇 ,孩子成了他们生活中的全部。
2014年1月10日,星期六,距离考试还有140天,中午,陪读家长把饭送到校门外,学生的吃饭时间约为10分钟。
吴俊是毛坦厂中学的保安队长,他说:从他爷爷到他这一辈家里没有一个大学生,所以他很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考上大学,孩子几乎成了所有家长最后的希望。校外陪读家长等待午时才能放学的孩子们,因为他们知道只有高考才可以改变孩子一生的命运,才可以改变现有的生活。
程老师说:拯救一个孩子就等于拯救一个家庭,只希望她们这一代可以比他们的父母过的好一些!2014年高考这天,孩子们迎来了他们一生当中的巨大考验,考场外挤满了家长,门外的家长似乎比孩子更加紧张,这一刻仿佛时间都凝固了,因为对他们来说,这不仅仅代表着一次考试,更意味着孩子和家长的梦想和三年来的艰辛努力。
20天后,高考成绩出来了,家长们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感动的流泪了,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他们为了孩子实在付出了太多的心血了,孩子终于不负众望的完成了他们共同的梦想,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孩子和家长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
我非常喜欢视频中老师的一段话:
很多人怎么讲呢,受了毛中的惠,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就是刚才有人说,毛中灭杀人性,但是大部分人说,苦难是人生的老师,没有苦难,这样人就是温室里的花朵,他禁不住风吹雨打,你将来到社会上,谁能把你当公主,谁能把你当王子,你在家是公主啊?你在家是王子啊?你到社会上,社会很残酷,社会是残酷的!今天不是人,明天人上人,我就觉得,人生必须要经历一些苦难,毛中就是给你提供了一个苦难的课堂,高考成功了,家长乐了,孩子找上好工作了,成立一个好家庭了,有什么不好呢?毛中何罪之有?谁请你到毛中来的,在你没来毛中之前,你就知道毛中很恐怖,为什么还把孩子往恐怖的学校带?磨出雪亮的钢刀,冲向隐形的战场。金榜题名,舍我其谁。(第二集20分钟之后讲话)
比起他们,我们是不是轻松了很多、幸福了很多呢?
第三集久牵的孩子
是回到家乡参加高考还是留在从小生活的城市,留与不留成了孩子们最大的难题, 在纪录片中一部分的人选择了留下,一旦选择了留下来就要接受没有大学文凭的待遇,想要改变就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但无论怎么选择都无法逃避高考的压力,只是大城市多了一些我们想要的机遇和更好的生活,他们努力的寻找着共同的出路,背负着自己的梦想和父母的期望 ,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第四集讲述了大山里的孩子
中国有太多太多像她一样在大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才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才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走出大山才是改变现有生活的唯一方式,纪录片中的她,是个懂事的孩子,而她的叔叔婶婶则是善良,朴实的人,为了侄女儿的学费,卖掉了家里所有的东西,只为了他的侄女将来能够过上好的生活,考上一个好的大学,即便是亲生父母所做的也不过如此吧。
片尾,奶奶没能等到孙女的寒假便因病去世了,老人家用自己的信念强撑到了最后,只是为了听到孙女考上大学的消息,当大学考上了,又还有什么可以支撑她活下去呢!我所感动的是生活的苦难,艰难的等候,令人震撼的亲情。
第五集留学大潮
2014年中国有45万人选择出国留学,人们俗称留学考试为洋高考,俨然这又是另外一种高考同样是奋斗和追求潮流汹涌,我们关注高考,也把目光投注在那些转身离去的身影,自费留学欧美。
4年的经济成本大约需要150万人民币,可是文化和心理上的准备却无法衡量,很多人早早选择了国际学校,期待为将来的国外生活做好准备,在这些国际学校里,中文课渐渐边缘化。
这一集我没有仔细看,因为这个成本就是我现在不可企及的天文数字。
最后一集论述了校长的选择
或许是记录片的重点,教育的改革,这里采用了两个高中做对比,一个是河北精中,一个是北大附中,精中代表了像毛坦厂这样的二三线城市,他面对的教育资源有限,只能按照现在现有的模式去改革,而北大附中则是代表了那些教育资源优越的高中,他们能做到的则是更多的选择,在各个方面做出改革。但最主要的应该是对两所学校教育的认可。
看完之后,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拼命!也知道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更懂得对于我们普通家庭,只有学习才是改变现有生活的唯一方式,也只有学习才可以给予你以后更好的生活。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或许明天是美好的,但很多人已经倒在今天。
在学习的这条道路上并不拥挤,每个人的机会都是平等的。让我们用今日的努力拼搏,换取明日的惊涛骇浪,将不可能变成可能吧!
⑤ 高考,一场影响亿万中国人命运的考试,如何评价CCTV9纪录片《高考》
这部片子被认为迄今为止中国最好的关于高考的纪录片,豆瓣评分高达8.9。
整部纪录片分为六集,每集五十分钟,选取了中国社会不同的高考人群,从不同角度向我们展现了在高考面前不同群体的不同表现。
他们经历过一次失败,选择复读,就一个字,拼。去年拼不过,来这里再拼一年。这里的学生,时刻紧绷着神经,压力太大了,情绪一不小心就彻底崩溃。比如,复读班的女孩何飞,因为成绩不好心情焦虑,几度失控哭泣。难,难受、困难。放弃高考吗?当然不,得继续。
如果喜欢小编的话记得点赞留言哦。
⑥ 想了解《高考》纪录片节目的简介吗
⑦ 高考大型纪录片毛坛厂中学
据报道,毛坦厂中学及其复读中学金安中学每年参加高考人数约一万余人,每年高考前,“万人送考”成为闻名遐迩的“高考景观”。近年来,该校部分考生复读生返回原籍地考试,考生规模略有减小,但送考阵势依然不减。
造就毛中神话的是高考达线率。今年高考,毛中达线本科人数再次突破1万人大关,本科达线率高达92%。教导主任余存宝说:“去年入校时补习中心学生平均分是380多分,后来高考平均分469分,平均涨了89分,个别基础好的孩子涨了200多分。 ”复读生在补习中心复读后高考分数上的突破,让毛中成为一些学生和家长心目中的高考“圣地”。
⑧ 高考纪录片里,上一届的复读学生怎么回忆在毛坦厂的生活
毛坦厂中学位于抄安徽省六安市毛袭坦厂镇,是安徽省一所省级重点高级中学。该校成立于1939年,1952年改为公立,校名为六安县第二初级中学,史称“六安二中”;1960年,创办高中部,更名为六安县毛坦厂中学;1992年,县市合并,学校更名为六安市毛坦厂中学;1999年12月,成为六安市首批市级“示范高中”之一;2001年12月争创省级“示范高中”成功。[1] 截至2015年11月,学校占地1500余亩,教职工780余人,教学班200多个,在校生近2万人。[2] 由于学校办学规模庞大,2013年高考出现数万家长送考场面,而备受社会关注。[3] 学校被称为“超级中学”,“亚洲最大高考工厂”。[4]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播出后,毛坦厂中学名声大噪,为全国人民所熟知。
⑨ cctv9高考纪录片毛坦厂的日与夜百度云
请问你问的是什么?毛坦厂中学离我这很近,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毛坦厂镇很有名的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