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四川省宣汉中学的高考成绩
据统计,从1573年来鹿书亭到1916年的“宣汉县立中学堂”,再到2000年的“四川省宣汉中学”。宣汉中学为社会培养了28000余名合格新生从宣中走进高校,其中800余人已获得硕士、博士学位。
据统计,从2008年到2015年宣汉中学文科上线人数一直稳居达州全市第一位。
2015年高考,一本上线376人(文科93人,理科283人),比2014年净增64人,增长率21%,其中应届316人,创历史新高。本科上线1464人(不含艺体),其中应届1075人(不含艺体),上线率61%,创历史新高。600分以上28人,其中文科5人、理科23人。理科最高分640分,文科最高分616分。达州市文科前10名,我校有3人;理科前10名,该校占4人。文科本科上线529人,稳居达州市第一位。文、理科重本上线和本科上线人数均居达州市第二位。
2014年高考,一本上线312人,较2013年增加101人,增长48%;本科上线1568人(不含艺体),较2013年增加178人,增长13%。一本上线人数和本科上线人数均创宣汉中学高考历史之最,居达州市第二位。文科依然保持强劲势头,其中一本上线52人,本科上线452人,稳居达州市第一位。艺体类上线人数126人,居达州市前列。2014年,宣汉中学再次创造了达州教育界的升学神话。3名学生被清华大学录取、2名学生被北京大学录取、5名学生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1名学生被中国科学院大学录取。由此,宣汉中学成为达州历史上,一年考入北大清华最多的学校。
② 四川省重点高中排名
只说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包括贵族学校
第一层次:绵阳中学和成都7中并列第一,东辰国际,成都9中,成都4中,南山中学,成都外国语,川师附中(除了绵中和7中以外其它那几所排名都不分先后)
第二层次:成都第12中学,绵阳芦溪中学,绵阳三台中学,成都铁路中学,南充高级中学,绵阳科学城一中,泸州高中,泸州2中,广元中学,绵阳外国语,德阳中学,成都双流中学,巴中中学,大湾中学(排名不分先后)
第三层次:棠湖中学,新都一中,温江中学,郫县一中,新津中学,龙泉中学,江油中学,什邡中学,绵竹中学,罗江中学,蜀光中学,富顺二中,自贡一中,荣县中学,大竹中学,渠县中学,达县中学,宣汉中学,宜宾一中,宜宾三中,南溪一中,内江六中,隆昌一中,威远中学,乐山一中,五通桥中学
,峨眉二中,资阳中学,简阳中学,安岳中学,眉山中学,仁寿一中,广元中学,苍溪中学,攀钢一中,攀枝花三中,阆中中学,遂宁中学,射洪中学,广安中学,邻水中学,巴中中学,西昌一中,绵阳江油一中,绵阳实验高中(排名不分先后),德阳外国语
③ 2018四川宣汉中学高考成绩
2017年6月参加高考的考生不会取消高考加分政策。
④ 四川宣汉中学今年高考一本考了多少个二本考了多少个
四川省宣汉中学2017年高考一本上线673人,本科上线1833人。应届生对应606/1536人,应届上线居达州市第一,石灵逍同学夺得川东北五市文科第一名。
⑤ 四川省高中排名前30
成都(来14所):成都四中,成自都七中,成都九中,成都十二中,成都二十中,川师附中,大湾中学,双流中学,棠湖中学,新都一中,温江中学,郫县一中,新津中学,龙泉中学
绵阳(6所):绵阳中学,南山中裤镇学胡族粗,科学城一中,江油中学,三台中学,安县中学
德阳(4所):德阳中学,什邡中学,绵竹中学,罗江中学
自贡(4所):蜀光中学,富顺二中,自贡一中,荣县中学
达州(4所):大竹中学,渠县中学,达县中学,宣汉中学
宜宾(3所):宜宾一中,宜宾三中,南溪一中
泸州(2所):泸县二中,泸州高中
内江(3所):内江六中,隆昌一中,威远中学
乐山(3所):乐山一中,五通桥中学 峨眉二中
资阳(3所):资阳中学,简阳中学,安岳中学
眉山(2所穗燃):眉山中学,仁寿一中
广元(2所):广元中学,苍溪中学
攀枝花(2所):攀钢一中,攀枝花三中
南充(2所):南充高中,阆中中学
遂宁(2所):遂宁中学,射洪中学
广安(2所):广安中学,邻水中学
巴中(1所):巴中中学
凉山(1所):西昌一中
⑥ 2020年四川宣汉中学考上985大学有多少人,考上211有多少人
2020年四川宣汉中学考上985大学和211大学的人数,
目前尚未公布。
具体可询问学校办公室和教务处,
以学校的说法为准。
⑦ 四川省高中排名
不可否认最好高中:成都7中、9中(树德中学)、4中
二档:成都外国语学校、双流棠湖中学、绵阳南山中学、川师附中、乐山一中、眉山一中
⑧ 宣汉中学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A+2不一定能够录取完。你要是宣中的,名次在年级为前3分之一就行了,也就大概是530到550以上。我们那一级670多个人,考了217个好像。
⑨ 四川宣汉中学
《四川省宣汉中学志》后记
《四川省宣汉中学志》本志的编纂工作始于2002年9月,止于2007年6月,历时 4年零10个月。
经过90年的发展,宣汉中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90周年校庆到来之时,宣汉中学成功通过了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评估验收,实现了东西校区两翼办学,书写了宣中办学的新篇章。盛世修志,以承传薪火,知古鉴今。为总结办学经验,探索基础教育规律,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历史借鉴,2002 年9月学校研究决定编纂校志,成立了以张武坤同志为组长的校志编纂工作组,由谯义山老师专职负责编纂工作。2006年,童国武、杨曦两位年轻的语文老师曾先后参予这一工作。2007年3月各章节概述部分初稿形成。2007年3至5月,由龚元光同志整理附件并组稿统编。又经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于2007年6月终成书稿。《校志》共10章,总计50余万字。
宣汉中学90年的历史,似长河一段,曲折蜿蜒,有风平水静,也有波澜壮阔。如此漫长的校史,要想条分缕析,一一廓清,实非易事。在《校志》编纂过程中,虽参考了《宣汉县中学校志》(1968.4)、《宣汉县中学校史》(续集1993.12)、《四川省宣汉中学校史》(续集2000.11),但由于种种原因,前30年历史留下的文字资料几乎是一片空白,而后60年虽有记载,要么残缺,要么语焉不详,给编纂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四川省宣汉中学志》的编写是集体合作的结果。许多同志在搜集资料、写作、修改、审稿过程中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行政办公室邓崇智不辞辛苦,及时收集与提供大量历史资料,为校志编写服务,在此一并致谢。还要特别感谢赵德培、刘辉孝、符德言、卫贡金、肖注道等老教师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张武坤、刘廷富、章昂等老师认真修改、校对。正是因为有这么多人重视、关心和支持,《四川省宣汉中学志》才得以问世。
由于编志时间匆促,编辑人员缺乏经验,水平有限,《校志》中难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错误、遗漏在所难免。敬请各位领导、师生、校友批评指正,以便在下一次修史、修志中得到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