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高考分数 > 老厂中学被一二中录取的人数

老厂中学被一二中录取的人数

发布时间:2021-01-11 09:06:51

㈠ 京山中学(老一中)和京山二中哪个好

京山中学为什么在后面注明老一中,其实这是在利用老一中给自己贴金,京山中内学除了校舍是老容一中的一中有什么关系呢?一所私立高中,收费当然比公立高中二中要高,至于教学质量和管理嘛嘛,嘿嘿,在那上过学的学生都知道,家长也知道,只是好些人是哑巴吃黄连,说出了真相觉得自己上当了没脸,所以后面接着有人上当,接着有人当哑巴。

㈡ 南昌的各老重点高中的学校情况

南昌地区重点中学排名
第一名:师大附中

师大附中老早前就是数一数二。之所以还有个数二是因为以前南昌二中还能跟附中抗衡或者还比师大附中更牛。但是最近几年南昌二中的实力相对于师大附中而言还是有下降。原因不是一个两个。首先:按照全国的各个省会城市的普遍现象,一般来讲各个师范大学的附中是各省会城市的最强中学,华师附中,二附中是武汉最强。湖南师大附中也是湖南最牛等等。第二:师大本身就是江西教师培养的权威,前几年大学生还不是很普遍的时候,当其他中学的老师还只能从赣南师院或者其他省份的低层次师范学院招聘老师的时候,附中近水楼台早就用上了江西师大相对优质的大学生做老师。现在的师大附中招本科毕业的学生基本上是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大学。师资进一步优化。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附中的老师现在基本要求一毕业就有研究生学历。第三: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地理位置。师大的地理位置在所有重点学校中应该是最好的。处于南昌文化商业氛围最浓厚的地区。距离广场近,江西师大,南昌大学位于周边。有人说:二中完败于师大的开始是从搬迁到昌北(这个重点在二中部分讨论)。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招生。师大附中按照校名来讲应该是全省级的。尽管有上头有文件明确表示不得跨区域招生。但是师大附中却凭借其优势疯狂跨区域招生。全省招生有,但是不是很普遍。但是南昌地区的跨区域招生就很疯狂了,基本上是各县级的好学生都被师大已各种诱惑而招致麾下。所以就造成了当今师大附中年年生源比其他学校优质很多的良好局面。第五:师大附中的师资。当然师资优良。这里不讨论他们学校的老师来自哪些大学,可以肯定是一定是南昌地区各个中学中最好的。这些老师(大部分)出身名牌或者优秀大学,本身就可以说明他们都是很好强的人。凡是老师越好强,对学生越好,因为学校内部会有老师的教学成绩的排名。这里提醒各位有高中学生的家长:一个好的班主任对小孩今后的高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得不那么好没关系,但一定要选择负责任的。不要盲目从那些社会上有名气的老师,这些老师往往讲课很好,但是却不一定是最负责的,高考那种应试教育的就需要严厉的老师。

附中的发展趋势:凭借各种优势,附中几乎垄断所有优质资源,包括软件硬件,附中的发展始终处于高速状态。
附中的缺点和不足:地理位置是把双刃剑。地处繁华市区和江西师大老校区。周边的诱惑很多。吃喝玩乐样样齐全,而且极其发达。周边网吧众多,本来是为师大老校区的学生服务的,师大附中的学生也把这些网吧利用得淋漓精致。师大南路那边的住宿很多,也经常会看到中学生摸样的去开房。还有更让人担忧的是,师大南路的酒吧越来越多。还有桌球室,溜冰场,ktv等等应有尽有。所以据说很多孩子在附中读书的家长都会要求孩子在放学之后在规定的时间回到家。
2008年高考成绩:清华北大录取18人。
历年成绩:平均每年15至20人被清华北大录取

第二名:南昌二中。
作为老牌重点中学,二中的实力和口碑在南昌人心中还是无可取代的。但是,校址搬到昌北那一带后,二中的影响力似乎在下降。二中现在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师大附中对生源的疯狂抢占和下面县的中学的挑战,比如新建二中,莲塘一中。新校区对南昌人的归属感不大,很多南昌人认为二中实际已成为“乡下”学校,于是原本属于二中的生源大量流向师大附中。同样,二中有优质的师资,优质的学生。二中面临的最大问题也许可以归纳成一句话:如何重塑从前的那种归宿感。

