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台湾初中学习哪些科目
目前 台湾还没开放大学 中学部份更是遥遥无期
所以 你还是以念大学为目标
预估明年 台湾将开放台湾部份大学 给大陆学生就读
以下给你一份资料 我住台湾欢迎追问
开放陆生来台政策转弯。台湾新任教育部门领导人吴清基2009.09.10宣布,开放陆生来台,将由技职教育先行,与原规画第一阶段开放一般大学,第二阶段才开放技职教育明显不同。
吴清基主持首次部务会报,他表示,他八月到大陆访问,发现台湾的技职教育领先大陆很多,具有利基,因此,开放陆生来台应由技职教育先行,或者研究所先走,这样社会应能接受。
台湾教育部门去年底完成开放陆生来台政策规画,征询学者专家意见后,倾向公立大学仅开放硕、博士生,不能招大学生;私校可同时招收大学生及研究生。依此规画,预计开放的两千个名额,来台念公立大学研究所者可能不超过一百人,其他都将就读私大。
台湾教育部门次领导人林聪明表示,这项方案原预计在两岸条例等三法修正通过后实施,明年春天可招收大陆来的研究所学生,秋天再收大学部学生,第一阶段先小规模推动,再视开放情况,第二阶段开放技职体系招收陆生。
但林聪明指出,由于各界一再反映,台湾的技职体系优势大,大陆专科学生只要来台攻读大陆没有的“二技”,就可获取学士学位,对大陆专科生吸引力很大;且台湾二技学生源减少,开放陆生不会有排挤台生就学权益的问题。
2. 台湾大学排名
第六名:台北医学大学
台北医学大学是一所台湾医科专门大学,1960年创办,其前身为台北医学院,2000年改名为台北医学大学。
校区位于台北市信义区吴兴街,目前校内建筑物有教研大楼、型态学大楼、医检大楼、口腔大楼、体育馆、杏春楼、教学大楼、医学综合大楼。自1960年至2002年,台北医学大学已有约22,150名毕业生,校友遍布各大医疗机构、私人诊所、研究单位及政商各界等。
北医医疗体系包括扩建中的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委托台北医学大学经营的市立万芳医院、以及以BOT方式兴建及经营的卫生署署立双和医院。
第五名:台湾艺术大学
台湾艺术大学简称台艺大,成立于1955年10月31日,位于台湾新北市板桥区浮洲地区,前身为艺术学校及后来的台湾艺术专科学校(简称艺专)。台湾艺术大学是台湾地区历史最悠久、学科结构最均衡的艺术高等学府,也是近代台湾艺术教育的重镇。
第四名:台湾成功大学
成功大学简称成大,为台湾南部地区的顶尖国立大学,有北台大南成大之美誉。前身为日治时期(1931年)创立于台南市现址的台湾总督府台南高等工业学校,在亚洲高校综合排名上仅次于台湾大学,位列全台第二。国际上声誉不亚于大陆清华、北大。
第三名:台湾交通大学
国立交通大学简称交大,大陆惯称台湾交通大学或新竹交大,是一所顶尖的研究型国立大学。台湾交大前身为1896年创立的南洋公学,即西安交通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1949年国民政府迁台,大陆的交通大学由上海市军管会高教处接管,国民政府下的交通大学校务被迫中断。
第二名:台湾清华大学
台湾清华大学(新竹)(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NTHU)为中国台湾地区顶尖级研究型大学之一,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中欧商校联盟、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成员。
台湾清华大学前身为1911年在北京设立的清华学堂。1925年设大学部。对日抗战期间,西迁至云南昆明,与国立北京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合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解放战争后,清华大学被分成两个,北京的清华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管,而台湾当局则于1955年于台湾省新竹市让清华大学复校,新竹清华与北京清华更有“一笔写不出两个清华”的说法。
