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重庆大学统计学
我知道它和西南财经大学一起为四川的精算师的考试地点,师资一般般,统计学应该不错!
显然没有西南财经大学好,因为重庆大学统计学(金融与精算)是偏向数学的!
⑵ 重庆市年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分析报告
2006年,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区县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全市国土房管系统坚持“五个并重”,扎实努力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国土房管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2006年全市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并重,土地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坚持市场调节与住房保障并重,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平稳健康发展;加强勘查与规范开发并重,促进了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依法行政与维护权益、服务社会并重,为和谐重庆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坚持完善体制与提高素质并重,在执政为民服务发展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土地资源
(一)土地资源状况
重庆市土地总面积822.69万公顷,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0.85%。根据2006年土地变更调查结果显示,2006年末,重庆市农用地694.15万公顷,较2005年末下降0.05%;建设用地57.75万公顷,较2005年末增加1.49%;未利用地70.79万公顷,较2005年末减少0.69%。2006年末重庆市土地利用构成见图1。
图1 2006年末重庆市土地利用构成
(二)土地利用情况
1.农用地
2006年末全市农用地104121938.8亩,年内减少158400.0亩,年内增加105208.8亩,增减相抵净减53191.2亩,主要是未利用地的荒山造林和土地开发利用量小于建设占用所致。2006年度农用地的内部结构调整较大,变化幅度集中体现在耕地、园地和林地上(表1)。
其中耕地由2005年年末的33940460.4亩下降到2006年年末的33629333.3亩,净减少了311127.1亩。其中减少幅度最大的为旱地,净减139988.5亩,占耕地年内减少总量的44.99%;其次为望天田和灌溉水田。旱地减少的主要去向是林地、园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分别为160002.8亩、48649.9亩和29137.3亩;灌溉水田减少的主要去向为建设用地,面积为34990.5亩。
表1 2006年重庆市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图4 2006年土地出让面积比例(按土地用途分)情况
3.土地二级市场
2006年,重庆市国有土地使用权交易62216宗,面积10170.9公顷,转让金、租金及抵押价款共721.52亿元。2006年,重庆市转让土地51586宗,转让土地面积898.38公顷,转让金额28.63亿元。
(二)探矿权采矿权市场
1.矿业权市场建设
2006年,矿业权市场进一步规范。完善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管理制度,规范矿业权出让前期工作,合理确定出让资源量和出让单价,增加政府收益。
2.探矿权采矿权一级市场
2006年,重庆市出让探矿权12宗,出让方式为招标出让,合同金额1131万元。出让采矿权1284宗,合同金额2.21亿元,其中以招拍挂方式出让422宗,占出让采矿权总宗数的32.87%,合同金额2.11亿元,占全市出让采矿权合同金额的95.48%;从矿种分类看,采矿权出让主要集中在煤(230宗)和建筑石料用灰岩(524宗)。
3.探矿权采矿权二级市场
在矿业权转让中,采矿权转让共51宗,转让价款0.71亿元,全部为出售转让采矿权。从矿种分类看,煤50宗,转让价款0.68亿元。岩盐转让1宗,转让价款0.03亿元。
四、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一)土地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2006年,严格土地执法,全面开展违法违规批(占)地、闲置土地和“以租代征”行为清查处理工作。2006年土地违法案件结案率达到 98.4%,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6人。重庆市江北区政府高度重视土地执法工作,区法院对2名违法占地责任人进行了公开判决,首开全市追究违法占地责任人刑事责任的先例。主城区、合川、永川等地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力度,全市共清理出闲置土地 162宗,已收回闲置土地 37宗、105.27公顷,巩固了土地市场治理整顿成果。
2006年结转2005年土地违法未结案件71件,涉及土地面积2.66公顷,其中耕地0.87公顷。
2006年发现土地违法案件2521件,涉及土地面积261.86公顷,其中耕地93.79公顷。在2006年发现土地违法案件中,主要是个人违法案件,共2309件,占91.6%。2006年土地违法立案2331件,涉及土地面积194.88公顷,其中耕地93.27公顷。其中个人违法案件2119件,占90.91%;2006年土地违法结案2355件,涉及土地面积180.27公顷,其中耕地78.11公顷。
2006年查处土地违法案件拆除构建物163689平方米,没收构建物76553平方米,收回土地30.98公顷,其中耕地7.66公顷,罚没款收取1084.7万元。
(二)地矿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2006年,全市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6]28号)文件精神,扎实开展整顿和规范工作。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治乱”工作成效显著。