二中的发展趋势和优点:第一,南昌市最好的教学硬件条件。第二:南昌二中为了重新能跟师大附中竞争,最近几年非常努力上进。
缺点和不足:新校区的吸引力较小。很多家长不愿学生住宿。第二:二中学生家庭条件普遍较好,吃苦能力不如上一代。
2008年高考成绩:7人被北大清华录取
历年成绩:平均每年5-10人被清华北大录取

第三名:莲塘一中。
莲塘一中始终是南昌地区中学教育第一集团。由于地域原因能让莲塘一中在南昌县这个南昌人口最多,实力最强的县区招生。由于生源广泛,因此招生的质量不错。就决定了莲塘一中能在每年的高考中创出佳绩。07年南昌县教育局面有了很大变化。莲塘一中彻底分离出高中,专心于高中阶段的教育,加上05年搬迁至南昌县新城区,建了新校区,环境相当不错,各个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硬件方面一跃于南昌中学的顶尖行列。莲塘一中的强势也是多方面的:第一:也是最重要的,莲塘一中属于县级学校,有县级学校的一个普遍的优点就是教育方式比较传统,信奉严师出高徒的教育理念。莲塘一中抓得很紧,在南昌地区可能无出其右。晚上有晚自习。所有年级周六一整天都要上课,节假日很少有休息,高三每周只有半天假。寒暑假所有年级学生都要补课。给学生造成一种紧张的节奏感。当然有人不同意这样的方法,但是,应试教育下,这就是王道。吃苦三年至少以后会有相对好的出路。第二:莲塘一中学生以农村学生为主,特别能吃苦,特别努力,所以学习氛围很强。第三:师资。莲塘一中保存了一大部分优秀的老师。从前分配制度下就有华中,华东师大的大学生在校任教,现在是骨干,最近一两年莲塘一中招聘的老师都来自于江西师大和国内一些著名的师范大学,也招聘了一些研究生充入学校,最近招聘老师也指明只要教育部部属的师范大学的大学生。
莲塘一中的发展趋势:由于新校区地处小兰工业区内,靠近南昌市中心,以及昌南地区的迅速发展,对于师资的招聘和学生的招生有了很大的改观。很多优秀的老师愿意任职于莲塘一中。青云谱包括南昌市区越来越多学生慕名到莲塘一中学习,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

莲塘一中优点:第一:新校区远离莲塘闹市区,附近没有网吧等各种娱乐设施,外界因素对学生的干扰最小化。第二:晚自习制度可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可以比较好管理不自觉的学生。第三:竞争大,学习氛围浓厚。

莲塘一中的不足和缺点:相对于南昌市区重点学校的学生,学生缺乏活力,学生压力大。
2008年录取成绩:被北大清华录取4人
历年成绩:平均每年5人左右被清华北大录取

第四名:新建二中
新建二中的特点跟莲塘一中几乎一样。新建二中唯一不如南昌的是新建的人口和经济不能与南昌县相比。不然,这两个学校应该是排名一起的。
发展趋势:长倰与红谷滩渐渐一体化,新建二中面临南昌二中的严峻挑战。传统领地的生源已渐渐被南昌二中抢夺。
优点:学校对考试抓得严,学习气氛很紧张。以农村学生为主,跳出龙门的思想为支柱理念,学生非常刻苦努力。

