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马鞍二十二中学2017年多少人参加高考
马鞍二十二中学2017年多少人参加高考
可询问学校办公室、教务处,
最直接的是问你的班主任。
祝你好运。
B. 鞍山第九中学2012年高考考上二本以上的多少人
200多点
C. 鞍山市第六中学高考可以考哪些学校
所有高中校(含鞍山市第六中学)的学生参加高考,可以报考所参加考试的类别(文科类、理工类和体艺类)的所有高校,前提是高考分数符合录取要求。
D. 2013年辽宁省锦州市重点中学协作体高考模拟试卷 命题学校:鞍山一中 文综、英语试卷及答案 明天考试!
。
2013年辽宁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考模拟考试语文科试卷
命题学校、命题人 大连市第八中学 柏宏玮
鞍山一中 董梅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争吵两千年 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之谜
今古文经学之争是汉代始兴的儒学内部的一场派系斗争。作为学术发展不可缺少的备件之一,学术流派之争也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耐人寻味的是,今古文经学之争却是旷日持久,长达两千余年,其范围也远远超出了学术论争。
本文的“经”即指儒家经典部分,古老的经书内容深奥,主要靠经师的传授得以流传。由于讲授者对经书的理解各不相同,于是,便产生了以经书为研究对象的学问——经学。
所谓今古文的“文”,是指记载经典所使用的文字。今文指的是汉代通行的隶书,古文则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古文字。秦初,秦始皇实行愚民政策,大搞“焚书坑儒”,只有“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得以幸免,西汉时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将经过董仲舒改造过的儒家思想,作为官方认可的统治思想,可是,西汉流行的儒学经典多无旧典文本,而是靠幸存的经师口授相传,由习经生们记录下来,他们记录所用的文字便是西汉通行的隶书,属当时代的“今文”,故而这类经书被称之为今文经。
从表面来看,今古文经学之争主要表现在文字及对经义的理解、解释的不同。一般来讲,解经时,今文经学注重阐述经文中的“微言大义”,而古文经学则注重文字训诂;今文学派竭力把经书和神学迷信相联系,特别在西汉,今文经学家为迎合统治者的喜好,解经时喜欢掺杂当时流行的谶纬迷信。他们把经学和阴阳五行相附会,把经书说得神乎其神,古文学派虽然还未能完全摆脱神学迷信的羁绊,但却反对讲灾异谶纬,注重实学。
汉代的今古文学派之间的斗争非常尖锐。西汉时期,今文经学盛行,王莽改制失败后,东汉光武帝又废古文经倡今文经,但古文经仍在民间有相当的影响,随着今文经学研究的日渐走向繁琐,其影响也日益衰退。到东汉中叶以后,古文经学崛起发展,并压倒今文经学。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堪称大师级的古文经学家,值得一提的著名经学大师郑玄,他本是马融的高足,属古文经学派,但他不拘泥于师说,也兼通今文经,并善于吸收今文经学中的一些学说,从而使古文经学更加完善,也使得古文经学最终压倒了今文经学。
今文经学在西汉时期,受政府支持,属于官学。古文经则是“在野巨儒”的私学。古文经学也要想争为官学,以期取得与今文经学相对等的地位,从而打破今文经学家垄断学术乃至政治舞台的局面,这自然为今文经学家所不容。在这里,今古文经学之争实际上已远远超过了正常的学术之争的范围,而成为政治统治的需要在经学领域的延伸。
东汉以后,今古文经学之争随着学术风气和政治形势的变化时起时伏。东汉至唐,基本上是古文经占据优势。宋代,以怀疑而著称的“宋学”兴起,宋学一反古文经学的训诂、传注传统,主张直接从经文中寻求义理,这一时期,正统的古文经学告衰。明代,经学进一步衰落。清代前期,古文经学复兴,至乾隆、嘉庆年间,随着乾嘉学派的出现而达到全盛时期。嘉庆、道光年间,古文经学进入尾声,今文经学却又兴起。魏源、龚自珍及康有为等人主张变法,他们吸取了汉代今文经学派主张改制的思想,极力提倡今文经学。随着清王朝的覆灭,长达两千多年的今古文学派之争也随之消亡。
1、下列对今古文经学之争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今古文经学之争是始兴于汉代的一场派系斗争,它在儒学内部进行,长达两千多年,终止于清王朝的覆灭。
B、今古文经学之争表面上看,主要表现为文字及对经义的理解、解释的不同。今文经学注重阐述经文中的“微言大义”,而古文经学则注重文字训诂。
C、今文经学把经书说的神乎其神,解经时专门喜欢讲谶纬灾异,生硬地把经学和阴阳五行相附会,用神学迷信羁绊人们,这种做法完全是为了迎合统治者的喜好。
D、今古文经学之争发展到汉代,成为政治统治的需要在经学领域里的延伸,这已远远超过了正常的学术之争的范围。
2、下列理解最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所谓“经学”,就是以经书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其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儒家经典深奥,经师们在讲授时常常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传授,使得人们对经书的理解各有不同。
B、“文”就是记载经典的文字,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儒学经典多无旧典文本,靠经师口授相传,他们记载经书所用的文字,就是今文,之前的都是古文。