2006年对地矿违法的7名责任人进行了刑事处罚。配合纪检监察部门,清理国家工作人员和国企负责人投资办矿行为。市政府出台了《小型煤矿企业资产整合意见》,各区县开展了矿业权设置方案和资源整合编制工作,目前已有一批区县完成了编制工作,并实施资源整合。采矿权登记办理程序等制度逐步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年度检查工作开展较好,提高了矿山企业合理利用矿产资源意识。全市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第一阶段工作得到国务院检查组的充分肯定,并顺利通过了检查验收。南川、奉节、城口等地高度重视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切实加大了工作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
2006年结转2005年地矿违法未结案件20件,2006年立案401件,2006年结案415件。2006年立案案件中,按违法主体划分,个人331件,占立案总数的82.54%。2006年结案案件中,无证开采245件、越界开采73件、非法转让采矿权21件、破坏性开采10件、无证勘查2件、不按规定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38件。年末未结案件6件。
五、国土资源行政复议情况
2006年结转2005年未审结行政复议39件。2006年申请行政复议190件,其中行政处罚5件,行政许可2件,行政强制措施40件,行政不作为8件,其他135件;2006年受理190件,2006年审结202件,其中维持原行政决定133件,撤销6件,撤回申请39件,2006年未审结行政复议27件。
六、国土资源管理机构和人员培训情况
2006年末,重庆市国土资源系统共有行政机构45个,其中省级1个,年末从业人员2540人,其中行政编制人员1104人。在行政人员中,有研究生95人,大本及大专1966人。直属事业单位345家,从业人员6294人。
2006年,全市国土资源系统收入总额16.2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拨款12.76亿元,其他收入1.22亿元。
2006年,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参加干部培训405人次,其中党校学习198人次,行政学院培训74人次,其他培训133人次;参加学历教育344人次,其中参加博士生教育15人。
七、问题与建议
当前工作中存在如下的困难和问题。
(1)严峻的资源供需形势与粗放的资源利用方式的矛盾依然突出。土地、矿产资源利用率不高,批而不征、征而不供、闲置浪费土地和矿产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
(2)国土房管工作参与宏观调控的能力和水平与市场经济要求的矛盾依然突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国土房管工作参与调控的体系和方式还需不断完善。
(3)资源、房屋问题引发的各种利益诉求和冲突还会进一步显现,维护权益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资源价值的进一步显现,围绕资源权益的各种诉求,甚至利益冲突会不断增多;随着《物权法》的出台,调处国土资源和房地产纠纷的任务会更加繁重。
(4)队伍建设和廉政建设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在复杂的市场经济形势下,全系统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行风、政风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干部职工的自我约束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
为加强国土资源管理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土地规划和计划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①要有序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②要合理安排土地利用计划;③要加大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力度;④要继续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⑤要强化执法监察,严格实行问责制。
(2)加强土地调控,切实保障重点项目和重点区域用地。①要加强建设用地保障工作;②要严格控制低价出让工业用地;③要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④要切实用好储备土地;⑤要认真落实建设用地税费政策,注重发挥经济手段的作用。
(3)加强房地产管理,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①要优化房地产发展布局;②要加强住房供应结构调整;③要努力完善房地产市场体系;④要继续深入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⑤要进一步提高拆迁和物业管理水平。
(4)加强地质矿产勘查工作,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①要切实加强地质勘查工作;②要加强地勘队伍建设;③要继续巩固治乱成果;④要基本完成资源整合任务;⑤要逐步建立矿产资源管理长效机制。
⑶ 重庆工商大学的统计学到底怎么样求大神帮助
比较好哈,如楼上说的,这个专业貌似有硕士点的。另外我知道的就是,工商大特聘了几个教授,都是30W年薪级别的。其中有个女教授就是统计学院的院长/副院长,教过我的。
⑷ 为迎接重庆南开中学建校78周年,学校举办了校史知识大赛.现统计调查了初一、初二、高一和高二年级在校史
(1)在校史知识竞赛中晋级决赛的总人数=5÷10%=50(人),
高一年级在校史知识大赛晋级决版赛的人数=50×权
108 |
360 |
⑸ 据统计2013年重庆一中在校学生约11000人,将数11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
11 000=1.1×10 4 .
