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龙船调》 是什么地方的民歌
利川。
世界优秀民歌《龙船调》由利川灯歌《种瓜调》整理改编而成。
利川灯内歌是利川土容家族逢年过节,以彩龙船为道具的民间演唱形式。它发韧于清初,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清末,灯歌在利川日益兴盛,花灯有“前八出”、“后八出”及“杂灯”等多种。《种瓜调》在湖北省西南部的恩施州利川市柏杨、谋道、汪营一带传唱,利川被称为《龙船调》的故乡。
(1)湖北利川柏杨龙船初级中学查询成绩扩展阅读
利川地处湖北西南边陲,西靠蜀渝,东接恩施,南邻潇湘,北依三峡,与重庆四县两区交界,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级市, 利川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银利川”、“贡米之乡”称号,自古以来为“有利之川”、“大利之川”,故名“利川”。
全市总面积4600余平方公里,东西宽92公里,南北长105公里,辖2街道、7镇、5乡。总人口91.37万人,其中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59.2%。
利川是世界优秀民歌之一《龙船调》的故乡,利川曾先后获“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全国文化先进县市”、“中国歌舞之乡”、“中国诗词楹联之乡”、“十佳书香县市”、“湖北省作协创作基地”、“湖北摄影之乡”称号。
❷ 划龙船的那个“青龙唉,黄龙唉”的调哪里有完整的词呢
龙船调
湖北利川柏杨坝以一首《龙船调》唱出了土家族的田园美景,诉说着古朴的土家风情。
《龙船调》在80年代被评为世界25首民歌之一和《中国民歌40首大联唱》优秀民歌。90年代它又以鲜明的特点汇入全国56个民族的音乐大海。1994年5月30日晚,中央电视台地方台30分钟节目专题报道了由柏杨民间老艺人陈文菊(女)、聂成、李谥之、刘宁安、安友发等演唱的《龙船调》的故乡——利川及《龙船调》的发源地——柏杨坝同时为世人瞩目。
《龙船调》原名《种瓜调》。民国40年间,一国军退役军人姓王名竹清(外名王疤子,喜爱曲艺),回归柏杨坝哼出了几句歌曲,后经谭代伟、周立品、肖九畴等人重新谱曲填词,由王七斤装花旦,周立品饰小生,吴庆业扮丑角及瞿廷生、王竹清等伴唱才将这璀璨明珠呈送世人面前。为柏杨花灯调的主旋律。
1935年春节期间,利川举行业余文娱汇演,柏杨业余剧团成员谢义群(女)、瞿廷生、吴庆业、何帮清、丁洪孺等演唱了《种瓜调》,反映良好,收效极佳。县文化干部对其加以整理并根据原来表现形式定名为《龙船调》。
1957年3月,利川民间歌师王国盛、张华堂参加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把散发着泥土芳香的《龙船调》首次奉献给首都观众。从此,此曲在全国广泛流传,甚至传入东南亚国家。
1958年元旦,在全国举行的“通美杯”歌曲大赛中竟出现北京和湖北两个组都选中《龙船调》这首歌的动人场面。
《龙船调》是利川民间划龙船唱腔的主体。《龙船调》之所以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主要由于它词曲都很有特色。歌词通俗又洗炼,以浅显质朴的词成功地塑造艺术形象。歌中描绘了一个活泼俏丽的少妇回娘家时途经渡口,请艄公摆渡过河的一幅鲜明生动画面。它的音乐特色在于旋律起伏较大,单域较宽,节奏较自由,腔调高亢婉转,有很强的抒情性,感染力强。
悠悠龙船调,烈烈民族魂。1998年9月,湖北省第四届民运会在利川召开,在隆重的开幕式上,5000人表演了名为《龙船调的故乡》的大型歌舞,规模宏大,形式新颖,层次分明,气势磅礴,使数万观众赞不绝口。1999年,湖北电视台专程到利川为《龙船调》拍摄MTV,使这首具有土家族特色的民歌的流传更广。
——摘自《利川报》