缺点:新建经济实力不济,新建二中发展较南昌市内学校相比疲软。
2008年高考:2人被清华北大录取。
历年成绩:平均每年2-3人被北大清华录取。
第五名:南昌三中
俗话说一山容不得二虎,不是南昌三中不够好,是师大附中和南昌二中太好了。南昌市内不比县区,南昌市内的重点中学很多,所以彼此的生源争夺就很激烈。基本上生源决定学校的实力。前些年还好,教育资源不会像现在这么集中。但是最近几年,学生都是挑好了再好,所以,南昌三中在附中和二中面前就显得很软弱。学生几乎都是附中和二中挑剩后的二流天才。所以,南昌三中的高考成绩肯定是无法与这两所中学和下面独大的县级中学抗衡的。但是作为南昌市区内的重点中学也不是轻易就能倒下的。三中已经改变策略,不同这些学校比北大清华录取率,只比优秀率。南昌三中的特点是办学规模较小,学生的整体优秀率比较高。所以一般中等的学生会选择南昌三中,至少在这,他们能够得到比较高的关注度。
南昌三中的发展趋势:三中的学生都比较活泼。素质教育相对较高。这可能是三中今后的发展策略。从重点中学发展成平民的重点中学。
三中的不足:或许是慢慢被挤出南昌中学教育第一集团,三中显得没有那么大的拼劲,加上三中的待遇不错,三中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嫌疑。物质生活优越,学生相对来说更加懒散,学习氛围没有以上学校浓厚。
第六名:安义中学,进贤中学
放在这么后面是因为这两所中学远离南昌市,有点被边缘化的味道。两校的学生流动性小,基本为本地学生。作为南昌下辖的两个县的县级中学,其背后的生源质量肯定不错,但是两所学校的高考成绩差强人意。这可以用经济的原因去解释。又由于南昌经济的加速发展,往返于南昌和两地十分方便,两地的最优质生源也渐渐流向南昌市内。所以这两所学校实际在慢慢衰落。两所学校的特点也很相似:在两地,两所学校都是县里极其重要的单位,因此得到政府的很多支持。相对于南昌市内二流重点中学来说,两所学校还是有很大的优势。
弱势:两所中学很难吸引到高素质的师资。反而优秀教师被南昌市区学校大量挖角。
优点:能吃苦耐劳的学生。
第七名:南昌十中
曾几何时,十中在南昌也是颇有名气,尤其是十中的少年班是多少天才少年向往的地方。不过这已经是历史,教育资源在这今年的高度集中已经彻底葬送了十中在南昌的地位。已经沦为名副其实的二流重点。除了重点班还可以撑下门面外,普通班实际上已经很普通了。感觉现在的十中有点不上进,反正顶着重点中学的名号,待遇等方面在南昌地区数一数二,全体上下有点“混”的感觉,比附中,二中是比不了,其他学校又赶不上来。每年还是有很多学生考入十中,当然,情况每况愈下。这样的学校是适合成绩好的学生,普通学生去十中是得不到什么便宜的。

第八名:南昌一中,南昌十九中
一句话:南昌市的重点中学真多。
第九名:铁路一中
其实,每个地方都有铁路中学。南昌铁路局是很大的一个单位,铁路一中位于南昌最繁华的地段,至少,铁路一中的师资是很不错的。但是,作为一个系统内的学校,学生主要来自于铁路局内。这么小的范围,生源质量可想而知。但考虑到铁路一中的师资,至少比很多学校是好。排名第八也尚可。

第十名:2009年新增的13所重点中学
新增的13所学校分别为豫章中学、南昌十五中、南昌十七中、南昌五中(民办)、莲塘二中、南大附中、教院附中、洪都中学、八一中学、南昌外国语学校、现代外国语学校(民办)、进贤二中、实验中学。同时,新增南昌八中、南昌十六中、南昌二十中、南昌二十一中、南昌二十三中、莲塘三中等6所普通高中为省重点建设中学。
这个水分就大了。南昌作为省会真是好啊。重点中学都一把抓。不了解南昌中学教育的人都可以看出问题。如果连南昌现代外国语都可以进重点了,那这个重点还有什么好说的?关于这样的学校的资料,各位自己去搜吧。看看是些什么学校。看到这一批名单,我们只能感慨,这个社会上能让人相信的东西越来越少了。

如果谁把自己的小孩送进这13所重点中学就自认倒霉咯。学费贵不说,教学那个差啊。不知道那后面列出的省重点中学什么时候升为重点中学。那时候就真要见鬼了。

特别推荐:南昌外国语值得特别推荐。外国语学校的初中据说是南昌市最好的。高中就不怎么样了。但是其实内部人士都知道。南昌外国语的高中有她自己的特点就是:南昌外国语有个好校长。外国语以前在南昌很不起眼,但是这个校长(关于她的八卦我就不说了),博士学位,治校很严谨。是很少见的那种不重视官场关系真正全身心投入到管理学校中那种。对老师管得很严,真正地那种抓教学质量的校长。据说,一个老师一天内可能被她听三四节课。外部人可能不知道,其他学校很少有校长会去听老师上课的。校长的高压,那里的老师不努力一点都不行。所以,效果是很明显的,南昌外国语可以说是南昌所有学校中最上进的学校。另外:南昌有钱人的子弟基本上聚集在南昌外国语了,最大的原因就是对这个校长的信任。(以上绝非官方语言)

