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高考分数 > 新高考中学

新高考中学

发布时间:2020-12-06 03:00:53

Ⅰ 新高考形势下中学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引言
关于目前新一轮高考制度的改革,早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就提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明确规定除了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成绩之外还需要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14科目,任选三科的学业水平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成绩高的科目计入高考总成绩中。在这个《决定》中,历史科目表面上是不参加高考的,并不是所有中学生会自主选择历史科目。同时现实生活中,一些家长认为历史学科是冷门学科,而且文科没有理科好找工作,所以在选择科目的时候会让学生选择理科科目。这就为中学历史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历史教学中注重对中学生学习历史心理进行研究是势在必行的,尤其是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目前高中生历史学习兴趣的缺乏
学习兴趣是学习需要的表现形式,所谓的求知欲、好奇心、爱好等都是兴趣的体现。[1]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无论是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积累,还是学科学习能力的发展,以及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的养成,都是伴随着学生的心理活动的。”
首先,现行高考制度,历史科目是和政治 、地理综合考试的。所以高中阶段大多数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结果更为关注,将历史学习成绩与自身以后的发展联系起来,其间接兴趣较为明显。所以历史学科成绩好的同学,基本上对历史学习也感兴趣。
其次,学生从始至终都认为历史是“背多分”,死记硬背的多,并不像理科有挑战性。同时在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理科的选择面更广,就业面更广。所以文理分科的时候,毅然选择理科。例如,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文科班就只设了两个班,高一文科总人数91人,可以看出社会上对于文科并不看重。
再次,虽然高一、高二理科班也会学习历史,并有同学对历史学习有着表面层次的感兴趣,觉得历史故事性很强,可以将历史故事作为紧张学习的添加剂。大多数理科生在他们所谓的副科课堂上会选择做主科的作业,忽视历史课。
最后,同时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也重点关注高考的考点,注重教学时间。而忽视历史的故事性与情境性,以至于整个历史教学相对是比较枯燥的。所以即使文科班的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大都不浓厚,这与中学历史教学是密切相关的。毕竟,高中生在紧张时间里接收历史信息,教师是主要的来源之一。
现行中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大都是来自于高考的压迫,对历史学习兴趣缺乏,随着新一轮高考制度的改革,是否激发高中生历史学习兴趣呢?
三、新高考制度的改革对历史学科的挑战
在新一轮高考模式改革下高中生不再像现行文理科进行捆绑式考试,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兴趣和特长,扬长避短发挥特长。同时结合一些高校在招生对科目成绩的要求,所以历史学科也是不能够忽视的。

四、中学历史教师在新高考制度改革下如何提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在新高考改革的形势下,由于学生有自主选择权,所以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
首先,师生需要建立信任的关系。鉴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喜欢历史但是不喜欢历史课的情况,师生建立信任关系,是学生主动学习重要的一步。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会使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兴趣浓厚;然而,师生关系僵化,就使学生出现逆反心理,对任课教师和所教的学科引起倦怠和反感。
其次,提高历史教师的教学能力。历史教师教学能力包括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讲解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运用、课堂教学氛围等。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时学生会因为历史教师在课堂中形象生动的教学而被打动。因此,历史教师不仅要丰富自身的历史内涵,提高教学手段,挖掘教学内容的特点,注重创设教学情境。充分了解学生的阶段学习心理特征。如,在新高考改革下,学生选择历史作为高考科目,那么在讲授历史课时不仅要知识点和情境性相结合,而且还需要教师侃侃而谈、轻松的语言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教师的魅力一般都是在课堂上而展现出来的。 再次,教师在教学中应有积极情感态度和适当的威信。教师的心态、情感在教学中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因此,在历史教学中首先教师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方能带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课堂中教师的情绪很容易带动学生的情绪。同时教师需要适当威信,让学生不自觉对教师产生敬畏、信服之情,进而使学生主动学习历史,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最后,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评价。“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第斯多惠语)[4]在课堂适时给予学生积极评价会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信心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轻松愉快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结语
在新高考制度改革虽然给历史学科带来了不少的冲击,但也是一种挑战。是教师对自己的挑战,挑战如何更好地做到知识与故事相结合,如何脱离现行只求结果枯燥的教学模式,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本文就新高考改革的形势下,中学历史教师将要面临的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进行了浅显的分析,希望在将来的教学中,教师能够在巨大的压力不断发展、完善自己。

