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今年中考考了499,西安城六区内有什么可选的重点中学呢恳求各位给出出主意啊,ORZ 要 认真回答 谢谢了!
呃。。。陕建一中已于两年多以前倒闭 改为私营学校了。。。。
我认为六中不错 省级重点 我是那里毕业的 当时我们那几届学生现在都混得不错
学校虽然不大 但袭旅孙是环境和学习氛围很好 在西安市也算相当有口碑的 只是不知道今年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我当时上的时候分数不太够 托了很多熟人 走了很多关系才进去 现在看来当时真的没有白费功夫 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真的可以改造一个人。。。
如果有条件 即使分数不够 哪怕多花一点钱 尽量上好一些的学校 你不会后悔的。。。
仅供参考 这种人生大事还是要自己拿主意 多去一些学校看看转转 虽然这样不能完全了解某个学校 但还是可以有所体会的。。
仔镇神细看了拍链一下LS所说的中学 都是市级重点以及私营学校 话说中考录取没有高考的那么严格 所以以你的分数 有可能的话让家里人花点钱托托熟人进省级重点吧 环境氛围真的差很多。。。
② 西安市新城六区2020年中考考了508分能上五区二县高中吗
1.西安2020年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录取猛贺最低控制线为枝脊派509分。
2.同学的野拆508分,没有上最低控制线,看看只能是自费读啦。
③ 西安的好一点的高中的录取线大概是多少460分以上的高中
西安市重点中学历年中考录取分数线(2005至2010年)2010年西安重点中学录取分数线西工大附中594西安铁一中 589西安交大附谨团中581西安高新一中 577西安铁一国际 575陕西师大附中 575西安中学 570西安市一中 567西安市八十三中 563西安市高级中学 559唐南中学 550西北大学附中 549西安市第三中学 545西电附中 544西安八十九中学 541西安二十六中学 538西安八十五中学 535西安庆安中学 534西光中学 533远东一中 530西安市七十中学 522西安建大附中 521西安航天中学 521西安市第六中学 516黄河中学 513交大二附中 512西安市第八中学 509西安市远东二中 506西安市育才中学 500西安华山中学 494西电中学 492西安市第八十二中学 491西安市第十中学 485长安大学大附中 484西安市第六十六中 482五环 479西安市第四十四中学 478中铁 474西安市第七十五中学 473英才 470西安市四棉子校 470东元路 465西安市三十中学 463西安市西航 461东方中学 458西安市五十三中学 456昆仑中学 453西安市三十八中学 451西安市庆华中学 450交大阳光 449西京 449含光 446车辆 443西安市三十四中学 438外语学校 433博迪中学 431自立中学 430兴华 中学430西城 中学430西安市六十四中学 4302009年西安中考部分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
(成绩为体育分(满分50)+文化课(满分550),不包括英语听力,实验)
1 西铁一中 566
2 西工大附中 565
3 高新一中(本部) 560
4 西安交大附中 558
5 陕西师大附中 553
6 高新一中(国际部) 552
7 西安中学 550
8 西安市第1中学 542
9 西安市第83中学 531
10 西安高级中学 529
11 唐南中学 529
12 西北大学附中 526
13 西电科大附中 521
14 西安市第85中学 517
15 西安市第89中学 516
16 西安市第3中学 514
17 航天中学 513
18 黄河中学 511
19 西安市第26中学 511
20 庆安中学 509
21 西光中学祥孙橘 507
22 远东一中 503
23 西安市第6中学 500
24 西安市第70中学 500
25 交大二附中 496
26 远东二中 496
27 建科大附中 494
28 华山中学 486
29 西安市第8中学 485
30 西电一中 485
31 五环中学 481
32 育才中学 478
33 西安市第10中学 476
34 西安市第44中学 470
35 西安市第66中学 468
36 东方中学 463
37 西安市第75中学 461
38 长凯氏安大学附中 455
39 西安市第82中学 453
40 中铁中学 452
41 英才中学 447
42 西安市第38中学 445
43 西安市第30中学 444
44 西安市第34中学 431
45 西安市第64中学 413
46 省建一中 410
2008年西安中考部分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
1 西工大附中 511
2 西铁一中 511
3 高新一中 509
4 西安交大附中 508 择校 501
5 陕西师大附中 501 择校 491
6 西安中学 498
7 西安市第1中学 486
8 西安高级中学 483
9 西安市第83中学 478 择校 470
10 西北大学附中 476
11 西安市第85中学 466 择校 450
12 西安市第3中学 463
2007年
西工大附中 518
西铁一中 517
西安交大附中 514
高新一中 516
西安中学 509
陕西师大附中 503
西安市第83中学 481
西安高级中学 494
西北大学附中 487
西安市第1中学 490
西安市第89中学 480
西安市第26中学 472
西电附中
西安市第6中学 468
西安市第85中学 461
黄河中学 464
西安市第3中学 469
西光中学 459
华山中学 445
东方中学 406
西安市第70中学 457
庆安中学 461
西安市第44中学 404
2006年----对应2009年高考
西工大附中519
师大附中508
高新一中511 其余不详2005年(不含体育分)----可以对应2008年高考成绩看一下。
西工大附中573分
西安铁一中561分
交大附中560分
高新一中558分
西安中学555分
师大附中551分附录:2008西安各重点中学中考分数线预测 2008西安各重点中学中考分数线预测(满分555,不含听力)
西工大附中:525
西铁一中:517(有人说会低,说我无知无畏,那么就调整为510吧,省得人家省报jizhe说我误导)