《龙船调》,流行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原来叫《种瓜调》,唱的是《十二月种瓜》:"正月里是新年呢(衣哟也),瓜子才进园(罗啊也)……",由于它的流行地湖北利川(也包括恩施)一代并没有划龙船的风俗习惯,于是有人就问"恩施利川怎么会有'龙船调'呢"?有的研究者也因此说"《龙船调》不可能是恩施民歌(土家族民歌)"。
《种瓜调》是怎样变成《龙船调》的呢?说来话长。
公元1937年下半年,当时的湖北省政府西迁恩施,江汉平原的有些民间文艺形式也随之在鄂西流传,"采莲船"也逐渐盛行与山野,由于山里本来就无莲可采,"采莲船"在老百姓口中喊讹了,就成了"彩龙船"(有"龙"为图吉利),而且至今如此。1956年,湖北省歌舞剧团和武汉歌舞剧院到鄂西采风,记下了《种瓜调》的旋律,因为听到的是当地人划"彩龙船"唱的,就冠以《龙船调》的名称,此后即搬上专业剧团的舞台,《龙船调》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流传到全省、全国乃至国外,曾被评为世界最流行的歌曲之一。几十年来,有独唱、对唱、合唱、领唱合唱、歌舞、舞蹈等多种形式广泛地活动于国家以及很多省、市文艺团体的舞台上,恩施州更是以《龙船调》故乡引以自豪,无论是业余还是专业剧团至今都满腔热情地反复对它进行多种文艺形式的改编和再创作。
有学者研究,《龙船调》的旋律美妙而动听,其旋法与西汉年间《宋玉对楚王问》中"引商刻羽,杂以流徵"的"巴人"(土家族祖先)歌有关,这是鄂西地区最典型的传统歌曲特点之一。
不好意思,找不到歌词!1
❸ 利川景点哪个最好玩求分享
恩施大峡谷、腾龙洞、清江都挺好玩的。
1、恩施大峡谷,位于世界内硒都——湖北省恩施市境容内,被专家赞誉可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媲美,是清江大峡谷一段。峡谷全长108公里,面积达300平方公里,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而盐水的得名,则定然是与它流经的地域产盐有关,如长阳渔峡口之盐池温泉、巴山峡的盐泉,至新中国建立前都还有人在此煮卤熬盐。
❹ 龙船调原唱是谁
龙船调
湖北利川柏杨坝以一首《龙船调》唱出了土家族的田园美景,诉说着古朴的土家风情。
《龙船调》在80年代被评为世界25首民歌之一和《中国民歌40首大联唱》优秀民歌。90年代它又以鲜明的特点汇入全国56个民族的音乐大海。1994年5月30日晚,中央电视台地方台30分钟节目专题报道了由柏杨民间老艺人陈文菊(女)、聂成、李谥之、刘宁安、安友发等演唱的《龙船调》的故乡——利川及《龙船调》的发源地——柏杨坝同时为世人瞩目。
《龙船调》原名《种瓜调》。民国40年间,一国军退役军人姓王名竹清(外名王疤子,喜爱曲艺),回归柏杨坝哼出了几句歌曲,后经谭代伟、周立品、肖九畴等人重新谱曲填词,由王七斤装花旦,周立品饰小生,吴庆业扮丑角及瞿廷生、王竹清等伴唱才将这璀璨明珠呈送世人面前。为柏杨花灯调的主旋律。
1935年春节期间,利川举行业余文娱汇演,柏杨业余剧团成员谢义群(女)、瞿廷生、吴庆业、何帮清、丁洪孺等演唱了《种瓜调》,反映良好,收效极佳。县文化干部对其加以整理并根据原来表现形式定名为《龙船调》。
1957年3月,利川民间歌师王国盛、张华堂参加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把散发着泥土芳香的《龙船调》首次奉献给首都观众。从此,此曲在全国广泛流传,甚至传入东南亚国家。
1958年元旦,在全国举行的“通美杯”歌曲大赛中竟出现北京和湖北两个组都选中《龙船调》这首歌的动人场面。
《龙船调》是利川民间划龙船唱腔的主体。《龙船调》之所以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主要由于它词曲都很有特色。歌词通俗又洗炼,以浅显质朴的词成功地塑造艺术形象。歌中描绘了一个活泼俏丽的少妇回娘家时途经渡口,请艄公摆渡过河的一幅鲜明生动画面。它的音乐特色在于旋律起伏较大,单域较宽,节奏较自由,腔调高亢婉转,有很强的抒情性,感染力强。