第一名:台湾大学
台湾大学(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简称台大(NTU),成立于1928年,是中国台湾省台北市的一所研究型公立综合性大学,素有“台湾第一学府”之称,也是一所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学术声誉的大学。
其前身是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所建立的台北帝国大学,为当时日本建立的九所帝国大学之一。1945年,台湾光复后,改名为“台湾大学”。
1949年,蒋介石政府迁往台湾,台大取代了当时尚未在台复校的中央大学,成为了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资助经费第一的高校。
3. 台湾有什么比较出名的中学~
以下是台湾最有源名的中学:
台北市:建国中学北一女中师大附中政大附中成功高中中山女高松山高中大同高中丽山高中中仑高中板桥中学桃园:武陵高中中坜高中台中:台中一中台中女中台南:台南一中台南女中高雄:高雄中学高雄女中高师大附中
4. 台湾哪间初中(国中)比较好
介寿国中:松山区介寿里8邻延寿街401号
敦化国中 :松山区中正里11邻南京东路3段300号
中仑高中国中部 :松山区吉祥里10邻八德路4段101号
民生国中 :松山区新东里2邻新东街30巷1号
中山国中 :松山区民有里11邻复兴北路361巷7号
永吉国中 :信义区四育里8邻松隆路1617号
五常国中 :台北市复兴北路430巷1号
以上为松山区公立国中学校, 基本上七所学校来说敦化国中, 介寿国中升学率较高,每学期额满速度最快的学校
5. 台湾有哪些中学
台湾、澎湖、金门、马祖的国中共745所,公立730,私立15。
县市 学校名称
台北县 私立时雨国中
台北县 私立康桥国中(小)
台北县 县立板桥国中
台北县 县立重庆国中
台北县 县立江翠国中
台北县 县立中山国中
台北县 县立新埔国中
台北县 县立新庄国中
台北县 县立新泰国中
台北县 县立福营国中
台北县 县立头前国中
台北县 县立光荣国中
台北县 县立明志国中
台北县 县立碧华国中
台北县 县立永和国中
台北县 县立福和国中
台北县 县立中和国中
台北县 县立积穗国中
台北县 县立漳和国中
台北县 县立莺歌国中
台北县 县立柑园国中
台北县 县立土城国中
台北县 县立三峡国中
台北县 县立八里国中
台北县 县立泰山国中
台北县 县立五股国中
台北县 县立芦洲国中
台北县 县立林口国中
台北县 县立汐止国中
台北县 县立淡水国中
台北县 县立三芝国中
台北县 县立石门国中
台北县 县立万里国中
台北县 县立坪林国中
台北县 县立文山国中
台北县 县立五峰国中
台北县 县立瑞芳国中
台北县 县立钦贤国中
台北县 县立贡寮国中
台北县 县立深坑国中
台北县 县立平溪国中
台北县 县立乌来国中(小)
台北县 县立溪昆国中
台北县 县立丹凤国中
台北县 县立自强国中
台北县 县立中正国中
台北县 县立义学国中
台北县 县立中平国中
台北县 县立凤鸣国中
台北县 县立三和国中
台北县 县立光复国中
台北县 县立竹围国中
台北县 县立尖山国中
台北县 县立正德国中
台北县 县立安溪国中
台北县 县立樟树国中
台北县 县立育林国中
台北县 县立青山国中(小)
台北县 县立崇林国中
台北县 县立二重国中
台北县 县立大观国中
台北县 县立成林国中(筹)
台北县 县立忠孝国中
台北县 县立鹭江国中
台北县 县立桃子脚国中(筹)
台北县 县立丰珠国中(小)
台北县 县立三多国中(筹)
台北县 县立达观国中(小)(筹)
宜兰县 县立宜兰国中
宜兰县 县立中华国中
宜兰县 县立复兴国中
宜兰县 县立罗东国中
宜兰县 县立东光国中
宜兰县 县立国华国中