C、今文经学在汉代属于官学,古文经学是私学,到了宋代,一反古文经学训诂、传注传统,主张直接从经文中寻求义理的“宋学”取代了 正统的古文经学。
D、到了清代,魏源、龚自珍及康有为等人极力主张今文经学,他们吸取了其改制的思想,随着清王朝的覆灭,今古文学派之争也随之消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最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今古文经学之争旷日持久,如果只是学术流派之争,完全属于正常现象,但作为政治斗争,就值得我们对这段两千多年的历史进行反思,可见历史上的其他学术流派的争论现象的背后都有其政治因素。
B、虽然著名经学大师郑玄不断完善古文经学,使古文经学压倒了今文经学,但在今古文经学之争中,两种学派也是不断相互借鉴吸收的。
C、秦始皇当年大搞焚书坑儒,实行愚民政策,才促成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诞生,所以说,是秦始皇造就了今文经学。
D、今古文经学之争的进程中,随着学术风气和政治形成的变化时起时伏,特别是嘉庆年间,随着乾嘉学派的出现,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对中国的哲学思想产生了影响。
二、古诗文阅读
E. 辽宁省鞍山市在八中39考场高考有谁
辽宁省实验中学200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辽宁)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汉语文(辽宁)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辽宁卷)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汉语文(辽宁卷)
辽宁省实验中学200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中测试试题
2007年全国高考作文高分佳作辑选(辽宁卷)
辽宁省沈阳市07年上学期高三联合考试◎语文
辽宁省沈阳二中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
辽宁省鞍山市十三中学2006—2007学年度高三第二次考试语文试题
辽宁大连八中2007—2008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 文 试 题
2007-2008年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中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试题(附详细答案及解析)-语文
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2007-2008学年度高三英语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卷
辽宁省实验中学2008届高三英语上学期期中测试试题
2008届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英语
2007-2008年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中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试题(附详细答案及解析)-英语
2007-2008年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中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试题(附详细答案及解析)-物理
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07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试题英语试卷旧人教(附答案)
辽宁师大附中20072008学年度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文科)
辽宁省实验中学2008届高三下学期综合测试文科数学
辽宁省实验中学2008届高三下学期综合测试理科数学
辽宁省沈阳市2008年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二)数学试题
辽宁省沈阳地区20072008学年度高三数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
辽宁省大连八中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数学)
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协作体2008届高三模拟考试数学文科
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协作体2008届高三模拟考试数学理科
F. 鞍山市第十三中学高考一本能进几个
鞍山十三中不挂网公布此类信息,
建议直接询问学校办公室、教务处。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只要用心去学,你就是最好的。
金猴献瑞,吉星临门。
祝你学业进步,马到功成。
G. 四川南充仪陇马鞍镇中学王田高考分数如何
蛇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