悠悠龙船调,烈烈民族魂。1998年9月,湖北省第四届民运会在利川召开,在隆重的开幕式上,5000人表演了名为《龙船调的故乡》的大型歌舞,规模宏大,形式新颖,层次分明,气势磅礴,使数万观众赞不绝口。1999年,湖北电视台专程到利川为《龙船调》拍摄MTV,使这首具有土家族特色的民歌的流传更广。
——摘自《利川报》
《龙船调》,流行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原来叫《种瓜调》,唱的是《十二月种瓜》:"正月里是新年呢(衣哟也),瓜子才进园(罗啊也)……",由于它的流行地湖北利川(也包括恩施)一代并没有划龙船的风俗习惯,于是有人就问"恩施利川怎么会有'龙船调'呢"?有的研究者也因此说"《龙船调》不可能是恩施民歌(土家族民歌)"。
《种瓜调》是怎样变成《龙船调》的呢?说来话长。
公元1937年下半年,当时的湖北省政府西迁恩施,江汉平原的有些民间文艺形式也随之在鄂西流传,"采莲船"也逐渐盛行与山野,由于山里本来就无莲可采,"采莲船"在老百姓口中喊讹了,就成了"彩龙船"(有"龙"为图吉利),而且至今如此。1956年,湖北省歌舞剧团和武汉歌舞剧院到鄂西采风,记下了《种瓜调》的旋律,因为听到的是当地人划"彩龙船"唱的,就冠以《龙船调》的名称,此后即搬上专业剧团的舞台,《龙船调》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流传到全省、全国乃至国外,曾被评为世界最流行的歌曲之一。几十年来,有独唱、对唱、合唱、领唱合唱、歌舞、舞蹈等多种形式广泛地活动于国家以及很多省、市文艺团体的舞台上,恩施州更是以《龙船调》故乡引以自豪,无论是业余还是专业剧团至今都满腔热情地反复对它进行多种文艺形式的改编和再创作。
有学者研究,《龙船调》的旋律美妙而动听,其旋法与西汉年间《宋玉对楚王问》中"引商刻羽,杂以流徵"的"巴人"(土家族祖先)歌有关,这是鄂西地区最典型的传统歌曲特点之一。
❺ 利川龙船初中一共分几个班
汉阳蔡甸到利川龙船西谷需要7小时5分钟,共557.5公里,过路费约275元,油费约230元。
❻ 去恩施玩。
恩施旅游景点包括:恩施土司城、利川腾龙洞、恩施大峡谷、清江闯滩、利川大水井、利川鱼木寨、咸丰坪坝营、利川龙船水乡、恩施龙鳞宫、建始梭布垭石林。
恩施土司城:国家4A级景区,属古迹与建筑类园林景观民俗风景区。由苏州园林设计院设计,地方民间艺人承建的土家族地区仿古土司庄园建筑群。属全国唯一一座规模最大、工程最宏伟、风格最独特、景观最靓丽的土家族地区土司文化标志性工程。恩施旅游
利川腾龙洞:总面积50平方公里,集山、水、洞、林、峡于一体,以雄、险、奇、幽、秀而驰名中外。上亿年的地壳变化,使景区内形成“观彩峡”、“白玉石林”、“三龙门”、“48道望江门”等天下奇观,堪称岩溶洞穴的艺术珍品,为世界已探明的最大洞穴。中外地质专家考察后一致认为,巨大、险胜、怪诞、和谐、新奇是腾龙洞较突出的五个美学特点,具备观光游览、岩溶探险、科学研究、疗养避暑和民俗风情多种旅游功能。
恩施大峡谷:恩施大峡谷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峡谷,“即使走马观花也令人如痴如醉”。若与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论壮观,恩施大峡谷与之难分伯仲;若论风景之秀美、景观之丰富、层次之多样,恩施大峡谷则远胜于科罗拉多大峡谷。而且这里还是巴文化发源地,人文特色浓郁,而科罗拉多大峡谷仅有少数印第安人居住。“八百里清江,每一寸都是风景。极具开发价值的恩施大峡谷如不向世界推介,绝对是一大遗憾。
清江闯滩:清江闯滩位于清江中游州府恩施市城区至浑水河大桥段,全长38.5公里,最窄处15米,最宽处200多米。其特色主要体现于:惊险刺激的闯滩漂流,如梦如幻的清江画廊,古朴独特的土家民俗,歌飞莺绕的的人景融和,作为中国江河漂流的一朵奇葩,清江闯滩卓然独立,以其品质和生命力跻身于“中国特色旅游三十佳”。沿途既能感受到惊险刺激的险滩漂流,观赏到如梦似幻的清江画廊,还能体验古朴独特的土家民俗,被许多媒体誉为“神州第一漂”。到底恩施哪些地方好玩?下面还有呢