宜兰县 县立头城国中
宜兰县 县立苏澳国中
宜兰县 县立文化国中
宜兰县 县立南安国中
宜兰县 县立三星国中
宜兰县 县立礁溪国中
宜兰县 县立吴沙国中
宜兰县 县立冬山国中
宜兰县 县立顺安国中
宜兰县 县立五结国中
宜兰县 县立兴中国中
宜兰县 县立利泽国中
宜兰县 县立员山国中
宜兰县 县立荣源国中
宜兰县 县立壮围国中
宜兰县 县立大同国中
宜兰县 县立凯旋国中
宜兰县 县立慈心华德福实验国中(小)
宜兰县 县立人文国中(小)
桃园县 县立桃园国中
桃园县 县立青溪国中
桃园县 县立文昌国中
桃园县 县立建国国中
桃园县 县立中兴国中
桃园县 县立山脚国中
桃园县 县立大竹国中
桃园县 县立大园国中
桃园县 县立竹围国中
桃园县 县立大溪国中
桃园县 县立大汉国中
桃园县 县立仁和国中
桃园县 县立寿山国中
桃园县 县立大岗国中
桃园县 县立八德国中
桃园县 县立大成国中
桃园县 县立中坜国中
桃园县 县立平南国中
桃园县 县立新明国中
桃园县 县立内坜国中
桃园县 县立大仑国中
桃园县 县立龙冈国中
桃园县 县立兴南国中
桃园县 县立自强国中
桃园县 县立东兴国中
桃园县 县立杨梅国中
桃园县 县立仁美国中
桃园县 县立富冈国中
桃园县 县立瑞原国中
桃园县 县立新坡国中
桃园县 县立观音国中
桃园县 县立草漯国中
桃园县 县立新屋国中
桃园县 县立大坡国中
桃园县 县立永安国中
桃园县 县立龙潭国中
桃园县 县立凌云国中
桃园县 县立石门国中
桃园县 县立介寿国中
桃园县 县立慈文国中
桃园县 县立平兴国中
桃园县 县立杨明国中
桃园县 县立龙兴国中
桃园县 县立福丰国中
桃园县 县立东安国中
桃园县 县立光明国中
桃园县 县立同德国中
桃园县 县立幸福国中
桃园县 县立大有国中
桃园县 县立龟山国中
桃园县 县立会稽国中
桃园县 县立杨光国中(小)
桃园县 县立回龙国中(小)
桃园县 县立平镇国中
桃园县 县立武汉国中
桃园县 县立经国国中(筹)
桃园县 县立过岭国中(筹)
桃园县 县立瑞坪国中(筹)
新竹县 县立竹东国中
新竹县 县立二重国中
新竹县 县立员东国中
新竹县 县立关西国中
新竹县 县立石光国中
新竹县 县立富光国中
新竹县 县立新埔国中
新竹县 县立照门国中
新竹县 县立竹北国中
新竹县 县立凤冈国中
新竹县 县立六家国中
新竹县 县立芎林国中
新竹县 县立新丰国中
新竹县 县立精华国中
新竹县 县立横山国中
新竹县 县立华山国中
新竹县 县立宝山国中
新竹县 县立北埔国中
新竹县 县立峨眉国中
新竹县 县立新湖国中
新竹县 县立中正国中
新竹县 县立五峰国中
新竹县 县立尖石国中
新竹县 县立忠孝国中
新竹县 县立博爱国中
新竹县 县立仁爱国中
新竹县 县立自强国中
苗栗县 县立苗栗国中
苗栗县 县立大伦国中
苗栗县 县立明仁国中
苗栗县 县立头屋国中
苗栗县 县立公馆国中
苗栗县 县立鹤冈国中
苗栗县 县立文林国中
苗栗县 县立三义国中
苗栗县 县立致民国中
苗栗县 县立通霄国中
苗栗县 县立南和国中
苗栗县 县立乌眉国中
苗栗县 县立启新国中
苗栗县 县立西湖国中
苗栗县 县立头份国中
苗栗县 县立文英国中
苗栗县 县立竹南国中
苗栗县 县立照南国中
苗栗县 县立三湾国中
苗栗县 县立南庄国中
苗栗县 县立造桥国中
苗栗县 县立大西国中
苗栗县 县立后龙国中
苗栗县 县立维真国中
苗栗县 县立大湖国中
苗栗县 县立南湖国中
苗栗县 县立狮潭国中
苗栗县 县立泰安国中(小)
苗栗县 县立建国国中
苗栗县 县立大同国中
台中县 县立丰原国中
台中县 县立丰东国中
台中县 县立丰南国中
台中县 县立潭子国中
台中县 县立大雅国中
台中县 县立神冈国中
台中县 县立后里国中
台中县 县立外埔国中
台中县 县立大甲国中
台中县 县立日南国中
台中县 县立大安国中
台中县 县立清水国中
台中县 县立清泉国中
台中县 县立沙鹿国中
台中县 县立梧栖国中
台中县 县立龙井国中
台中县 县立四箴国中
台中县 县立大道国中
台中县 县立乌日国中
台中县 县立溪南国中
台中县 县立雾峰国中
台中县 县立光复国中(小)
台中县 县立太平国中