中考线下生进入以上学校的难度与排名相当。涉及到money的事情我就不多说了。如果想孩子两方面全面发展:既会读书素质又高的话就去师大附中,当然这个不是光有钱就可以的,还要有关系。如果你想孩子高考考得好,重点考虑县级中学,这些中学都以抓得严闻名:重点推荐莲塘一中,新建二中。如果你孩子不是特别优秀的,考重点名牌大学很难但成绩又不错的那种,就进南昌三中,十中的重点班,进不了重点班的话还是进县级中学。市区普通班的孩子太会玩了,自己小孩跟风玩的几率比较大。

㈢ 广安市老广二中现在是什么学校

原老广二中校址,现在是 广安市外国语实验学校。
是一所私立学校。成立几年时间。要是你想去那里上学,或者把孩子送去的话。最好是放弃这打算。那学校不怎么样。

㈣ 京山中学(老一中)和京山二中哪个好

京山中学为什么在后面注明老一中,其实这是在利用老一中给自己贴回金,京山中学除答了校舍是老一中的一中有什么关系呢?一所私立高中,收费当然比公立高中二中要高,至于教学质量和管理嘛嘛,嘿嘿,在那上过学的学生都知道,家长也知道,只是好些人是哑巴吃黄连,说出了真相觉得自己上当了没脸,所以后面接着有人上当,接着有人当哑巴。

㈤ 我今年在深圳升高中考了300分被一个私立学校录取了,我也可以回老家复读一年再考,哪个要好一点,

我来给楼主说一来下我的经历吧源。我今年大二,复读一年,第一年高考312分,理科二本线440分,当然,家人很多都认为我没有补习的必要,不过在母亲的坚持下,花了很多的钱,去了一个全封闭的高中补习班。当时,全班最低的补习分数都是370,比我高50多分,压力相当大,每天早上5点25起床,5点半进教室背书,上厕所的时间没有超过2分钟,不管是什么情况,每次吃饭,我舍友刚到食堂,我就吃完准备回教室学习了。每天晚上11点下课,我在11点25才回宿舍,那时候压力相当大,饶是如此,熬过来就好了,理科有些程度上是看天赋的,文科更多是勤奋。我第二年,嗯,530多分,提高了200多分,是迄今为止补习班提高最多的。我只想说,如果没有做好准备,不能够坚持下去,没有拼尽一切的决心,那么不要选择补习。反之,如果能坚持下去,那么,不要管别人说什么,一定要去补习,人生是你自己的,不是别人的,只能自己走。有没有必要复读,那要看你自己的决心,讲真,这里,包括我,没有人能够给你一个你可以照办的答案,真正能做决定的,只有你自己

㈥ 我在广州市被一所广州南洋英文学校民办高中录取,现在被要求去报到但是我想回老家读高中或者复读初三

知道2020年了,但是我还是想问一下,你是多少分录取的,第几批录取的,因为我正在填写志愿,有填到这个学校,拜托了

㈦ 成绩一般的五年级学生回老家上学直接跳到实验中学的初一,可能被录取吗

六年级都没毕业,跟不上的,到了初一,那也是差生。有用吗?再说你成绩一般,初中比小学可难多了。劝你三思而后行。

㈧ 青岛老二中的历史

青岛二中始建于1925年,她是从一所小学(现江苏路小学)内设女子中学班发展而来的。第一批录取的学生共有25人,校长是连索兰卿女士。1926年(民国15年)秋开学又增加一个女子中学班,学生增至45人。由于班次的增加,小学内已容纳不下,于1927年8月(民国16年)将女子中学班迁出,设公立女子中学校,校名为"胶澳商埠公立女子中学"。暂租用观海二路民房(现观海二路25号)为校址,校长由国文教员李岫华女士担任。
因班次的不断扩大,1928年(民国17年)7月,由胶澳商埠政府拨湖南路14号官产一处(现湖南路31号)为校舍。共有三个教学班,67名学生,职员5人教员7人。
1929年秋(民国18年),因青岛市政府成立,校名改称为"青岛特别市市立女子初级中学"。第一届初中毕业生共计9人。