西安中学:510(500)
交大附中:515
师大附中:507(500)(最新消息,统招分数预计在495以上--08年7月21日上午)西安83中:510(调整为480,为我的失误道歉)
西安高级中学:490(480)西北大学附中:480(470)西安市85中:470(465)西安89中:470(460)远东一中:465(455)西安航天中学:461(455) 高新一中515(505)西安一中480(470)从各个学校招生处和家长处及其他渠道得来的消息,不等同于录取分数。转载请注明来源陆续添加中...附:以上预测为中考结束时通过各学校招生办的发布和学生家长出得出,发布日期请看日志的时间,最近成绩出来了,大家的关注度忽然大了起来,估计各个学校的分数都在降,我就知错就改一下,将各个学校的分数降10分吧,大家千万不要受我的误导了。另外,各个学校的分数线是录取以后才能出来,比如学校录取300人,那么他从报考这个学校的学生中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第300名就是录取分数线。
再多一句嘴:非常感谢省报编辑的提醒,不过我从来不看报纸的。谢谢大家的关注!(22日一批重点的统招应该出来了,23日一批择校的分数出来)---7.21感谢大家对这里的信任,昨天分数线没有出来,今天应该出来。欢迎大家继续讨论各个学校的分数情况和中考高考情况!讨论各个学校的优势和劣势,希望过来看的家长和老师都有收获!---7.23各个学校统招录取分数线(结合最新消息和网友留言调整,7.25最新,如有不准确请告知):师大附中--501西安高级中学-483西铁一中:511西工大附中:511交大附中:508西安中学:498西安一中:486
西大附中:476另外,ID为:校外辅导员的网友的评论很是有道理,特放上来与大家分享:昨晚第一时间陕师大附中就把中招录取分数线亮出,是所有学校中公布最早的,今早更是把名单全盘托出,透着一种效率和坦诚!高新一中和交大附中整个网站给人一种感觉:大大咧咧,一放假,网站好象就没人收拾,想找点有用信息?难!而西工大附中和西铁一中这两家是各使各的心机,西工大附中光是把校长和两名中考状元的照片登出,别的信息暂且无可奉告,西铁一中则是在500分以上的学生分布上作文章,告诉人们520分和500分以上的学生,他们是老大,可见,510以上的他们没有优势。谢谢大家的关注和信任原文位置 http://bzyxe.com/article-3576546-1.html
④ 西安市户口在片区内就直接可以上高中吗
西安市户口在片区内不是直接上高中,根据录取标准对学生进行录取。
西安市2016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工作方案
为了确保我市2016年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五年制高职和普通中专、成人中专和技工学校)招生工作顺利进行,根据《西安市2016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意见》(市教发[2016]29号),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招生原则,招生政策公平、公正,维护所有考生和所有学校的利益,有利于每个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所有学校共同发展;招生过程公开、透明,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过程监督,招生政策和办法提前向社会公布,录取结果及时公开;录取管理规范、有序,完善管理机制,加大监管力度,严密组织,科学安排,实现管理理念和手段现代化,规范招生行为;录取操作科学、高效,借助互联网平台,优化招生办法,改进录取操作程序,实行远程网上录取,提高工作效率。
二、计划管理
(一)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招生执尘雹行市教育局审定后公布的招生计划;技工学校招生执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定后公布的招生计划;五年制高职和普通中专、成人中专招生执行省教育厅下达的招生生源计划。
(二)新城、碑林、莲湖、灞桥、未央(含已划归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地区)、雁塔六区(以下简称城六区)所属省级示范高中和省级标准化高中均招收定向生,定向生招生计划为本校统招计划的50%,8所大学附中定向生计划中含大学子女。
定向生生源计划分配的原则是向单设初中学校倾斜、向薄弱初中学校倾斜、向承担义务教育学位任务大的初中学校倾斜,且有利于“大学区”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有利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生源计划分配以各初中学校毕业班学生数为基数,按比例分配。
阎良、临潼、高陵、长安(含已划归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地区)四区和周至、户县、蓝田三县(以下简称四区三县)根据本区县实际,在辖区内省级标准化高中(包括省级示范高中)中确定招收定向生的学校,并将统招计划按一定比例分配到辖区内各初中学校,分配比例不低于统招计划的50%。
(三)考生填报志愿前,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计划及收费标准向社会公布。同时,各初中学校也要在校园内张榜公布招生计划。
三、填报志愿
(一)全市考生实行网上填报志愿。所有考生在统考科目成绩公布后按规定统一填报志愿。
城六区考生填报志愿时间是7月23日至7月25日。城六区录取过程中,统一填报的志愿按程序录取结束后,市中招录取领导小组公布未完成招生计划学校,未被录取考生可在规定时间补报志愿,选报范围为未完成招生计划的学校。
四县三区考生填报志愿时间是7月26日至7月28日。
(二)城六区考生普通高中统招志愿分为两个批次:
第一批次:考生可在城六区所辖省级标准化高中(包括省级示范高中)中任意选报3所学校作为普通高中的第一批次志愿。
第二批次:考生还须在城六区所属的非省级标准化高中,任意选报2所作为普通高中的第二批次志者岩愿。