故答案为:1.1×10 4 .
⑹ 重庆市年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分析报告
2005年是重庆市国土部门管理体制改革后正式运行的第一年,在国土资源部的领导下,我市国土资源系统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完善体制、提高素质”活动为动力,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在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等各个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获得多项表彰。
●全国试点单位江津市的规划修编大纲已经国土资源部评审通过。
●《重庆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通过实施中期评估,获全国矿产资源规划优秀成果一等奖。
●重庆市被国土资源部确定为全国4个重要矿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试点单位之一。
●合川、永川等地处置低效利用土地效果明显,万州区积极造地和盘活低效利用土地的做法得到国土资源部、市领导的表扬,《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在头版进行了专题报道。
●加强优质基本农田建设,重点实施了三峡库区周边绿化带1.47万公顷基本农田综合整理项目。
一、土地资源
(一)土地资源状况
重庆市土地总面积822.69万公顷,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0.85%。2005年末,重庆市农用地694.50万公顷,较2005年增加0.01%;建设用地56.91万公顷,较2005年增加1.83%;未利用地71.28万公顷,比2005年减少1.53%。如图1、表1所示。
图4 2005年重庆市颁发勘查许可证(按专业性质分)情况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基本情况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重庆市的矿业逐步形成了地质勘查、矿山设计、开发、科研、教育基本配套的矿业体系。全市开发利用矿产54种,各类生产矿山5 466个,其中能源矿山1 549个,金属矿山88个,非金属矿山3 780个,其他矿山49个。
全市矿山企业从业人数23万人,矿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6%左右,矿业及以矿产资源为原料的加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5%左右,矿产品进出口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5%左右,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005年重庆市主要开发利用矿种包含能源矿产中的煤、地热,以及黑色金属矿产、有色金属矿产、贵金属矿产、稀有、稀散稀土矿产、非金属矿产和水气矿产。
三、国土资源市场
(一)土地市场
1.土地市场治理整顿
2005年重庆市合理制定农用地转用、土地供应年度计划,严格建设用地预审,加强经营性土地出让计划管理,保持适度的土地投放量和投放节奏,优化土地供应结构,重点保障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社会公益项目的用地需要。加强土地储备、整治计划管理,支持和指导土地储备机构科学合理开展储备和整治工作,建立建设用地“蓄水池”,提高政府土地调控能力。加强对园区工业项目土地投入产出率的审查和考评。严格执行工业项目建设用地供应控制指标,对超过控制指标要求的项目,核减用地面积。把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率纳入对区县(自治县、市)政府的综合目标考核。认真开展存量土地清查工作,基本摸清了城镇存量建设用地的家底。合川、永川等地处置低效利用土地效果明显,万州区积极造地和盘活低效利用土地的做法得到部、市领导的表扬,《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在头版进行了专题报道。
2.土地一级市场
2005年重庆市继续严格执行经营性土地招拍挂出让制度,加大土地市场化配置力度。全年共计出让土地2 645宗,面积4 036.07公顷,土地纯收益70.95亿元;以“招拍挂”方式出让土地 966宗,面积 2 222.26公顷,占全年出让土地的 55.06%(2004年为38.38%,提高了16.38个百分点),土地纯收益54.61亿元,占全年出让土地纯收益的76.96%(2004年为56.94%,提高了20.02个百分点);从土地用途分类来看:以“招拍挂”方式出让的土地中,以住宅用地为主,面积为1 973.96公顷,占88.83%;纯收益为47.69亿元,占87.33%(图5~图6)。
图5 2005年土地出让面积比例(按出让方式分类)情况
图6 2005年土地出让面积比例(按土地用途分)情况
3.土地二级市场
2005年重庆市国有土地使用权交易35 764宗,面积11 122.17公顷,金额608.68亿元。从土地用途来看:住宅用地面积 2 921.14公顷,占国有土地使用权交易面积的26.26%(2004年为32.25%,比重下降了5.98个百分点),金额333.53亿元,占国有土地使用权交易的54.80%(2004年为31.58%,比重增长了23.22个百分点)。
2005年重庆市转让土地20 010宗,转让土地面积520.68公顷,转让金额19.75亿元。转让以住宅用地为主,面积341.11公顷,转让金额14.02亿元。
(二)探矿权采矿权市场
1.矿业权市场建设
2005年重庆市扎实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整顿工作,按照国家要求,制订实施方案,迅速启动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加大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力度,建立矿业权有形交易市场和出让公示制度,规范出让程序。
2.探矿权采矿权一级市场