1930年秋(民国19年),学校迁至莱阳路26号(现太平路2号青岛育才中学)。该校址原为私立青岛中学校址,系刘子山先生捐赠的市产,内有教学楼一座(原校本院的北楼已于1993年拆掉)。迁校后,学校增设高级班,学校改名为"市立女子中学",学生已达290人,各项设置亦有所增加。

1933年(民国22年)因学生逐年增加,办学规模日益扩大,新建教学大楼一幢(原本院西楼2000年春拆掉);大礼堂一座;教职工宿舍30余间。教职工26人,高中学生69人,初中学生176人。当年初中毕业学生33人;高中毕业学生(首届)11人。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开始,青岛市各级学校全部停顿。1938年1月10日(民国27年)日寇登陆,青岛沦陷。1938年1月17日日寇同汉奸成立了伪青岛治安维持会,19日在维持会内成立了教育筹备处。当时市立女中(莱阳路校址)已经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学校迁至朝城路小学校舍暂作市立女中校址,任命连索兰卿为校长,并改校名为"青岛治安维持会会立女子中学校"。当年考试招生183人,9月开学。

1939年(民国28年)伪青岛特别市公署成立,对市、乡、区各级维持会学校一律改为市立。"青岛治安维持会会立女子中学"由此改称为"青岛特别市市立女子中学"

1944年8月(民国33年)日本发动了太平洋战争之后。日伪当局为了便于管理起见,把教会办的圣功女中、文德女中收为市办。圣功女中改为"第二女子中学",文德女中改为"第三女子中学",我校"青岛特别市市立女子中学"改为"青岛市立第一女子中学",校址仍在朝城路。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国民党政府接收了青岛,恢复了抗日战争前设立的教育局,并对日伪时期的学校进行接收。接收后将市立女子第一中学的校名恢复为抗日前女子中学的校名,即"市立女子中学"。1946年11月,学校迁回莱阳路26号(现太平路2号),当时学生已经增至23个班1427人。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6月3日军管会接管小组接管学校。接管小组由王恒珍、王玉珍、林静三人组成,王玉珍为接管组组长。1949年6月由青岛市人民政府市长马保三任命迟欣圃为校长、罗芒为副校长;王玉珍为教导主任、王景娴为教导副主任;杜祝三为总务副主任。接管后,市立女子中学与校址在大学路(原镇台衙门)的崂山中学合并,大学路校址改为学校分院,从此初中开始有男生。学校为三三制,高中9个班(全部为女生),初中21个班,学校共有1525名学生,其中女生1250人。校名为"青岛市立第二中学",1950年秋改名为"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沿用至今。
你可以到他们的网站去看看:
http://www.qderzhong.net/

㈨ 内蒙古赤峰市老红旗中学今年在红山区招生么录取线定下来了么

每年都会有红山区的学生,要交择校费的,要是学习好绝对要考赤峰二中啊,红旗的管理太过分太变态了。红旗学生亲答

㈩ 新平县老厂乡二中学全校有多少学生

从县教育局普教股何实平副股长那里咨询之后,得到了可靠的数据,
非常乐意告诉你:
新平县,老厂乡二中学全校区一共
有二千一百一十二个学生。

阅读全文

与老厂中学被一二中录取的人数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睢宁县第一中学北校区 浏览:349
道里小学中学排名 浏览:226
辽宁重点中学分数线 浏览:174
临夏回民中学2018分数线 浏览:683
合肥市包河区外国语实验中学 浏览:477
龙川实验中学公路改造 浏览:844
呼和浩特中学上下课时间表 浏览:300
2018年沈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 浏览:687
龙川县登云中学校长 浏览:863
北仑中学招生简章 浏览:473
长安一民中学上课时间 浏览:833
盱眙中学2015高考成绩 浏览:284
中学生手球锦标赛 浏览:377
辽宁省实验中学魏民 浏览:670
2018江浦高级中学录取名单 浏览:305
洛阳2019年中学招生信息 浏览:220
蔡家坡初级中学电话 浏览:903
三门启超中学招聘2018 浏览:572
郴州市第三中学贴吧 浏览:716
2019北镇中学分数线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