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榆林市第一中学 1995年的校长是谁
乔建国
B. 陕西省榆林中学的校长简介
吴忠宝,男,中共党员,1963年生于绥德县韭园乡吴家畔村,榆林市第一届人大代表、原绥德中学校长。大学本科毕业,教育硕士学位、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榆林中学校长。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读书育人“乙种奖章”获得者,陕西省中学物理特级教师,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两次被评为陕西省教学能手,榆林市首届十佳杰出人才,榆林市拔尖人才,榆林市“152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员。绥德县第十五届党代会代表。
2009年2月15日,陕西省榆林中学全体教职工大会通过,任陕西省榆林中学校长。 满清时期(1903-1911)
光昭、刘思翥、王公亮、贾振镛、张启潘
民国时期(1912-1949)
杨舯宣(1912-1913)
郭维潘(1913)
杨舯宣(1914-1915)
高勤学(1915-1917)
王麟辉(1917-1918)
杜斌丞(1918-1927,1925年后由孙丽生、高宗山代理)、
马师儒(1928)
马济川(1928-1931)
柳砚琛(1930)
赵弘文、翟大勋、阎广誉(1931-1932,共执校务)
徐绍林(1932-1937)
杨尔琛(1937-1940)
杜燮昌(1940-1945)
高振国(1945-1949,1947年后由姜纯粹代理)
共和国时期(1994--)
霍仲年(1949-1956,兼,1953年后由崔焕九代理)
李飘萍(1957-1967)
姚志英(1968-1970,兼)
姚崇华(1970-1971)
王逢耀(1971-1972)
刘哲(1972-1973)
田润生(1973-1975)
阎荣凯(1975-1977)
宗秀槐(1977-1984)
黄振国(1984-1993)
艾建国(1994-2001)
常胜富(2001-2009,2008年7月后,由吴忠宝、李自川代理)
吴忠宝(2009--)
C. 陕西省榆林中学的历史沿革
榆林中学正式成立于1903年,前身“榆阳书院”创建于1495年。弘治八年(1495),延绥巡抚熊绣在榆林新明楼西创办书院,以榆林别称命名为榆阳书院。嘉靖二十一年(1542)巡抚张惠重修院舍,改为颐贞书院,后因故停办。万历三十二年(1604),巡抚涂宗浚在文庙酉改建兴文书院,数年后废弛。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榆林知府屠用中倡导,地方绅士赞助,在原址重修学舍,复称榆阳书院。嘉庆、道光、同治年间3次维修扩建,规模渐盛。生员除榆林本地学子外还吸收周围各县出类拔苹者。同治七年(1868)陕甘总督左宗棠题写北学其先庸额,悬于书院讲堂正中,以旌其门。当时的延榆绥总兵刘厚基亲自主持书院,人称刘山长。
榆阳书院于明清两代培养 进士38人(文10武28)、举人285人(文40武245)、贡生43 人,为榆林这一九边重镇之地增添了文化气息,使这个 号称小北京的边城出了不少文化人。清末榆林名儒黄晴磷、黄献瑞、田万宝、刘衡轩等曾在榆阳书院就读。因边地民众尚武之风颇盛,生员习武者较多,所以武进士、武举人为数不少。
光绪二十四年(1898),光绪皇帝接受康有为等变法主张,诏渝全国将书院改为学堂,吸收西学教育内容。光绪三十二年(1902),榆林各地书院先后改为学堂,除绥德、榆林两地改为中学堂,其他均为小学堂,书院的使命随着光绪三十一年(1904)科举制度的除而结束了。
1913年成为联合县立榆林中学。
D. 陕西省榆林中学的知名校友
杜斌丞(1888-1947)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 ,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1917年回榆林中学任教务主任兼史地教员。1918年起任榆林中学校长。1930年任国民党敌17路军杨虎城部总参议,1936年西安事变时任陕西省政府秘书长。1945年10月在民主同盟第一次中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并被推举为中央常务委员兼西北总支部主任委员。1947年遇害。
张季鸾(1888-1941)陕西榆林人,1902年就读于榆阳书院(榆中前身)。近代中国最富自由独立色彩的报纸《大公报》首任总编辑和主笔,民国时期最具声望的报人。在他主持笔政期间,1941年5月15日,《大公报》荣获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奖,这是当时国际新闻界极富声誉的奖项。
刘志丹,名景桂,字子丹、志丹。1921年考入陕北联合县立榆林中学,曾任学生会主席,黄埔军校第四期炮兵科毕业。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1996年,被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36位军事家之一。
李子洲(1892--1929),名登瀛,笔名逸民。陕西绥德人。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两年后入哲学系。1922年,李子洲北大毕业后,先后在三原渭北中学及榆林中学教书。五四运动中任北大学生会干事。1923年加入中共。1927年任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长,并负责省委军委工作。1927年组织清涧起义,失败后又组织渭华起义。1929年被叛徒出卖被捕。1929年6月18日病逝于狱中。