利川大水井:位于利川市区西北47公里的柏杨坝区,由“李氏宗祠”和“李氏庄园”两大建筑组成,分别建于清道光和光绪年间,总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 大水井[1]坐落于《龙船调》的发源地——利川市柏杨坝镇的莽莽群山之中,为清代晚期至民国的李氏庄园,2000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游览鱼木寨景区,这里有土家古堡、雄关、古墓、栈道和民宅,是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土家山寨,景区内城堡寨墙、古栈道保存完好,数十座古墓石雕精湛,隘关险道惊心动魄,村民生产生活用具古朴传统,民族风俗别有风味,素有"世外桃源"之美称。
利川鱼木寨:相传当年土司交战,鱼木寨的险要地势令对方久攻不下。数月后守寨的马土司扔下活鱼挂在前来攻寨的谭土司帐前树上,谭土司叹道:“要攻克此寨犹如缘木求鱼。”从此,鱼木寨就有了这个名字。
咸丰坪坝营:坪坝营村位于湖北省咸丰县境内,这里有一座国家森林公园,面积154平方公里,人烟稀少、森林辽阔,有原始森林8万亩,人工林7万亩,原始次森林12万亩,森林覆盖率96%。明显的“小气候”特征使这里的景色四季各异,朝夕不同。春夏时节,绵延无尽的山峦绿色葱茏,似碧潮翻涌。到了秋天,满山霜叶色彩斑斓,如土家圣女编织的西兰卡谱。冬天,银装素裹,玉树琼枝,一派北国风光。
利川龙船水乡:顺清江泛舟而下,江水碧绿如缎,风光秀丽,春意盎然;两岸山峰耸峙,波光峰影,丛林相映,充满诗情画意。龙船水乡集成中国最大的天然水洞水莲洞,八百里清江源头最美丽的三渡峡,清江竹排漂流,鄂、渝、川、湘设施最齐全的户外拓展基地,长达三百年历史香火长盛的佛教苑等游览项目,为华中地区最浪漫、游览项目最丰富的旅游目的地。景区山水灵秀,四季苍翠,因著名土家民歌《龙船调》起源于此而得名。
恩施龙鳞宫:有一坛、二府、三峡、九龙、十三厅和二十八珍奇等200多处景点,水洞"小三峡"两岸奇峰耸峙,怪石狰狞,河水夏日冰冷彻骨;干洞和迷津洞内钟乳石保存完好,奇形怪状,千姿百态,巨柱擎天、长龙横卧、雄鹰高踞,帷帽低垂,百步天梯,水镜仙境,美不胜收。旱洞"迷津洞"呈Q字形,游客不走回头路,溶洞生成于寒武纪,距今约5亿5千万年。
建始梭布垭石林:中国第二大石林,其植被居全国石林之首。现已开发出7平方公里,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区因地质岩溶现象而形成,是以石林为主的自然生态风景区,溶纹景观是其最重要的景观特点。
❼ 在利川周边的旅游城市有哪些
龙川水乡是湖北利川市的重点景区之一。龙船水乡景区原名水莲洞,位于利川市凉务乡境内,距城区约10公里。去年10月景区正式封洞建设,并在全国范围内招标完成了景区控制性详规编制工作。目前,这个景区已完成了水莲洞内、外的游步道及栏杆建设,拆除了原有不符合A级景区的建筑,地埋了景区电缆,架设了洞内灯光设施,建成两座洞内拦水坝及旅游厕所。景区概况水莲洞有旱洞2000米,有大佛洞、观音洞、舒心泉、樨牛洞等景点,布局合理,错落有致,景致奇特。是国内最长的水洞,被称作“天下第一水洞”,洞内天柱峡、编钟峡、鲤鱼峡、九曲峡,环环相扣。特别是九曲峡,狭窄而悠长(两船相交都感困难),显得格外宁静谧然,奇特诡谲。洞内次生化学沉积物发育齐全,石柱、石笋、石花、石幔别具一格,或晶莹如玉,如灿烂如金,或粗如浮图,或细如粉丝,各种景物维妙维肖,犹如一座富丽堂皇的地下宫殿。两岸青山如黛,画舫在宽阔的江面随波荡漾。
2、佛宝山大峡谷漂流景区 AAAA
推荐2
佛宝山大峡谷漂流景区地处国家级森林公园、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佛宝山生态开发区境内,是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东距利川市城区、火车站28公里,距G50沪渝高速佛宝山出口仅7公里,交通十分便捷。景区由高洞岩瀑布群观光、大峡谷热情漂流、峡谷探险穿越、佛宝山水库休闲度假、白云寺宗教朝圣、莼菜采摘体验等项目组成,开发核心总面积44.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250米。佛宝山属于巫山余脉,是清江和郁江“两江”的发源地,境内山峰逶迤,峡谷巍峨,水源丰沛,森林茂密,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这里资源禀赋丰富,自然景观与人文风情交响辉映、相得益彰。奇峰、幽谷、怪石、飞瀑、流泉、洞穴、湖泊、森林等自然景观瑰丽多姿;川盐古道、古人居住的崖洞遗址、佛教古庙白云寺、永兴长干等土家古村落的吊脚楼群、21世纪生态蔬菜—莼菜的采摘与加工、土家婚嫁丧葬等人文风情多姿多彩。大峡谷漂流是景区的核心项目之一。