2005年重庆市出让探矿权1宗,出让方式为申请审批,合同金额43.28万元。出让采矿权1 547宗,合同金额1.96亿元,其中以“招拍挂”方式出让580宗,占出让采矿权总宗数的37.49%(2004年为8.3%,比重提高了29.19个百分点),合同金额1.85亿元,占全市出让采矿权合同金额的94.59%(2004年为16.86%,比重提高了77.73个百分点);从矿种分类看:采矿权出让主要集中在煤(504宗)和建筑石料用灰岩(520宗)。
3.探矿权采矿权二级市场
在矿业权转让中,采矿权转让共76宗,转让价款1.62亿元,其中出售54宗,出售价款0.36亿元,其他22宗,价款1.26亿元。从矿种分类看:采矿权转让主要集中在煤(68宗),转让价款1.61亿元。其他还有铅锌矿、水泥用灰岩等(图7)。
图7 2005年采矿权转让(按矿种分类)情况
四、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一)土地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2005年重庆市结转上年土地违法未结案件86件,涉及土地面积18.17公顷,其中耕地12.42公顷。
2005年发现土地违法案件2 663件,比2004年增长11.89%,其原因是全市对违法用地继续保持高压态势,清查处理“以租代征”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违反土地用途管制等行为,严肃查处了一批土地违法大要案,有效地制止了非法占地行为。2005年发现土地违法案件中,主要是个人违法案件,共2 474件,占92.9%,本年违法涉及土地面积224.56公顷,其中耕地100.63公顷。
2005年土地违法立案1 993件,主要是个人违法案件,为1 825件;土地违法案件立案涉及土地171.46公顷,其中耕地69.14公顷;本年结案2 008件,结案涉及土地面积186.97公顷,其中耕地80.69公顷。
2005年查处土地违法案件拆除构建物90 364平方米,没收构建物125 922.5平方米,收回土地17.41公顷,其中耕地13.73公顷,收取罚没款957.18万元。
(二)地矿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2005年,全市认真开展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以生产矿山全面排查、勘查项目全面检查、行政执法行为全面清查为主要内容的“三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市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得到国家联合督察组的充分肯定。
2005年结转上年地矿违法未结案件11件,本年立案695件,本年结案686件,其中,无证开采611件,占结案总数的89.07%;越界开采43件,占结案总数的6.47%;非法转让采矿权8件,其他3件。年末未结案件20件。
2005年当年立案案件中,按违法主体划分,个人673件,占立案总数的96.83%。
五、国土资源行政复议情况
2005年全市圆满完成“四五”普法工作,进一步加强立法、行政复议与应诉工作,促进了依法行政。按照我市建设领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要求,制定用地环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办法。
2005年结转2004年未审结行政复议36件。申请行政复议332件,其中行政处罚13件,行政强制措施39件,行政不作为3件,其他277件;本年受理173件,本年审结296件,其中维持原行政决定257件,责令履行1件,撤销3件,撤回申请35件,本年未审结行政复议39件。
六、国土资源管理机构和人员培训情况
2005年重庆市国土资源系统共有行政机构45个,其中省级1个,年末从业人员2 517人,其中行政编制人员1 000人。在行政人员中,有研究生73人,大本及大专1 814人。直属事业单位303家,从业人员5 735人。
2005年全市国土资源系统收入总额3.6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拨款2.49亿元,其他收入1.16亿元。全年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50万,其中国家资金100万。
2005年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参加干部培训592人次,其中党校学习255人次,行政学院培训43人次,其他294人次;参加学历教育126人次,其中参加博士生教育5人。
七、问题与建议
当前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①土地资源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比较突出;②传统用地方式与节约集约用地的矛盾比较突出;③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比较突出。
(一)加强国土资源管理的建议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并重
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土地资源;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优先支持保障重点建设项目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用地需求;建立高标准基本农田和监管体系,切实抓好保护示范区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增强参与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严格执行用地预审、用途管制、指标调控、定额管理和批后检查等规定,加强部门联动,落实产业政策;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经营性用地供应、储备土地整治和出让的计划管理,确保土地供应总量适度、结构优化、区域均衡、价格合理。