高岗(1905-1954)陕西省横山县武镇乡高家沟村人。原名高崇德,字硕卿。1949年后任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东北人民政府主席、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952年11月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计划委员会在主席并兼东北行政委员会主席。
刘澜涛(1910-1997),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1960年11月起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兼兰州军区政委。打倒四人帮后,于1978年12月--1980年2月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和顾问。1979年7月增选为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1982年9月至1992年10月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马师恭,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别字子敬,陕西绥德人。 本县杨家沟初级国民学校,陕西省立榆林中学、陆军大学特别班第六期毕业。
杜聿明(1905~1981),国民党军队将领,爱国民主人士。字光亭。陕西米脂人。1912年就读于榆林中学。1924年考入黄埔军官学校第一期。
阎揆要(1904—1995),陕西省佳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政治工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78年3月被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1982年9月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7岁考入榆林中学。1924年于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
高吉人(1902—1979),陕西靖边人,原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国民革命军陆军预备兵团副司令官,黄埔军校四期学员; 中央军校高教班第三期毕业。一九二○年考入榆林中学就读至二四年毕业。
王森然(1895—1984),原名王樾,字森然,号杏岩,曾用哑公、子燕、杏楠、黑衣、菊子、涤楼、养吾等70个笔名。定州市东旺村人。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革命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史学家、美术家,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1924年2月,应校长杜斌丞之邀,来到陕西榆林中学,传播民主进步思想,宣讲新文化运动。
李鼎铭(1881—1947年),原名丰功,生于米脂桃镇桃花峁。曾为榆林中学教员。1941年夏,以无党派人士身份,先后当选米脂县参议会议长、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副议长、边区政府副主席。同年,在边区参议会二届会上提出“精兵简政”议案,受大多数议员支持。
马师儒(1888-1963),字雅堂,陕西米脂县人,著名教育家。1921年留学德国,在柏林大学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1924年转入瑞士苏黎世大学研习哲学和心理学,专门研究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学说,192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27年回国后,先生应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杜斌丞先生的邀请,任陕西榆林中学校长,从事教育工作。1928年应邀前往上海劳动大学担任教授兼教育系主任。以后曾任北京大学、青岛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西安临时大学、西北联合大学、西北大学等校教授。
张秀山(1911-1996) 陕西神木人,早年就读于榆林中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中央东北局第二书记兼东北军区副政治委员,辽宁省盘山农场副场长,辽宁省农垦局副局长,沈阳农学院副院长,国务院国家农业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在中共第十二大、十三大上连续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曹力如(1902~1949)原名崇本。陕西保安(今志丹)人,1920年7月考入陕北联合县立榆林中学。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后,被任命为新疆省人民政府第一副主席。