台中县 县立中平国中
台中县 县立石冈国中
台中县 县立东势国中
台中县 县立东华国中
台中县 县立东新国中
台中县 县立成功国中
台中县 县立和平国中
台中县 县立北势国中
台中县 县立鹿寮国中
台中县 县立光荣国中
台中县 县立潭秀国中
台中县 县立顺天国中
台中县 县立清海国中
台中县 县立大华国中
台中县 县立新光国中
台中县 县立光正国中
台中县 县立丰阳国中
台中县 县立光德国中
台中县 县立立新国中
台中县 县立爽文国中
台中县 县立公明国中
台中县 县立龙津国中
台中县 县立神圳国中
彰化县 县立北斗国中
彰化县 县立鹿港国中
彰化县 县立鹿鸣国中
彰化县 县立线西国中
彰化县 县立阳明国中
彰化县 县立彰安国中
彰化县 县立彰德国中
彰化县 县立彰化国中
彰化县 县立芬园国中
彰化县 县立员林国中
彰化县 县立明伦国中
彰化县 县立万兴国中
彰化县 县立竹塘国中
彰化县 县立大城国中
彰化县 县立草湖国中
彰化县 县立芳苑国中
彰化县 县立溪湖国中
彰化县 县立埔盐国中
彰化县 县立埔心国中
彰化县 县立福兴国中
彰化县 县立秀水国中
彰化县 县立和美国中
彰化县 县立伸港国中
彰化县 县立大村国中
彰化县 县立花坛国中
彰化县 县立永靖国中
彰化县 县立田中国中
彰化县 县立二水国中
彰化县 县立社头国中
彰化县 县立田尾国中
彰化县 县立溪州国中
彰化县 县立溪阳国中
彰化县 县立埤头国中
彰化县 县立和群国中
彰化县 县立大同国中
彰化县 县立原斗国中
彰化县 县立彰兴国中
彰化县 县立成功国中
彰化县 县立彰泰国中
彰化县 县立信义国中(小)
南投县 私立普台国中(小)
南投县 私立均头国中
南投县 县立南投国中
南投县 县立南岗国中
南投县 县立中兴国中
南投县 县立凤鸣国中
南投县 县立埔里国中
南投县 县立大成国中
南投县 县立宏仁国中
南投县 县立草屯国中
南投县 县立日新国中
南投县 县立竹山国中
南投县 县立延和国中
南投县 县立社寮国中
南投县 县立瑞竹国中
南投县 县立集集国中
南投县 县立名间国中
南投县 县立三光国中
南投县 县立鹿谷国中
南投县 县立瑞峰国中
南投县 县立中寮国中
南投县 县立爽文国中
南投县 县立鱼池国中
南投县 县立明潭国中
南投县 县立国姓国中
南投县 县立北梅国中
南投县 县立北山国中
南投县 县立水里国中
南投县 县立民和国中
南投县 县立信义国中
南投县 县立同富国中
南投县 县立仁爱国中
云林县 私立渊明国中
云林县 私立东南国中
云林县 私立维多利亚国中
云林县 县立东明国中
云林县 县立大埤国中
云林县 县立飞沙国中
云林县 县立四湖国中
云林县 县立水林国中
云林县 县立二仑国中
云林县 县立褒忠国中
云林县 县立莿桐国中
云林县 县立仑背国中
云林县 县立古坑国中
云林县 县立东势国中
云林县 县立元长国中
云林县 县立斗六国中
云林县 县立云林国中
云林县 县立虎尾国中
云林县 县立崇德国中
云林县 县立西螺国中
云林县 县立北港国中
云林县 县立建国国中
云林县 县立宜梧国中
云林县 县立口湖国中
云林县 县立台西国中
云林县 县立土库国中
云林县 县立茑松国中
云林县 县立东和国中
云林县 县立马光国中
云林县 县立石榴国中
云林县 县立林内国中
云林县 县立东仁国中
嘉义县 县立朴子国中
嘉义县 县立东石国中
嘉义县 县立布袋国中
嘉义县 县立过沟国中
嘉义县 县立大林国中
嘉义县 县立新港国中
嘉义县 县立民雄国中
嘉义县 县立大吉国中
嘉义县 县立六嘉国中
嘉义县 县立太保国中
嘉义县 县立嘉新国中
嘉义县 县立溪口国中
嘉义县 县立鹿草国中
嘉义县 县立东荣国中
嘉义县 县立水上国中
嘉义县 县立忠和国中
嘉义县 县立中埔国中
嘉义县 县立升平国中
嘉义县 县立义竹国中
嘉义县 县立民和国中
嘉义县 县立梅山国中
嘉义县 县立大埔国中
台南县 国立南科国际实验高中(国中)
台南县 私立城光国中
台南县 私立昭明国中
台南县 县立仁德国中
台南县 县立文贤国中
台南县 县立归仁国中
台南县 县立关庙国中
台南县 县立永康国中
台南县 县立龙崎国中