3、大水井景区 AAAA
推荐3
大水井景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坐落于世界优秀名歌之一《龙船调》的发源地--利川市柏杨坝镇。整个建筑群由李亮清庄园、李氏宗祠、李盖武庄园三部分组成,它像一首由土家唢呐、木笛、叶笛、锣鼓加西洋长号奏出的三部曲,演绎着一个家族的荣与辱,兴与衰,凝固了一个民族的建筑文化史。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水井古建筑群2004年12月25日,我们驱车从利川市城沿着改造升级后的利(川)奉(节)路来到柏杨坝镇大水井村,踏访已被省建设厅申报为全国民族文化名村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水井古建筑群。车穿行于崇山峻岭中蜿蜒的沥青路上,圣诞节的雪花似乎带着耶稣的问候,簌簌地叩打着车窗,隆冬的寒意被心中涌动的渴望冰释。极目望去,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雪中的大水井,该是怎样一种意蕴呢?李氏庄园土家民居的交响乐大水井座落于《龙船调》的发源地——利川市柏杨坝镇的莽莽群山之中。整个建筑群由李亮清庄园、李氏宗祠、李盖吾庄园等等。
❽ 有一首歌里面有句歌词《妹妹要过河是哪个来背我》请问歌名是什么求答
龙船调
歌曲类别:土家族民歌 演唱形式:对唱、合唱
歌曲体裁:灯歌 收集改编:周绪卿、黄业威
正月是新年(哪咿哟喂) 妹娃子去拜年(哪喂)
金哪银儿梭银哪银儿梭 阳雀叫哇咿呀喂子哟
那个咿呀喂子哟 妹娃要过河哇
哪个来推我嘛 我就来推你嘛
艄公你把舵扳哪 妹娃(儿)请上(啊)船
哪个喂呀ZUO 哪个喂呀ZUO
把妹娃推过河哟喂 二月里是春分(哪咿哟喂)
妹娃(儿)去探亲(哪喂) 金哪银儿梭银哪银儿梭
阳雀叫哇咿呀喂子哟 哪个咿呀喂子哟
妹娃要过河哇 哪个来推我嘛
还是我来推你嘛 艄公你把舵扳哪
妹娃(儿)请上(啊)船 哪个喂呀ZUO
哪个喂呀ZUO 把妹娃推过河哟喂
三月里是清明哪咿呦喂 妹娃我去探亲哪呵喂
金哪银儿索银哪银儿索 阳雀叫咿呀喂子哟
妹娃要过河 哪个来推我嘛
还是我来推你嘛 艄公你把舵扳哪
妹娃子我上了船 啊喂呀唑啊喂呀唑
将阿妹推过河呦呵喂
世界优秀民歌《龙船调》由利川灯歌《种瓜调》整理改编而成。
利川灯歌是利川土家族逢年过节,以彩龙船为道具的民间演唱形式。它发韧于清初,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
清末,灯歌在利川日益兴盛,花灯有“前八出”、“后八出”及“杂灯”等多种。《种瓜调》在湖北省西南部的恩施州利川市柏杨、谋道、汪营一带传唱,利川被称为《龙船调》的故乡 。
土家族地区玩灯的历史,十分悠久。同治版《增修施南府志》记载:“上九后,乡城有龙灯戏,杂以狮、象、麟、鱼,竞出驱疫。”清同治《利川县志》记载:“上九夜,龙灯、狮灯索室驱疫,灯火花爆相竞,至元宵止。”。
土家族地区早期的玩灯,事实上是土家族区域的一种傩事活动,巫师带着龙灯、狮灯,炸着鞭炮,浩浩荡荡,沿途主持法事,打鬼驱疫。
热爱歌舞的土家族人,喜爱一边观灯,一边歌舞。改土归流后,土家族地玩灯的习俗未改,正月玩灯,种类繁多,有龙灯、狮子灯、彩龙船、蚌壳灯、地龙灯、花灯,灯歌由此大兴。
同治版《咸丰县志》记载:“上九后,乡城有龙灯戏,杂以纸制狮子戏,及纸糊龙船、车子等戏,沿门舞蹈、唱歌。”目前,利川传统灯歌仍保留下近百首,《龙船调》就是由利川灯歌《种瓜调》整理改编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