考生在同一批次选报的学校为平行志愿。
(三)城六区考生选报普通高中志愿的相关规定:
1.选报定向生志愿的考生资格:在生源学校取得正式学籍3年,且初一、初二、初三连续在该校就读的应届初中毕业生。
因父母军转安置、正常工作调动的随迁子女选报定向生志愿,不受学籍和就读时间年限限制,但须提供相关证明。
定向志愿每生限报1所学校。
2.通过体育艺术特长生市级专业考试合格的考生,在与招生学校达成录取意向的前提下,应填报与意愿学校一致的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资格学校。
3. 考生还可选报经省教育厅审批的国际课程班志愿。国际课程班收费执行市物价局审批的收费标准。
4. 本市辖区内各大学教工子女报考普通高中,在同批次学校中应先选报本大学附中。
大学附中须将经大学纪检和人事部门确认的,参加本年度中考的本校教职工子女名单(含考号、姓名、父母情况)上报市中招办,以备核查和公示。
(四)四区三县根据市教育局中招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确定本区县考生普通高中志愿填报规定。各区县志愿填报规定随本区县招生录取方案报市中招领导小组审定。
考生填报志愿前区县要公布招生学校和招生计划,在本区县有招生生源计划的城六区学校的生源计划也同时公布,本区县考生均可报考。
(五)选报职业高中、五派嫌帆年制高职和普通中专、成人中专、技工学校的考生,在全市范围内不受地域限制,可任意选报学校。
(六)初中学校要充分尊重学生志愿,不得限制学生报考。如有限制学生报考情况发生,学生可直接到区县招生办(或区县考试管理中心)投诉。凡违规阻挠学生填报志愿,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四、考生建档
(一)参加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的考生全部建立电子考籍档案,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使用电子考籍档案录取。
考生考籍档案由市教育考试中心和区县招生办(或区县考试管理中心)负责组建。
(二)考生学籍档案(纸质,包括初中阶段学籍管理相关表册和综合评价报告单、初中毕业升学政策照顾类考生证明表等),由初中学校汇集装袋保管。
(三)考生被高中阶段学校录取,在规定时间内凭录取通知书和准考证(或身份证、户口本)到毕业学校办理学籍档案转移手续,考生报到时学籍档案交录取学校。未录取的考生学籍档案在毕业学校留存。
五、录取工作
(一)录取工作组织
全市实行远程网上录取,城六区与四县三区录取工作同时进行。
1.城六区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录取工作由市中招办统一组织,各区中招办配合。
2.四区三县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在市中招录取领导小组统一安排下,由各区县组织录取,并与城六区同时进行。四区三县的录取方案于5月25日前上报市中招录取领导小组审定。各区县录取结果按时上报市中招领导小组审批。
(二)录取依据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学业评价结果和考生本人志愿。
综合素质评价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6个维度;学业评价包括学科考试(考查)、体育考试、理化生实验操作和信息技术操作考核。
⑴初中毕业综合素质评价6个维度和学业评价成绩均达到C等级以上(含C等级)的考生,方具备普通高中录取资格。
⑵综合素质评价6个维度中任意2项达到B等级以上(含B等级),且理化生实验操作和信息技术学科操作考核等级至少有2科达到B等级以上(含B等级),方具备省级标准化高中(包括省级示范高中)和重点职业高中录取资格。
(三)城六区普通高中学校录取分批次进行
同批次录取分为预投档、正式投档、预录取和办理录取审批手续四个阶段。预投档阶段各区教育局指导学校认真核对该批次各类招生计划,同批次所有预录取操作完成后,学校一次性办理录取审批手续。
1.第一批次:省级标准化高中(含省级示范高中)录取
⑴特长生录取。经市教育局批准的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资格学校录取体育、艺术特长生。录取成绩不低于普通高中录取控制线的60%。
⑵国际合作课程班、“春笋计划”创新实验班、国防人才预备班等录取。
国际合作课程班录取成绩不低于普通高中录取控制线。此类课程班录取的学生都应在该课程班就读,不得随意转到其他普通班就读。
⑶大学教职工子女录取。各大学附中录取本单位教工子女考生。录取成绩不低于普通高中录取控制线。
⑷统招生和定向生同步录取。
统招生录取:分数线控制在普通高中录取控制线以上。考生统招志愿选报的学校为平行志愿,所有学校录取同时进行。
定向生录取:在具备定向生资格且填报了定向志愿的应届考生中,以中考成绩和定向志愿为依据,按所在初中学校生源排队择优录取。定向生录取成绩不低于录取学校统招生录取线下40分,“大学区”成员学校考生报考所在大学区内的高中学校定向生,录取成绩不低于该学校统招生录取线下50分。
若定向招生学校在某初中学校定向生生源不足,则其剩余定向生计划调整为统招计划录取。
(5)西安中学民营机制,西安市第一中学、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宏志对等班录取。
特长生、国际课程班等、大学教职工子女、统招生和定向生、西安中学民营机制及宏志对等班等五类依次进行预录取,此阶段招生学校初审各类预录取结果。各类预录取工作全部完成后,各学校一次性办理正式录取审批手续。
2.第二批次:非省级标准化高中学校录取
录取顺序依次为特长生、大学教职工子女、统招生。录取分数线控制在普通高中录取控制线以上。
录取原则、程序和操作办法与省级标准化高中学校相同。
(四)同分数段考生数大于计划数时,筛选的依据和程序
筛选依据:5个条件2项指标及学科学业考试成绩。
1.5个条件依次为:
⑴西安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子女。
⑵《陕西省军人子女教育优待规定》(陕政联〔2012〕106号)中规定的其他军人子女(以下简称其他军人子女)。
⑶少数民族考生。