张启藩,字星垣,泗县城关人。光绪十六年庚寅恩科进土,光绪二十年甲午恩科钦点翰林院庶吉土,散馆一等。曾任编修国史馆协修、陕西榆林府知府。
王子宜,1907年8月2日生,陕西省保安(今志丹)县城营盘院人。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副部长。1920年7月考入陕北联合县立榆林中学。曾于榆林中学任训育主任、教务主任。
马济川(1900~1977)原名马汝辑,杨家沟人。1921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学业优良,在校加入进步团体“共进社”。1925年毕业,返榆林中学任教员、教务主任、校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兰州分校副校长、甘肃省文化厅副厅长、文化局局长、省政协委员等职。
E. 陕西省榆林中学校长是谁
吴忠宝
F. 榆林中学的历史
百度网络有资料:
榆林中学正式成立于1903年,前身是“榆阳书院”,创建于明代弘治八年(1495年),以榆林别名命名,于明清两代培养出进士38人(文10人,武28人)、举人285人(文40人,武245人)、贡生43人。曾改名殖边学堂、榆阳中学堂等,1913年成为联合县立榆林中学。
学校历史
榆林中学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深厚办学底蕴的百年老校,是榆林市直属的全市唯一的省级重点中学,是榆林市中学教育的“窗口校”和“示范校”。是陕西省首批确定的十五所省级重点中学和十所创建省一流中学的学校之一,也是榆林市普教系统的“窗口”学校。2002年榆林市政府决定在榆林经济开发区按省级示范高中标准迁建榆林中学,2007年7月完成整体搬迁,老校区移交市政府。
教学设施
校园包括老校区、南校区和西沙高中部新校区三部分(现在只有新校区,即高中部。已升级为高中教育,无初中部)。老校区(现已让给榆林市第十中学)依山傍街,占地50亩,建筑面积19006平方米。南校区为2000年由行署旧址改建,占地24亩,建筑面积9029平方米。西沙高中部新校区现占地面积70亩。学校现有教学班59个,其中高中班39个,高中补习班4个,初中班16个。现有教职工202人,专任教师179人,其中高中级教师139人,有本科学历的139人,特级教师4人。在校学生4373人。固定资产3398万元。
办学成绩
榆林中学历史悠久,英才辈出。张季鸾、李鼎铭、杜斌丞、魏野畴、李子洲、王森然等众多名师硕彦都曾执教榆中。刘志丹、谢子长、高岗、刘澜涛、杜聿明、柳青、高景德等一大批在中国现代史上有影响的杰出人物都曾在榆中接受过良好的教育。 榆林中学人文积淀极其深厚,孕育了一支严谨勤奋、敬业爱岗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279人,专任教师257人,本科以上学历占到98%,高、中级职称占到60%,特级教师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2人,国家级优秀教师4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省级教学能手4人,省级“三五”人才1人,省级劳模1人,市级“一五二”人才6人,市级拔尖人才3人,市级教学能手25人,许多中青年教师已经成为全市中学教学的学科带头人。
学校教育
榆林中学坚持常抓教育、狠抓管理、重抓质量、稳抓建设,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各项工作成效显著。高考升学率稳步提升。校园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绩。校党委被陕西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先进单位”和“文明校园”,被市政府授予“高中教育先进单位”。
学校规模
榆林中学新区,坚持按省级示范高中标准建设。办学规模为90个高中班,每个教学班56人,容纳在校学生5000人左右。市政府划拨校园用地320亩,其中代征、绿化80亩,建设用地240亩,校园绿化面积达到35%。总建筑面积112000m2,总规划建筑16栋,总投资1.8亿元。
学校环境
榆林中学新区,规划超前,设计合理,设备先进,功能齐全。教学楼、实验楼、图书信息楼、音乐艺术楼等教学场所共计47753 m2,配备先进的电教、阅览、实验设备,能够满足课堂教学、语音、计算机、科技活动、劳动技能、音乐、美术、舞蹈、选修等教育、教学的各种需要。学生公寓和师生餐厅共计43475 m2,配备规范先进的管理系统。学生公寓802间,可以提供5052人住宿,内设电话、网络系统以及储物柜、书架、写字桌等必要的生活设施。师生餐厅采用先进的电子售饭系统,配备800套餐桌,可供5200名师生同时就餐。学校400米标准田径运动场,人造草坪,塑胶跑道,水泥看台,在省内达到了一流水平。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场地50余块,可以承担市级各类运动项目的比赛。校园监控和周界防范系统为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提供了保证。
榆林中学决心抓住乔迁新区的有利时机,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创建省级示范高中而努力奋斗!
G. 榆林中学
http://www.yuzhong.net/index.htm
他们的官网
H. 榆林的中学名单
榆林中学 榆林一中。二中 三中 实验中学
还是榆中好
I. 榆林中学校长是
当然是吴忠宝了 原绥德中学的校长
J. 榆林横山中学校长94年是谁
横山中学校长在94年的时候,距离现在已经是26年前了,已经很难考证是谁了?