3.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大力开展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
严格执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严控划拨用地范围和程序,严卡协议出让最低价;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鼓励使用存量土地;建立节约集约用地情况与用地计划挂钩制度,完善建设项目土地利用情况跟踪管理制度。
4.科学编制新一轮规划,发挥规划的引导和控制作用
加强同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其他专项规划的衔接和协调,注重理论和方法创新,坚持开门规划和公众参与原则,加强基础研究,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强制性,加强保障规划实施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研究,确保规划得到有效落实。
5.切实加强地质工作,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
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要求,制定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切实加强地质工作;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重点查处越层越界开采及非法转让矿业权行为,严格执行审批权限和审批程序,建立健全统一、竞争、开放、有序的矿业权市场,加强市场监管。
(二)加强国土资源管理的建议
(1)加强综合统计和专项统计,建立统计责任追究制度。
(2)完善季度形势分析制度,不断增强分析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3)加快建立国土资源科技创新体系,推进行业信息化工作。
(4)完善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裁决制度,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
⑺ 重庆的大学生的总人数,最好有各大学多少人的统计!
这工作量太大了,60分以上才考虑去帮你查,顺便说句:重庆大学的数量就会吓死你。
⑻ 重大的统计学好不好
这个专业不考研究生和考公务员进政府,就业是有难度的
但是重庆大学是、211学校,就业的压力不大。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培养品学兼优,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研究分析能力强,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可以在社会经济各个部门从事统计信息处理和数据分析的应用型和通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1、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科学的世界观,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立志献身祖国的建设事业。
2、写作能力强,经济学、数学和统计学基础扎实,可以熟练应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系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可以恰当应用统计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英语应用能力较强,可以阅读英文专业文献。
3、具有健康的体魄,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
三、总学分 174学分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158 学分
(一)必修课 114 学分
1、全校共同课:57 学分
(1)思想政治理论课:8学分
(2)体育:4学分
(3)心理健康:1学分
(4)大学汉语:2学分
(5)大学英语:14学分
(6)公共数学:18学分
(7)计算机教学:6学分
(8)国防教育:2学分
(9)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2学分
2、学科基础课:37学分;专业必修课20学分
(二)选修课:44 学分
1、专业选修课:18学分
2、全校选修课:26学分
(1)通识教育大讲堂课程:4学分
(2)原典选读类课程:4学分
(3)人文艺术类课程:4学分
(4)法政类课程:2学分
(5)管理类课程:2学分
(6)经济类课程:2学分
(7)理工类课程:2学分
(8)暑期学校课程:2学分
(9)全校任意选修课:4学分
五、其他学习 16 学分
(一)科学研究(8学分):为了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除经常组织与本专业有关的学术活动外,还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科研训练,要求学生第二学年根据院系制定的必读书目撰写一篇原典读书笔记(5000字左右),计2学分;第三学年撰写一篇学年论文(5000字左右),计2学分;第四学年撰写一篇毕业论文(8000-10000字),计4学分。共计8学分。
(二)实践教学(8学分):第一学年利用暑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及社会服务活动,计2学分;第四学年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并撰写一篇调查报告(5000字左右),计2学分;第四学年组织学生开展专业实习,计4学分。共计8学分。
⑼ 重庆大学数理统计
重大的理工科都还不错,
反正工科得300好几十去了,理科不太详细。。。
说到院校歧视到是没觉得有多少,重大每年外校考进来的多得很去了。。
只要你成绩够好,人有实力,导师还是会很喜欢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