⑷应届初中毕业生初中阶段在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举办的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获全国三等奖、陕西省、西安市二、三等奖者;应届初中毕业生初中阶段在青少年机器人竞赛获全国三等奖、陕西省二、三等奖者;应届初中毕业生初中阶段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西安市二、三等奖者(以下简称获奖情况)。 (5)应届初中毕业生在初中阶段获西安市三好学生荣誉的考生(以下简称三好学生)。
2.2项指标依次为:
⑴综合素质6个维度评价结果;
⑵理化生实验操作和信息技术操作考核结果。
3.筛选程序及操作办法:
首先依次比对西安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子女、其他军人子女、少数民族、获奖情况和三好学生5个条件。若考生具备某一条件,则依次优先录取;若前一条件比对结束还存在考生数大于计划数,则比对下一条件。
若考生5个条件比对结束后,仍存在同分数段考生数大于计划数时,则依次比对2项指标。首先比对综合素质6个维度评价结果同等级个数,若不相等则录取高等级个数多的考生;若相等则比对理化生实验和信息技术操作考核结果,若理化生实验和信息技术操作考核的4个等级中同等级个数不等,则录取高等级个数多的考生。2项指标比对中,若某项指标比对后考生数等于计划数,结束筛选,否则继续比对下一指标。
若通过以上5个条件2项指标比对后,仍存在考生数大于计划数,则依次按照学科分数进行比对录取。
(五)四区三县自行组织录取会,录取参照城六区的录取办法、程序和要求实施。
在四区三县有生源计划的城六区学校,由生源所在区县统一安排,与当地学校录取同步进行。录取结果经生源所在区县中招领导小组审核同意,报市中招领导小组审批。
(六)职业高中、成人中专、技工学校录取工作。
职业高中录取新生与普通高中同步。重点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第一批次同步进行录取。非重点职业高中、成人中专、中等技术学校与普通高中第二批次同步进行录取。
报考职业高中、成人中专、技工学校的考生,也可凭准考证和统考成绩通知单或毕业证到所报学校报名。招生学校凭考生报名清册统一办理录取手续。
(七)五年制高职和普通中专的录取工作,按照省上有关规定,由市教育考试中心负责,在省考试管理中心统一组织的录取场所内进行。
六.照顾政策
(一)军人子女按照《陕西省军人子女教育优待规定》(陕政联〔2012〕106号)执行。
(二)属下列情况之一的考生,在招生录取时,增加录取总分10分后,参加招生录取。
1. 一至四级残疾军人子女,因公牺牲人民警察子女,一至四级残疾人民警察子女;残疾人民警察;
2.归侨考生、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台湾籍考生,符合《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的侨眷子女;
3.应届初中毕业生初中阶段获西安市优秀学生干部或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荣誉者;
4.应届初中毕业生初中阶段在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举办的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中获全国一、二等奖以及陕西省、西安市一等奖者;应届初中毕业生初中阶段在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获全国一、二等奖和陕西省一等奖者;应届初中毕业生初中阶段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西安市一等奖者;
5.应届初中毕业生初中阶段在重大国际体育比赛或全国性体育比赛中获得前六名者,或为国家一级运动员者;
6.父母双方均为本市农业户口,以农业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并且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书》的独女户和没有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双女户家庭的应届女考生。
(三)属下列情况之一的考生,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1.西安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子女;
2. 其他军人子女;
3.少数民族考生与汉族考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4.应届初中毕业生初中阶段在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举办的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获全国三等奖、陕西省和西安市二、三等奖者;应届初中毕业生初中阶段在青少年机器人竞赛获全国三等奖、陕西省二、三等奖者;应届初中毕业生初中阶段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西安市二、三等奖者;
5.应届初中毕业生初中阶段获西安市三好学生荣誉者。
同一考生具有照顾政策的多项条件,按最高一项给予照顾,所有政策照顾的考生须为我市应届初中毕业生。 七、工作要求
(一)严格执行招生计划。所有学校录取新生总数不得超出公布的招生计划。未经市中招办批准,任何学校不得随意变更招生计划和招生范围。
(二)严格录取管理。任何学校不得自行招收学生,所有考生必须通过正式录取方能取得入学资格,招生学校录取的所有学生都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未经审批,录取结果无效,招收的学生不建立学籍。
(三)严格控制招生学校在规定区域外招生。具有跨区域招生资格的学校,按照《西安市2016年普通高中跨区域招生管理办法》制定本校跨区域招生方案,严格依据相关规定录取跨区域学生。