Ⅱ 新高考下中学生面临什么样的问题志愿填报加盟会怎样

新高考中学生面临四大问题:
第一,普通高中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从原来的整齐划一转变为全面而又个性的发展,且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同。浙江这几年通过调研发现, 90% 以上的教师和学生赞同自主选择课程,有 85% 左右的学生表示喜欢选课走班,愿意两次考试。

第二,从学生的学习来看,从原来的指令性转变为有选择的学习。因为这一轮新高考改革最 大的亮点就是选择性。跟其它公布方案的省份相比,浙江的选择性是最 大的,不仅学生的考试科目可以选择,考试时间也可以选择。正因为有了这样大的选择性,所以在这几年的新高考改革当中,就必然产生了一生一课表、赋分制度、生涯规划、选课走班等一系列举措。

第三,学校的办学来看,从原来的千校一面逐渐向多样化、特色化转变。这一轮的新高考改革,其实对我们普通高中来说,也是一次新的洗牌。一些原来在省内有较大影响,升学率很高的学校,可能没有踏准节奏,在短短的几年当中,变得不再那么优秀了。反过来,有一批学科专长的,办学有特色的学校,一下子就脱颖而出。

第四,高校招生模式来看,从以考分为主的统一录取转变为多元的录取方式。现在我们浙江三位一体、自主招生、高考录取三种并行,仅以高考分数录取的人数也越来越少,而其他两种的录取比例人数在逐渐的增加,尤其是高水平大学在浙江的招生更为明显。

Ⅲ 新高考下,中学数学教师如何培养

一般报师范类大学的数学系,不过现在其它大学也可以,只要你能取得高中数学教师资格证,就可以。

Ⅳ 新高考,学科选择和大学专业,我们到底如何选

很多啊,今年公布了各个高中一本人数,除了二中、三中,还有武鸣高中:专756人一本、宾阳中学:728人、邕宁属高中:503、横县中学 294、广西大学附中:293、南宁三十三中:267、广西民族高中:270、广西希望高中:155、南宁36中 :137、南宁市东盟中学:119、南宁八中 108、马山中学 80、宾阳高中: 66、南宁一中:50、北大附中(南宁):46、沛鸿中学 45、南宁龙翔学校:36、南宁二十六中学:33、横县二高:31、南宁十四中:22、南宁43中: 20、南宁42中:10、武鸣中学:9、南宁四中:7、南宁十九中:6 、南宁41中:1、南宁34中:1、南宁29中:1、南宁15中:1、南宁十中:1、南宁九中:1

Ⅳ 什么是新高考

目前全国复有两个地方在试点新制高考改革,分别是浙江和上海,在今后会推广到更多的省市。
新高考有选考和学考之分,选考为7选3(浙江),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七门中选出三门做高考科目,剩下的科目将作为学考,学考就是高中结业考试,只要及格即可毕业。
选考的考试时间不再只是每年的6月份,在高中阶段,你都可以你参加选考考试或学考考试。
反正规则好复杂,我也是研究了挺久了,查了好多资料,最后发现一个很好的规则讲解文章才搞懂的,如果你要我可以发给你。

Ⅵ 新高考加盟中学生生涯规划为什么依赖测评

2013年盖洛普《全球员工敬业度调查报告》得到这样的一组数据:26%的中国员工长期处于消极怠工状态,68%对工作漠不关心,在中国仅有6%的员工称得上是真正的敬业。
更为触目心惊的是:中国的大一新生超过75%对自己的专业满意度低、大学退学率逐年升高,在2015年已高达3.8%、超过18万人/年,大学生毕业后三年65%从事非本专业的工作,学无所用。很多研究表明,职场迷茫、职业倦怠等问题,根源就在于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的缺失。而国内教育的现状却是生涯教育的理念与发展缺乏足够重视、教育市场的盲目跟风,使得学业规划、职业生涯迷茫的人数逐年只增不降。
当下我国正在面临经济转型、经济增速放缓等发展压力以及引起的诸多社会问题,急需大量的新型人才补充,所谓经济转型,教育先行,使得生涯规划项目应运而生。
目前市面上的测评工具维度单一、缺乏常模数据对比,而且不考虑个人的兴趣倾向、认知潜能、人格特性等方面去综合判断,得出的结果其实是不具有参考性的,甚至会“误入歧途”。如何选择有效的学马教育测评工具、正确理解测评工具的作用以及如何准确解读测评结果,都需要谨慎而为。学业/职业规划是以实现个人的发展成就最大化为目的,通过对个人兴趣、能力和个人发展目标的有效管理来实现个人发展愿望。职业测评仅是职业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工具,但测评绝不能等同于职业规划。没有一个重要且关键的解读师正确的引导,是很难知道正确的结果导向的。

Ⅶ 中学生怎样应对新高考改革

老师肯定会帮你的,要适应,随机应变就好!每年几乎都有改革,我也是慢慢走过来的,车到山前必有路!