台南县 县立新化国中
台南县 县立善化国中
台南县 县立玉井国中
台南县 县立山上国中
台南县 县立安定国中
台南县 县立楠西国中
台南县 县立新市国中
台南县 县立南化国中
台南县 县立左镇国中
台南县 县立麻豆国中
台南县 县立下营国中
台南县 县立六甲国中
台南县 县立官田国中
台南县 县立大内国中
台南县 县立佳里国中
台南县 县立佳兴国中
台南县 县立学甲国中
台南县 县立西港国中
台南县 县立将军国中
台南县 县立后港国中
台南县 县立竹桥国中
台南县 县立北门国中
台南县 县立南新国中
台南县 县立太子国中
台南县 县立新东国中
台南县 县立盐水国中
台南县 县立白河国中
台南县 县立柳营国中
台南县 县立东山国中
台南县 县立东原国中
台南县 县立后壁国中
台南县 县立菁寮国中
台南县 县立大桥国中
台南县 县立沙仑国中
高雄县 私立义守大学国际中(小)学
高雄县 县立凤山国中
高雄县 县立凤西国中
高雄县 县立五甲国中
高雄县 县立凤甲国中
高雄县 县立忠孝国中
高雄县 县立大寮国中
高雄县 县立潮寮国中
高雄县 县立大树国中
高雄县 县立溪埔国中
高雄县 县立鸟松国中
高雄县 县立大社国中
高雄县 县立冈山国中
高雄县 县立前峰国中
高雄县 县立永安国中
高雄县 县立桥头国中
高雄县 县立梓官国中
高雄县 县立燕巢国中
高雄县 县立阿莲国中
高雄县 县立湖内国中
高雄县 县立茄萣国中
高雄县 县立田寮国中
高雄县 县立弥陀国中
高雄县 县立旗山国中
高雄县 县立圆富国中
高雄县 县立大洲国中
高雄县 县立美浓国中
高雄县 县立南隆国中
高雄县 县立龙肚国中
高雄县 县立宝来国中
高雄县 县立杉林国中
高雄县 县立内门国中
高雄县 县立甲仙国中
高雄县 县立中芸国中
高雄县 县立中庄国中
高雄县 县立蚵寮国中
高雄县 县立三民国中
高雄县 县立青年国中
高雄县 县立一甲国中
高雄县 县立大湾国中
高雄县 县立嘉兴国中
高雄县 县立茂林国中
高雄县 县立桃源国中
高雄县 县立中仑国中
屏东县 私立南荣国中
屏东县 县立明正国中
屏东县 县立中正国中
屏东县 县立公正国中
屏东县 县立鹤声国中
屏东县 县立至正国中
屏东县 县立长治国中
屏东县 县立麟洛国中
屏东县 县立九如国中
屏东县 县立里港国中
屏东县 县立盐埔国中
屏东县 县立高树国中
屏东县 县立高泰国中
屏东县 县立内埔国中
屏东县 县立崇文国中
屏东县 县立竹田国中
屏东县 县立潮州国中
屏东县 县立光春国中
屏东县 县立万峦国中
屏东县 县立新埤国中
屏东县 县立万丹国中
屏东县 县立新园国中
屏东县 县立东港国中
屏东县 县立林边国中
屏东县 县立南州国中
屏东县 县立佳冬国中
屏东县 县立琉球国中
屏东县 县立车城国中
屏东县 县立恒春国中
屏东县 县立满州国中
屏东县 县立玛家国中
屏东县 县立泰武国中
屏东县 县立牡丹国中
屏东县 县立狮子国中
屏东县 县立东新国中
屏东县 县立万新国中
台东县 县立新生国中
台东县 县立东海国中
台东县 县立宝桑国中
台东县 县立卑南国中
台东县 县立丰田国中
台东县 县立知本国中
台东县 县立初鹿国中
台东县 县立鹿野国中
台东县 县立瑞源国中
台东县 县立关山国中
台东县 县立池上国中
台东县 县立大王国中
台东县 县立宾茂国中
台东县 县立大武国中
台东县 县立都兰国中
台东县 县立泰源国中
台东县 县立新港国中
台东县 县立长滨国中
台东县 县立桃源国中
台东县 县立海端国中
台东县 县立绿岛国中
花莲县 县立玉里国中
花莲县 县立玉东国中
花莲县 县立三民国中
花莲县 县立美仑国中
花莲县 县立花岗国中
花莲县 县立国风国中
花莲县 县立秀林国中
花莲县 县立新城国中
花莲县 县立吉安国中
花莲县 县立宜昌国中
花莲县 县立寿丰国中
花莲县 县立平和国中
花莲县 县立光复国中
花莲县 县立富源国中
花莲县 县立凤林国中
花莲县 县立万荣国中
花莲县 县立富里国中
花莲县 县立富北国中
花莲县 县立丰滨国中
花莲县 县立瑞穗国中
花莲县 县立东里国中
花莲县 县立自强国中
花莲县 县立化仁国中
花莲县 县立南平国中(筹)
澎湖县 县立马公国中