各学校跨区域招生方案经区县教育局审核后,于6月17日前上报市中招录取领导小组审批。各学校须于8月10日前将招收的跨区域学生花名册(含考号、姓名、中考成绩、毕业学校等基本信息),上报市中招录取领导小组审批。
(四)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的学校要根据国家、省、市相关政策规定,制定本校特长生招生方案。各校特长生招生方案上报市中招领导小组审查批准后实施。此类学校于6月17日前按要求将本校拟招收的特长生名单,上报市中招办审批,以备统一录取会录取。
(五)在招生录取过程中,各区县要及时做好考生录取信息和档案的整理汇总工作,并按要求上报录取考生信息,以保证录取工作的顺利进行。
八、结果管理
(一)录取结果统一管理。全市所有学校录取结果由市中招办统一管理,三区四县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录取结果要按时报市中招办审批,同时归入全市录取库。
(二)录取结果统一公布。全市所有高中学校录取结束后,城六区由市中招办统一向社会公布录取结果(各类计划的录取数),三区四县录取结果经市中招领导小组审批后,由市中招办和各区县向社会公布。
(三)学校公示录取结果。各学校在校园醒目位置按时张榜公示录取结果和收费标准。录取结果包括:考号、姓名、录取类别(统招生、定向生、特长生、国际课程班、子女生、宏志班、珍珠班、远通爱心班、师范生源基地班、自强班等)。
(四)建立统一标准学籍库。各高中学校以录取库为依据,按照统一标准建立本校高一新生学籍库。各学校学籍库学生必须与录取库学生对应。
(五)严格借读生管理。普通高中学校接收借读生,必须按照学籍管理规定程序办理借读手续,所有借读学生必须报市、区县教育局审批。本市学校之间不得借读。
(六)所有学生按学校建制编班。公办学校参与举办的民办普通高中学校,严格按照“四独立一分离”的原则办学,独立招生,独立教育教学管理,录取的学生不得与公办学校学生混合编班。
(七)统一新生报名注册时间。各普通高中学校新生报名注册统一在新学期开学报名时间进行,所有学校不得提前组织新生报名、注册,不得提前收费,不得提前组织军训。
九、严肃纪律
(一)各区县教育局要切实加强对招生工作的监管力度,区县招生领导小组要认真细致做好招生的各项组织工作,保证政令畅通,保证招生各项规定的贯彻落实。
(二)各区县教育局要认真贯彻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见》(市政发[2006]95号)精神,充分认识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采取切实可行措施,保证职业高中招生计划的圆满完成。
(三)市、区县招生管理机构和各学校的招生工作人员要模范地执行招生工作的各项政策规定,坚持原则、廉洁自律、秉公办事,提高各项工作的透明度。
(四)市、区县纪检监察部门要严格执行市教育局、市监察局联合下发的《加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监督工作的意见》(市教发[2013]125号)精神,不断完善升学考试监督制约机制,对在招生录取的违纪舞弊行为,按有关规定认真追究,严肃查处。
⑤ 你好,请问西安中考成绩离录取线差2分,可以报考西安城六区以外四区
西安市户口在片区内不是直接上高中,根据录取标准对学生进行录取。
西安市2016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工作方案
为了确保我市2016年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五年制高职和普通中专、成人中专和)招生工作顺利进行,根据《西安市2016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意见》(市教发[2016]29号),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招生原则,招生政策公平、公正,维护所有考生和所有学校的利益,有利于每个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所有学校共同发展;招生过程公开、透明,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过程监督,招生政策和办法提前向社会公布,录取结果及时公开;录取管理规范、有序,完善管理机制,加大监管力度,严密组织,科学安排,实现管理理念和手段现代化,规范招生行为;录取操作科学、高效,借助互联网,优化招生办法,改进录取操作程序,实行远程网上录取,提高工作效率。
二、计划管理
(一)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招生执行市教育局审定后公布的招生计划;招生执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定后公布的招生计划;五年制高职和普通中专、成人中专招生执行省教育厅下达的招生生源计划。
(二)新城、碑林、莲湖、灞桥、未央(含已划归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地区)、雁塔六区(以下简称城六区)所属省级示范高中和省级标准化高中均招收定向生,定向生招生计划为本校统招计划的50%,8所大学附中定向生计划中含大学子女。
定向生生源计划分配的原则是向单设初中学校倾斜、向薄弱初中学校倾斜、向承担义务教育学位任务大的初中学校倾斜,且有利于“大学区”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有利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生源计划分配以各初中学校毕业班学生数为基数,按比例分配。
阎良、临潼、高陵、长纯卖安(含已划归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地区)四区和周至、户县、蓝田三县(以下简称四区三县)根据本区县实际,在辖区内省级标准化高中(包括省级示范高中)中确定招收定向生的学校,并将统招计划按一定比例分配到辖区内各初中学校,分配比例不低于统招计划的50%。
(三)考生填报志愿前,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计划及收费标准向社会公布。同时,各初中学孝裤信校也要在校园内张榜公布招生计划。