Ⅷ 湖南新高考中学考成绩按比例计入高考总分吗

湖南新高考中学考成绩,
合格性部分不计入高考总分。
选择性部分,
按实际分数线计入高考总分,
并不是按比例。

Ⅸ 皖西当代中学有没有参加新高考就是那个3+3模式的高考

在高抄考形式上,实施“语数外成袭绩+三科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这一“3+3模式”,让学生有了自主选择权,让高考从“标配模式”走向“自选模式”,无疑更加有利于高考公平,也有利于培养考生的特长,真正实现向素质教育的迈步。在“3+3模式”中,又分别实现了两大更加公平的考核模式:一是“两次机会”。即实现两次统一考试,然后综合评定成绩。这避免了“一考定终身”的局限和弊病。二是“统一考试成绩+综合评定成绩”的考核模式,打破了考试为唯一评价方式的弊端。尽管从教育总体要求和素质教育的总改革目标上而言,“3+3模式”也好,“两次机会”、“不分文理”也好,其进步和意义无疑都是有限的,都没有跳出“以考试成绩作为考核标准”的应试化局限。但相对而言,这种“3+3模式”的改革明显已经是一大进步,为众多考生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权,有利于推进教育公平与进步。

Ⅹ 新高考方案对中学教师教学能力有什么新要求

新高考方案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它关系每个家庭的切身利益、每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关系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教师专业成长,因此准确传达、解读新高考方案十分必要。为认真做好新高考方案的宣讲工作,教育局提出如下意见,请各校贯彻执行。
1.认真做好教师层面的宣讲工作。要通过教师个人自学,学校组织解读等方式,在教师队伍中深入宣传新高考方案的内容、变化、理念,尤其要让教师认识到新高考方案对教师课程能力、教学能力、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能力等方面提出的新挑战,切实增强教师顺应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紧迫性。
2.准确做好学生层面的宣讲工作。及时将《解读》发放到每一位学生手中,通过集会、班主任讲解等方式,向学生准确介绍新高考方案,既要让学生看到新高考方案给学生带来自主选择、个性发展的机遇,又要让学生认识到新方案对他们在职业规划、兴趣发展、学科选择、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带来的挑战,让学生增强学习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来。
3.耐心做好家长层需的宣讲工作。通过家长会、《告家长书》、电话咨询服务等方式,及时向高一学生家长介绍新高考方案内容,传达新方案精神,耐心为家长解答提问,解除顾虑。努力通过宣讲,让家长看到新方案的进步之处,看到学校顺应新方案的积极举措,增强家长对新方案的认同。同时让他们认识新方案对人才培养、学生学习、家庭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帮助他们转变教育观念,支持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4.精心研究制订学校顺应新高考的教育教学改革举措。学校要及时召开会议,专题部署研究新高考背景下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方案与工作策略,认真评估新高考将会给学校带来的新问题,及时了解周边区县学校积极举措,做到早准备,早应对。当前,各校应以课程建设为重点做好高一年级的新高考对接工作,并抓紧抓实做好《中学生生涯规划》课程实施、必修课走班教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调整后)的落实等项工作。

阅读全文

与新高考中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睢宁县第一中学北校区 浏览:349
道里小学中学排名 浏览:226
辽宁重点中学分数线 浏览:174
临夏回民中学2018分数线 浏览:683
合肥市包河区外国语实验中学 浏览:477
龙川实验中学公路改造 浏览:844
呼和浩特中学上下课时间表 浏览:300
2018年沈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 浏览:687
龙川县登云中学校长 浏览:863
北仑中学招生简章 浏览:473
长安一民中学上课时间 浏览:833
盱眙中学2015高考成绩 浏览:284
中学生手球锦标赛 浏览:377
辽宁省实验中学魏民 浏览:670
2018江浦高级中学录取名单 浏览:305
洛阳2019年中学招生信息 浏览:220
蔡家坡初级中学电话 浏览:903
三门启超中学招聘2018 浏览:572
郴州市第三中学贴吧 浏览:716
2019北镇中学分数线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