澎湖县 县立中正国中
澎湖县 县立澎南国中
澎湖县 县立湖西国中
澎湖县 县立志清国中
澎湖县 县立镇海国中
澎湖县 县立白沙国中
澎湖县 县立吉贝国中
澎湖县 县立西屿国中
澎湖县 县立望安国中
澎湖县 县立将澳国中
澎湖县 县立七美国中
澎湖县 县立文光国中
澎湖县 县立鸟屿国中
基隆市 市立明德国中
基隆市 市立铭传国中
基隆市 市立信义国中
基隆市 市立中正国中
基隆市 市立南荣国中
基隆市 市立成功国中
基隆市 市立正滨国中
基隆市 市立大德国中
基隆市 市立建德国中
基隆市 市立百福国中
基隆市 市立八斗国中
基隆市 市立碇内国中
基隆市 市立武仑国中
新竹市 市立建华国中
新竹市 市立培英国中
新竹市 市立光华国中
新竹市 市立育贤国中
新竹市 市立光武国中
新竹市 市立南华国中
新竹市 市立富礼国中
新竹市 市立三民国中
新竹市 市立内湖国中
新竹市 市立虎林国中
新竹市 市立新科国中
新竹市 市立竹光国中
台中市 私立葳格国中(小)
台中市 市立居仁国中
台中市 市立双十国中
台中市 市立崇伦国中
台中市 市立大德国中
台中市 市立北新国中
台中市 市立东峰国中
台中市 市立黎明国中
台中市 市立光明国中
台中市 市立向上国中
台中市 市立育英国中
台中市 市立四育国中
台中市 市立五权国中
台中市 市立东山国中
台中市 市立中山国中
台中市 市立崇德国中
台中市 市立立人国中
台中市 市立汉口国中
台中市 市立安和国中
台中市 市立至善国中
台中市 市立万和国中
台中市 市立大业国中
台中市 市立三光国中
台中市 市立四张犁国中
台中市 市立福科国中(筹)
嘉义市 市立大业国中
嘉义市 市立北兴国中
嘉义市 市立嘉义国中
嘉义市 市立南兴国中
嘉义市 市立民生国中
嘉义市 市立玉山国中
嘉义市 市立兰潭国中
嘉义市 市立北园国中
台南市 市立后甲国中
台南市 市立忠孝国中
台南市 市立大成国中
台南市 市立金城国中
台南市 市立民德国中
台南市 市立成功国中
台南市 市立延平国中
台南市 市立建兴国中
台南市 市立中山国中
台南市 市立安平国中
台南市 市立安南国中
台南市 市立安顺国中
台南市 市立复兴国中
台南市 市立新兴国中
台南市 市立文贤国中
台南市 市立崇明国中
台南市 市立和顺国中
台南市 市立海佃国中
台北市 市立介寿国中
台北市 市立民生国中
台北市 市立中山国中
台北市 市立敦化国中
台北市 市立兴雅国中
台北市 市立永吉国中
台北市 市立瑠公国中
台北市 市立信义国中
台北市 私立立人国中(小)
台北市 市立仁爱国中
台北市 市立大安国中
台北市 市立芳和国中
台北市 市立金华国中
台北市 市立怀生国中
台北市 市立民族国中
台北市 市立龙门国中
台北市 市立长安国中
台北市 市立北安国中
台北市 市立新兴国中
台北市 市立五常国中
台北市 市立滨江国中
台北市 市立萤桥国中
台北市 市立古亭国中
台北市 市立南门国中
台北市 市立弘道国中
台北市 市立中正国中
台北市 市立建成国中
台北市 市立忠孝国中
台北市 市立民权国中
台北市 市立兰州国中
台北市 市立重庆国中
台北市 市立万华国中
台北市 市立双园国中
台北市 市立龙山国中
台北市 私立静心国中
台北市 市立木栅国中
台北市 市立实践国中
台北市 市立北政国中
台北市 市立景美国中
台北市 市立兴福国中
台北市 市立景兴国中
台北市 市立诚正国中
台北市 市立成德国中
台北市 市立内湖国中
台北市 市立丽山国中
台北市 市立三民国中
台北市 市立西湖国中
台北市 市立东湖国中
台北市 市立明湖国中
台北市 市立士林国中
台北市 市立兰雅国中
台北市 市立至善国中
台北市 市立格致国中
台北市 市立福安国中
台北市 市立天母国中
台北市 私立奎山国中
台北市 市立北投国中
台北市 市立新民国中
台北市 市立明德国中
台北市 市立桃源国中
台北市 市立石牌国中
台北市 市立关渡国中
高雄市 市立盐埕国中
高雄市 市立寿山国中
高雄市 市立明华国中
高雄市 市立左营国中
高雄市 市立大义国中
高雄市 市立立德国中
高雄市 市立龙华国中
高雄市 市立福山国中