三、填报志愿
(一)全市考生实行网上填报志愿。所有考生在统考科目成绩公布后按规定统一填报志愿。
城六区考生填报志愿时间是7月23日至7月25日。城六区录取过程中,统一填报的志愿按程序录取结束后,市中招录取领导小组公布未完成招生计划学校,未被录取考生可在规定时间补报志愿,选报范围为未完成招生计划的学校。
四县三区考生填报志愿时间是7月26日至7月28日。
(二)城六区考生普通高中统招志愿分为两个批次:
第一批巧轮次:考生可在城六区所辖省级标准化高中(包括省级示范高中)中任意选报3所学校作为普通高中的第一批次志愿。
第二批次:考生还须在城六区所属的非省级标准化高中,任意选报2所作为普通高中的第二批次志愿。
考生在同一批次选报的学校为平行志愿。
(三)城六区考生选报普通高中志愿的相关规定:
选报定向生志愿的考生资格:在生源学校取得正式学籍3年,且初一、初二、初三连续在该校就读的应届初中毕业生。
因父母军转安置、正常工作调动的随迁子女选报定向生志愿,不受学籍和就读时间年限限制,但须提供相关证明。
定向志愿每生限报1所学校。
2.通过体育艺术特长生市级专业考试合格的考生,在与招生学校达成录取意向的前提下,应填报与意愿学校一致的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资格学校。
3. 考生还可选报经省教育厅审批的国际课程班志愿。国际课程班收费执行市物价局审批的收费标准。
4. 本市辖区内各大学教工子女报考普通高中,在同批次学校中应先选报本大学附中。
大学附中须将经大学纪检和人事部门确认的,参加本年度中考的本校教职工子女名单(含考号、姓名、父母情况)上报市中招办,以备核查和公示。
(四)四区三县根据市教育局中招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确定本区县考生普通高中志愿填报规定。各区县志愿填报规定随本区县招生录取方案报市中招领导小组审定。
考生填报志愿前区县要公布招生学校和招生计划,在本区县有招生生源计划的城六区学校的生源计划也同时公布,本区县考生均可报考。
(五)选报职业高中、五年制高职和普通中专、成人中专、的考生,在全市范围内不受地域限制,可任意选报学校。
(六)初中学校要充分尊重学生志愿,不得限制学生报考。如有限制学生报考情况发生,学生可直接到区县招生办(或区县考试管理中心)投诉。凡违规阻挠学生填报志愿,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四、考生建档
(一)参加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的考生全部建立电子考籍档案,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使用电子考籍档案录取。
考生考籍档案由市教育考试中心和区县招生办(或区县考试管理中心)负责组建。
(二)考生学籍档案(纸质,包括初中阶段学籍管理相关表册和综合评价报告单、初中毕业升学政策照顾类考生证明表等),由初中学校汇集装袋保管。
(三)考生被高中阶段学校录取,在规定时间内凭录取通知书和准考证(或身份证、户口本)到毕业学校办理学籍档案转移手续,考生报到时学籍档案交录取学校。未录取的考生学籍档案在毕业学校留存。
五、录取工作
(一)录取工作组织
全市实行远程网上录取,城六区与四县三区录取工作同时进行。
1.城六区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录取工作由市中招办统一组织,各区中招办配合。
2.四区三县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在市中招录取领导小组统一安排下,由各区县组织录取,并与城六区同时进行。四区三县的录取方案于5月25日前上报市中招录取领导小组审定。各区县录取结果按时上报市中招领导小组审批。
(二)录取依据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学业评价结果和考生本人志愿。
综合素质评价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6个维度;学业评价包括学科考试(考查)、体育考试、理化生实验操作和信息技术操作考核。
⑴初中毕业综合素质评价6个维度和学业评价成绩均达到C等级以上(含C等级)的考生,方具备普通高中录取资格。
⑵综合素质评价6个维度中任意2项达到B等级以上(含B等级),且理化生实验操作和信息技术学科操作考核等级至少有2科达到B等级以上(含B等级),方具备省级标准化高中(包括省级示范高中)和重点职业高中录取资格。
(三)城六区普通高中学校录取分批次进行
同批次录取分为预投档、正式投档、预录取和办理录取审批手续四个阶段。预投档阶段各区教育局指导学校认真核对该批次各类招生计划,同批次所有预录取操作完成后,学校一次性办理录取审批手续。
1.第一批次:省级标准化高中(含省级示范高中)录取
⑴特长生录取。经市教育局批准的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资格学校录取体育、艺术特长生。录取成绩不低于普通高中录取控制线的60%。
⑵国际合作课程班、“春笋计划”创新实验班、国防人才预备班等录取。
国际合作课程班录取成绩不低于普通高中录取控制线。此类课程班录取的学生都应在该课程班就读,不得随意转到其他普通班就读。
⑶大学教职工子女录取。各大学附中录取本单位教工子女考生。录取成绩不低于普通高中录取控制线。
⑷统招生和定向生同步录取。
统招生录取:分数线控制在普通高中录取控制线以上。考生统招志愿选报的学校为平行志愿,所有学校录取同时进行。
定向生录取:在具备定向生资格且填报了定向志愿的应届考生中,以中考成绩和定向志愿为依据,按所在初中学校生源排队择优录取。定向生录取成绩不低于录取学校统招生录取线下40分,“大学区”成员学校考生报考所在大学区内的高中学校定向生,录取成绩不低于该学校统招生录取线下50分。
若定向招生学校在某初中学校定向生生源不足,则其剩余定向生计划调整为统招计划录取。
(5)西安中学民营机制,西安市第一中学、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宏志对等班录取。
特长生、国际课程班等、大学教职工子女、统招生和定向生、西安中学民营机制及宏志对等班等五类依次进行预录取,此阶段招生学校初审各类预录取结果。各类预录取工作全部完成后,各学校一次性办理正式录取审批手续。