高雄市 市立楠梓国中
高雄市 市立右昌国中
高雄市 市立后劲国中
高雄市 市立国昌国中
高雄市 市立翠屏国中(小)
高雄市 市立鼎金国中
高雄市 市立三民国中
高雄市 市立民族国中
高雄市 市立阳明国中
高雄市 市立正兴国中
高雄市 市立前金国中
高雄市 市立七贤国中
高雄市 市立苓雅国中
高雄市 市立五福国中
高雄市 市立大仁国中
高雄市 市立英明国中
高雄市 市立狮甲国中
高雄市 市立前镇国中
高雄市 市立瑞丰国中
高雄市 市立光华国中
高雄市 市立兴仁国中
高雄市 市立旗津国中
高雄市 市立小港国中
高雄市 市立凤林国中
高雄市 市立中山国中
高雄市 市立明义国中
高雄市 市立餐旅国中
金门县 县立金城国中
金门县 县立金湖国中
金门县 县立金宁国中
金门县 县立金沙国中
金门县 县立烈屿国中
连江县 县立介寿国中
连江县 县立中正国中
连江县 县立中山国中
连江县 县立敬恒国中
连江县 县立东引国中
6. 台湾有哪些初中学校
有。我台湾朋友那里的
永和国小---升学----福和国中
还有一大堆。福和国中好像是台北很棒的初中。
因为,我那朋友家长考虑过了。才决定。
你可以区google aerth and google map去找
7. 在台湾,小学初中高中分别叫什么
以下是台湾的教育制度概况,并稍微做些说明:
幼稚园小中大班3年-->国民小学6年-->国民中学3年-->高级中学3年/高级职业学校3年/综合高中3年/五年制专科学校5年-->普通大学4年/四年制技职院校4年/二年制专科学校2年/二年制技职院校2年-->研究所硕士班2年-->研究所博士班4年
幼稚园在大陆就是称为幼儿园,而国民小学在台湾简称国小.
国民中学简称国中,也就是相当於内地的初中.从国中要再升学必须要考升学考试,名为基本学力测验,简称基测,相当於大陆的中考.2011年台北、新北、基隆市独自考试,名为北北基高中职联合入学测验,简称北北基联测.根据此测验成绩再依个人志向选择申请及分发高级中学、高级职业学校、综合高中或五年制专科学校就读.也有人是以艺术特长进入高中美术班、音乐班或以运动绩优生的身分进入高中体育班就读,这些学制就与大陆的艺术生、体育生相同了.
高级中学与大陆一样简称高中,台湾有将近一半左右的国中生毕业後会选择念高中学制,主要在培养基础学科的能力,对於国中学科底子较好或是家境不错的同学大部分还是会选择高中就读.高中要升学必须要考大学学科能力测验,简称学测,根据此测验成绩可申请普通大学或四年制技职院校,之後还可再考大学指定科目考试,简称指考,以此成绩进入普通大学.台湾的高中也是念三年,高一升高二时会开始分组,台湾的文科叫社会组(又称第一类组),理科叫自然组,又分为第二类组与多念一科生物的第三类组.大部分女生会选一、三类组,男生则会选二、三类组.由於台湾重理轻文的观念也蛮深的,所以近年来选自然组的人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台湾有名的公立高中如台北市的建国中学、北一女中、台师大附中、成功高中、中山女中,桃园县的武陵高中,台中市的台中一中、台中女中,高雄市的高雄中学、高雄女中,这些学校每年考上台清交成政等顶尖普大和医学系都是非常多人的.
美术班、音乐班与体育班的高中生要再升学至大学的美术、音乐、体育或其他相关专业,除了必须参加升学测验外,还需通过术科考试测验,应就相似於大陆艺术生的高考+统考成绩.
高级职业学校在台湾简称高职,也就是类似大陆的中专、职高.与大陆的技职体系不同点在於高职有另外的技职院校升学考试,名为四技二专统一入学测验,简称统测,可根据此成绩进入四年制技职院校、二年制专科学校或甄选普通大学,且好的技职院校也可以相当於大陆的二本甚至211、985.
国中毕业生会有超过一半左右的人选择念高职,早期主要是一些家境不好或是想早点学到技能的同学会选择就读此学制,近几年高职的分数线已大幅提升,能够吸引很多同时考上不错高中的同学前来就读.产生此现象的主因在於读高职进可攻退可守,暨可早点学到实作技能去就业或是参加技职考试进入技职院校,甚至普通大学.所以高职与大陆的中专、职高比起来水平算是好上很多.
高职需要念三年,主要分为高工(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与高商(高级商业职业学校),有很多专业,包括工科的机械、板金、铸造、汽车、资讯、电机、电子、土木、建筑、化工等等,商科的会计事务、资料处理、统计、商业设计、广告设计、室内设计、商业经营、应用外语、国际贸易等等.其他还有一些家事或农业职业学校.较有名的顶尖公立高职如台北的大安高工、士林高商,台中的台中高工、台中家商,及其他地区著名的高职像是传统八大省工、八大省商等等.这些学校每年考上台湾技职院校前三甲的台湾科大、台北科大、云林科大都是大有人在,甚至近两年开放甄选普通大学後,部分高职都有人考上台清交成政四中等国立名牌普大.
还有一种是综合高中的学制,介於高中与高职之间,属於台湾近十多年来中等教育的新学制.可以报考高中、高职的升学考试,但因为两边都要准备,有点类似甚麼都学但都学不精,反而比较不受到青睐.
8. 台湾有什么好的高中吗那些高中分别叫什么
公立
1、295分-台北市立建国中学。2、293分-台北市立北一女中。3、293分(男)-291分(女)-台北市国立师大附中。4、289分-台中市国立台中一中。5、288分-台中市国立台中女中6、287分-台北市立成功高中、高雄市立高学中学、桃园国立武陵高中、新竹国立新竹实验中学。10、286分-台北市立中山女中。11、285分(男)-283分(女)-台北市立松山高中。12、285分(男)-280分(女)-台中市国立文华高中。13、284分-台北市国立政大附中。14、283分-台中县国立大里高中。15、282分-高雄市立高雄女中。16、282分(男)-280分(女)-台北市立大同高中。17、280分-台南市国立台南一中。18、280分(男)-277分(女)-台北市立中仑高中。19、 279分(男)-278分(女)-台北市立丽山高中。20、277分(女)-274分(男)-台中市国立台中二中。21、276分-台北县国立板桥高中、高雄县国立凤山高中。23、275分-台南市国立台南女中。24、274分-台北市立大直高中。25、270分-台北市立景美女中。
其中未公布的北市和平高中、北市内湖高中、高市的瑞祥高中、高雄师大附中等校的成绩应有270分左右的最低录取门槛。
若以各地区明星高中最低录取分数方面,透过各校整理後,也正式出炉,包括:
*基北区:
建国中学295分,北一女中293分;师大附中293分(男)、291分(女);成功高中287分,中山女中286分;国立政大附中284分、台北市立松山高中283分(男)、282分(女)、台北市立大同高中282分(男)、280分(女)、台北市立中仑高中280分(男)、女生277分(女)、台北市立丽山高中279分(男)、278分(女)、国立板桥高中276分、台北市立大直高中274分、市立景美女中270分。
*桃竹苗区:
武陵高中今年登记分发最低分287分、新竹科学园区实验高中287分、中坜高中274分、新竹高中是267分,新竹女中266分,桃园高中265分、内坜高中261分、阳明高中250分、平镇高中248分、永丰高中241分、南崁高中234分、杨梅高中225分。
*中彰投区:
台中一中最低289分、台中女中288分、文华高中285分(男)、280分(女);台中县国立大里高中最低录取分数283分;台中二中277分(女)、274分(男)。国立彰化女中266分、国立彰化高中265分、国立丰原高中260分、国立员林高中252分。
*云嘉南地区:
台南一中280分,台南女中275分、国立新营高中263分、家齐女中261分、南科实中高中部260分、台南二中258分。嘉义女中248分、嘉义高中243分。
*高屏地区:
高雄中学最低录取分数为287分,高雄女中最低录取分数为282分、国立凤山高中276分、国立凤新高中268分。屏东女中225分、屏东中学216分。
*花东澎地区:
花莲女中204分、花莲高中191分、马公高中173分。
9. 台湾台北市最好的高中是什么
台北市的高中名来校为男生、女生前自三大志愿:
男生
1.台北市立建国高级中学(为纯男校,简称建国中学、建中)
2.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附属高级中学(男女合校,简称师大附中、附中)
3.台北市立成功高级中学(为纯男校,简称成功高中、成功)
女生
1.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级中学(为纯女校,简称北一女中、北一女)
2.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附属高级中学(同男生所述)
3.台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级中学(为纯女校,简称中山女中、中山)
上述学校每年都有非常多人考上台湾的五大(国立台湾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国立交通大学、国立成功大学、国立政治大学),皆是非常出类拔萃的高中.
剩下如第四志愿的台北市立松山高级中学也很好,简称松山高中,为男女合校,因此皆为男女国中生(初中生)的第四志愿.
另一所纯女校台北市立景美女子高级中学早期为女生第三志愿,简称景美女中、景女,近年来因为相对地处偏远,且台北市新成立很多新的公立高中,因此分数掉到十几志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