2.第二批次:非省级标准化高中学校录取
录取顺序依次为特长生、大学教职工子女、统招生。录取分数线控制在普通高中录取控制线以上。
录取原则、程序和操作办法与省级标准化高中学校相同。
(四)同分数段考生数大于计划数时,筛选的依据和程序
筛选依据:5个条件2项指标及学科学业考试成绩。
1.5个条件依次为:
⑴西安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子女。
⑵《陕西省军人子女教育优待规定》(陕政联〔2012〕106号)中规定的其他军人子女(以下简称其他军人子女)。
⑶少数民族考生。
⑷应届初中毕业生初中阶段在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举办的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获全国三等奖、陕西省、西安市二、三等奖者;应届初中毕业生初中阶段在青少年机器人竞赛获全国三等奖、陕西省二、三等奖者;应届初中毕业生初中阶段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西安市二、三等奖者(以下简称获奖情况)。 (5)应届初中毕业生在初中阶段获西安市三好学生荣誉的考生(以下简称三好学生)。
2.2项指标依次为:
⑴综合素质6个维度评价结果;
⑵理化生实验操作和信息技术操作考核结果。
3.筛选程序及操作办法:
首先依次比对西安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子女、其他军人子女、少数民族、获奖情况和三好学生5个条件。若考生具备某一条件,则依次优先录取;若前一条件比对结束还存在考生数大于计划数,则比对下一条件。
若考生5个条件比对结束后,仍存在同分数段考生数大于计划数时,则依次比对2项指标。首先比对综合素质6个维度评价结果同等级个数,若不相等则录取高等级个数多的考生;若相等则比对理化生实验和信息技术操作考核结果,若理化生实验和信息技术操作考核的4个等级中同等级个数不等,则录取高等级个数多的考生。2项指标比对中,若某项指标比对后考生数等于计划数,结束筛选,否则继续比对下一指标。
若通过以上5个条件2项指标比对后,仍存在考生数大于计划数,则依次按照学科分数进行比对录取。
(五)四区三县自行组织录取会,录取参照城六区的录取办法、程序和要求实施。
在四区三县有生源计划的城六区学校,由生源所在区县统一安排,与当地学校录取同步进行。录取结果经生源所在区县中招领导小组审核同意,报市中招领导小组审批。
(六)职业高中、成人中专、录取工作。
职业高中录取新生与普通高中同步。重点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第一批次同步进行录取。非重点职业高中、成人中专、中等技术学校与普通高中第二批次同步进行录取。
报考职业高中、成人中专、的考生,也可凭准考证和统考成绩通知单或毕业证到所报学校报名。招生学校凭考生报名清册统一办理录取手续。
(七)五年制高职和普通中专的录取工作,按照省上有关规定,由市教育考试中心负责,在省考试管理中心统一组织的录取场所内进行。
六.照顾政策
(一)军人子女按照《陕西省军人子女教育优待规定》(陕政联〔2012〕106号)执行。
(二)属下列情况之一的考生,在招生录取时,增加录取总分10分后,参加招生录取。
1. 一至四级残疾军人子女,因公牺牲人民子女,一至四级残疾人民子女;残疾人民;
2.归侨考生、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台湾籍考生,符合《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的侨眷子女;
3.应届初中毕业生初中阶段获西安市优秀学生干部或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荣誉者;
4.应届初中毕业生初中阶段在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举办的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中获全国一、二等奖以及陕西省、西安市一等奖者;应届初中毕业生初中阶段在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获全国一、二等奖和陕西省一等奖者;应届初中毕业生初中阶段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西安市一等奖者;
5.应届初中毕业生初中阶段在重大国际体育比赛或全国性体育比赛中获得前六名者,或为国家一级运动员者;
6.父母双方均为本市农业户口,以农业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并且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书》的独女户和没有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双女户家庭的应届女考生。
(三)属下列情况之一的考生,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1.西安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子女;
2. 其他军人子女;
3.少数民族考生与汉族考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4.应届初中毕业生初中阶段在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举办的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获全国三等奖、陕西省和西安市二、三等奖者;应届初中毕业生初中阶段在青少年机器人竞赛获全国三等奖、陕西省二、三等奖者;应届初中毕业生初中阶段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西安市二、三等奖者;
5.应届初中毕业生初中阶段获西安市三好学生荣誉者。
同一考生具有照顾政策的多项条件,按最高一项给予照顾,所有政策照顾的考生须为我市应届初中毕业生。 七、工作要求
(一)严格执行招生计划。所有学校录取新生总数不得超出公布的招生计划。未经市中招办批准,任何学校不得随意变更招生计划和招生范围。
(二)严格录取管理。任何学校不得自行招收学生,所有考生必须通过正式录取方能取得入学资格,招生学校录取的所有学生都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未经审批,录取结果无效,招收的学生不建立学籍。
(三)严格控制招生学校在规定区域外招生。具有跨区域招生资格的学校,按照《西安市2016年普通高中跨区域招生管理办法》制定本校跨区域招生方案,严格依据相关规定录取跨区域学生。
各学校跨区域招生方案经区县教育局审核后,于6月17日前上报市中招录取领导小组审批。各学校须于8月10日前将招收的跨区域学生花名册(含考号、姓名、中考成绩、毕业学校等基本信息),上报市中招录取领导小组审批。
(四)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的学校要根据国家、省、市相关政策规定,制定本校特长生招生方案。各校特长生招生方案上报市中招领导小组审查批准后实施。此类学校于6月17日前按要求将本校拟招收的特长生名单,上报市中招办审批,以备统一录取会录取。
(五)在招生录取过程中,各区县要及时做好考生录取信息和档案的整理汇总工作,并按要求上报录取考生信息,以保证录取工作的顺利进行。
八、结果管理
(一)录取结果统一管理。全市所有学校录取结果由市中招办统一管理,三区四县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录取结果要按时报市中招办审批,同时归入全市录取库。
(二)录取结果统一公布。全市所有高中学校录取结束后,城六区由市中招办统一向社会公布录取结果(各类计划的录取数),三区四县录取结果经市中招领导小组审批后,由市中招办和各区县向社会公布。
(三)学校公示录取结果。各学校在校园醒目位置按时张榜公示录取结果和收费标准。录取结果包括:考号、姓名、录取类别(统招生、定向生、特长生、国际课程班、子女生、宏志班、珍珠班、远通爱心班、师范生源基地班、自强班等)。
(四)建立统一标准学籍库。各高中学校以录取库为依据,按照统一标准建立本校高一新生学籍库。各学校学籍库学生必须与录取库学生对应。
(五)严格借读生管理。普通高中学校接收借读生,必须按照学籍管理规定程序办理借读手续,所有借读学生必须报市、区县教育局审批。本市学校之间不得借读。
(六)所有学生按学校建制编班。公办学校参与举办的民办普通高中学校,严格按照“四独立一分离”的原则办学,独立招生,独立教育教学管理,录取的学生不得与公办学校学生混合编班。
(七)统一新生报名注册时间。各普通高中学校新生报名注册统一在新学期开学报名时间进行,所有学校不得提前组织新生报名、注册,不得提前收费,不得提前组织军训。
九、严肃纪律
(一)各区县教育局要切实加强对招生工作的监管力度,区县招生领导小组要认真细致做好招生的各项组织工作,保证政令畅通,保证招生各项规定的贯彻落实。
(二)各区县教育局要认真贯彻市《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见》(市政发[2006]95号)精神,充分认识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采取切实可行措施,保证职业高中招生计划的圆满完成。
(三)市、区县招生管理和各学校的招生工作人员要模范地执行招生工作的各项政策规定,坚持原则、廉洁自律、秉公办事,提高各项工作的透明度。
(四)市、区县纪检监察部门要严格执行市教育局、市监察局联合下发的《加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监督工作的意见》(市教发[2013]125号)精神,不断完善升学考试监督制约机制,对在招生录取的违纪舞弊行为,按有关规定认真追究,严肃查处。
⑥ 西安城六区有哪些高中
西安中学、交大附中、西安市85中、西铁一中、西工大附中、西安市89中樱耐早、庆 安中学、西光中学、西安市一中、黄河中学、西安高级中学、西工大附中、西安市83中、西安航天中学、师大附中、西安市六中脊雀、亩段西铁三中、惠安中学、西飞一中 西安高新一中、华清中学、长安一中、西安市三中、西安市二十六中、五环中学、西安远东一中、西安博迪中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中、西安市三十四中。。。。。。
⑦ 孩子中考成绩刚压普高线,可以报西安城六区那些学校。
刚过普高线,能不能进普高有点悬,你可以看看你们那册袭里各个学校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不行的话只能读职校了。刚过普高线,能不能进普高有点悬,你可以看看你们那里各个学校往年的录州扒兄取分数线,不行此铅的话只能读职校了。
⑧ 西安城六区有哪些高中
你好,
西安高中有:
西安中学、西飞一中、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陕西师大附中、陕西省长安一中、西安远东一中、西安市第三十中学、西安高举卜数新第一中学等等。
西安重点高中有什么
西安高新第一中学、
西安铁三中、
西安铁一中、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学、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航天中学、
西安市第三中学、
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学、
西安市第六中学、
西安市育才中学。
2陕西省西安中弊衡学
陕西省西安中学,是陕西省教育厅唯一直属的一所首批省级示范高中,坐落在历史文化古城西安,创建于1905年,是陕西省创办的第一所新学,时名为“西安府中学堂”后改为“秦省第一学堂”。1954年,学校改名为“陕西省西安中学”。2009年晋升陕西省首批正首示范中学。
学校位于西安市未央区经开区凤城五路69号。
⑨ 2019西安中考可以在城六区上学中考后在长安区报学校吗
2019西安中考可以在城六区上学,
中考后不能在长安区报学校。
但长安区户籍的,
可回长安区参加中考,
报长安区的高中学校。
可询问长安区教育局。
长安区教育局的说法解释是最权威的。
奔跑吧,兄弟。
祝你好运。
⑩ 西安市八十二中二O二0六各高中学校取分数线多少
西安市高中录取分数线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